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潍柴动力近日在香港成功IPO,创新投也由此获得至少超过2倍的投资收益率.这是“创新投自2002年转变经营思路,拓展传统领域的得意之笔.“……  相似文献   

2.
我国推动科技与金融结合已历经40余年,现已基本形成了覆盖企业技术创新不同环节的科技金融体系。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对科技金融提出重大挑战和突出问题,亟待进一步升级发展。面向新需求建议完善基于创新规律的融资体系,构建差异化定位、一体化链接的科技金融服务系统;大胆创新金融制度,探索建立全国政策性科技银行、在“新三板”建立终身保荐人制度等新举措;进一步明确政府创业投资基金的功能定位,培育“耐心”资本,引导社会资金“投科”“投小”“投早”“投长”;优化创新导向的政策环境,为科技与金融结合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作为"股权+债权"的融资方式创新,科技创新企业投贷联动业务有利于构建更为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概述国内银行机构开展科技创新企业投贷联动业务的主要进展与运作模式,基于对广东部分银行机构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当前我国科技创新企业投贷联动业务开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包括营造有利于推进投贷联动业务的政策环境、建立更为有效的投贷联动业务合作机制、健全投贷联动业务风险防范体系、改善投贷联动业务的配套服务。  相似文献   

4.
赵淑芳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0):142-147
本文以2012-2017年有创业投资背景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选用广义矩估计方法,检验创业投资介入对被投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研究显示,创业投资持股比例和介入强度未提高被投企业的创新绩效,联合介入与创新绩效存在正向作用,但结果不显著。对创新程度进行分类研究,发现创业投资的持股比例、介入强度以及联合介入均对被投企业的突破式创新绩效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渐进式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创业投资对被投企业的创新行为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5.
正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能投集团"),自2012年成立以来,围绕打造创新驱动型现代企业的战略目标,积极推动发展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获取多维增长动力,持续打造核心竞争优势。1搭建平台确立科技创新工作主体2013年底,能投集团组建云南能投能源产业发展研究院,搭建能源产业研发平台,高效获取并整合集团内外部产业资源,提升能投集团科技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在国家技术创新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搞好高校技术创新工作,要着重解决好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问题,建立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分配机制、激励机制,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高校特点的技术创新的路子。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1.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知识新的强大基地。据统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70%以上投在高校的项目上,并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一些地方用作基础研究的科学基金、经费的80%以上也都投在高校。国内发表的论文55%以上来自高校,被国际上收录的论文60%以上出自高校。2.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  相似文献   

7.
“打新股、投资房地产”早是业内公开的秘密,“创投业将空前发展,大家是否做好了准备”,深圳创新投的靳海涛尽力希望他那些不务正业的同行尽早回到正道上来。  相似文献   

8.
土地制度创新的约束条件和方向选择、土地股份投包制:新型土地制度模式的设计、家庭承包制向土地股份投包制的过渡三方面论述了农业现代化转型进程中的土地制度调整。  相似文献   

9.
创投网络由投资者及其共同投资的伙伴关系所构成,而投资者的社会资本(即二阶社会资本)对被投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尚不清晰。以2000—2016年间接受风险投资的1 852家生物医药企业及其所形成的2 386个创投网络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创投网络结构(网络闭合、网络集聚)和网络构成(投资者赛道多元度)对被投科创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投资者赛道多元度对该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创投网络闭合与企业创新绩效呈倒U形关系;创投网络集聚负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投资者赛道多元度的提高有助于被投企业提升创新绩效,却弱化了网络闭合与企业创新的倒U形关系。此外,投资者赛道多元度对网络集聚与企业创新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研究结论为创投网络与科创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见解,有助于投资者优化投资策略和管理者制订科创企业创新政策。  相似文献   

