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艳 《考试周刊》2012,(10):35-35
语文很重要,它不仅是每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工具,而且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语文学科不仅是工具性学科,而且对形成人的品格、底蕴,培养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今后终身教育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对语文课堂的最高赞美应当是:"就像一首诗!"  相似文献   

2.
陆杭娅 《考试周刊》2011,(55):47-47
语文不仅是学习、生活的工具,而且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延不绝的文明;语文学科不仅是工具学科,而且对培养人的品格与底蕴,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只有在这样的认识之下,  相似文献   

3.
语文学科包含着语言学与文学,建国以后,我们国家在确立语文科目之初就规定“语文科的教学包括语言和文学的教学”,并且认定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社会斗争和发展的工具”,“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运用语言的最好范例”。因此,语文学科除了交流思想外,还承担着传承文明的重任,是人文精神的主要载体。古今中外的文学典籍,不但详尽描述了时代人情风貌,而且记录了时代人文思想。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由此可以看出,语文课程不仅重视工具性,重视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树立,  相似文献   

4.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正确认识与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我们认清语文学科的本质,对语文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赖以沟通的语言工具,工具性是语文的本质属性。同时,语文饱含着深厚的人文内涵,我们应该关注语文文本所负载的价值取向。工具性与人文性对语文学科来说,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努力做到二者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正确认识与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我们认清语文学科的本质,对语文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赖以沟通的语言工具,工具性是语文的本质属性.同时,语文饱含着深厚的人文内涵,我们应该关注语文文本所负载的价值取向.工具性与人文性对语文学科来说,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努力做到两者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大纲》指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这不仅言简意赅地阐明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也指明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任务和方向。语文的这一特点决定着语文学科对其他学科的渗透性及其工具性功能。可见在初中阶段实施素质教育中,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我认为: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在中学从教多年的语文教师,笔者认为,语文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急功近利,必须遵循语文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工具性的人文学科,它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汲取充盈的人文精气,滋养自己的精神家园。语文教学必须突出“人本”,体现深切的“人文关怀”。一、回归人本尊重信任你的学生我们的语言文学,浸透着中华民族个性,负载着几千年的优秀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语文教学如果不能回归“人本”,就无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使语文学科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文性",强调语文教学应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感染。这是语文学科性质定位的一大飞跃,它将极大地改变语文教学的方向,转变语文教学者的思想观念,促进语文教学在新世纪的改革中不断发展。人文性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也是完善语文学科教学方向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语文教学中努力体现人文性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语文学科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其教学质量越发受关注。语文学科涵盖的知识内容不仅是我国历史文化,更是我们日常与人交流需要用到的语言工具,为了让小学生学好语文,我们从小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很多语文教师都在积极尝试运用探究性学习模式开展语文教学。本文针对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一门独立的基础工具学科,这一基本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的特点主要是技能性而不是思想性。人们之所以对语文学科的本质认识上存在着模糊观念,很多情况下是把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学这两者混淆对待了。很明显,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学不是同一概念,学科是指一个方面的知识领域,有着它自身的社会功能和存在价值。而教学则是传授这门知识的过程,是促进这门知识社会化的外在动力。学科和学科教学之间有着紧密的本质联系,但又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语文教学必须忠实地围绕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组织教学。语文学科同社会生活有着普遍的联系,语文的外延同…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内涵极为丰富的学科,它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工具,还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对形成人的品格、底蕴,培养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终身教育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因而,作为语文教师,也就必然要思考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问题。本文拟结合自己从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谈几点体会。一、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吴娟 《鸡西大学学报》2009,9(5):117-119
学术界围绕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争执不休。工具论者从语言的工具性推及语文的工具性,认为语文是人们进行思维、交流思想、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储存传递信息的工具,并因此将语文定位于工具学科。人文论者认为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语文学科是站在人的高度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笔者认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才是语文的真正本质。  相似文