10.
科技期刊中一稿两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9,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调查了我国科技期刊中对一稿两投问题的处理现状,对一稿两投的基本概念、一稿两投和重复发表的区别、不属于一稿两投的情况、一稿两投的时间判定、一稿两投的处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议采用的对一稿两投问题处理的声明。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主要以转让或许可方式进行,导致成果实际价值被严重低估的现状,分析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对提升高校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收益的激励作用。在梳理国家和地方层面出台的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激励政策的基础上,总结得出目前我国高校职务科技成果作价入股普遍采用“先投后奖”和“先奖后投”两种模式,并分别以上海理工大学的“太赫兹”项目以及景德镇陶瓷大学的“陶瓷膜”专利技术作价投资作为典型案例,分析两种模式下高校职务科技成果作价入股转化实操中存在的问题,即“先投后奖”模式下科技成果完成人(团队)现金奖励机制、资产管理公司自主经营决策机制不够完善,“先奖后投”模式下科技成果的所有权分割机制、转化对象遴选机制和成果完成人(团队)内部收益分配机制够不完善;进一步针对完善上述机制提出具体对策思路和建议,为推动创新和优化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地震释放的能量决定地震的震级,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越大,地震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1995年日本大阪神户7.2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0颗二战时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  相似文献   

13.
全国人大常委会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专题调研组10日结束对陕西省和辽宁省落实2009年中央政府重大公共投资中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项目进展情况的考察,并将于7月下旬展开对湖北省和上海市的调研.  相似文献   

14.
全国人大常委会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专题调研组10日结束对陕西省和辽宁省落实2009年中央政府重大公共投资中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项目进展情况的考察,并将于7月下旬展开对湖北省和上海市的调研.  相似文献   

15.
微电子技术在国家经济和安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基础研究对支撑技术和经济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在充分考虑其基础研究往哪里投、怎么投、投入有效性如何保证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瞄准重点支持领域、定位多元执行主体、完善资助模式、创新基础研究管理方法等四位一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刘兰剑  李洄旭 《科研管理》2019,40(10):96-105
政府资助是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资金来源,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在政府资助下的绩效是否表现出差异性?本文建立回归函数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研究政府直接资助和税收优惠两种资助方式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发现,政府直接资助对我国内陆企业的创新产出未表现出明显促进作用;国有企业的创新产出与政府直接资助和税收优惠的关系不显著;私营企业等的创新产出对税收优惠表现出更大的响应。  相似文献   

17.
在“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下,为更好地引导金融避虚向实、服务实体经济创新投入,从国内国际双循环视角分析数字金融对区域创新的影响路径。利用2011-2019年我国31个省份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引入区域金融监管和产业结构升级因素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及其分指数都能正向促进区域创新,其中使用深度促进程度最大、数字化程度次之、覆盖广度最小;数字金融通过“双循环”促进区域创新,在内循环方面通过促进居民消费和提高信贷水平产生促进效应,在外循环方面通过提高对外直接投资水平、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和促进国际贸易产生促进效应;在高金融监管强度和高第二产业占比的情况下,数字金融的促进效应更强。最后从加快传统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形成供需协同的区域创新水平发展动力、科技驱动型金融监管创新和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结合四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艺  杜军  白福臣 《科研管理》2023,(5):131-139
本文基于三螺旋创新理论方法,以我国创新系统的知识创新主体——“双一流”大学为例,探究其与企业、科研院所之间双边或三边互动对知识创造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学术部门之间耦合互动关系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增强,这不仅有利于知识创造,还有助于改善科研投入到知识产出的转化;然而,学术部门与产业部门双边互动关系出现了解耦迹象,它们之间互动不仅不利于知识创造,还间接削弱了科研投入对知识产出的正向影响;此外,产学研三螺旋互动还出现了解耦现象,并且对知识创造并没有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曾经很成功的企业,现在又讲了一个非常性感的故事,这样的企业有不投它的理由吗?投资者往往被这样的故事所感染,甚至还给出一个非常高的估值,从而走入歧途。对于这样一些往往处于转型期,业务及商业模式正发生变化,增长潜伏着危机的企业,投资者该如何估值呢?  相似文献   

20.
晶闸管投切电容智能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勇 《中国科技信息》2005,(6):141-141,129
针对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的电气特性,提出基于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相结合的晶闸管投切电容器智能控制方案。由神经网络实现对无功电流和电网谐振电流的在线检测,由专家系统给出相应的电容投切控制指令。经补偿特性分析表明,本系统不仅提高了电网功率因数,且有效避免功补电容的频繁投切,是牵引电网进行功补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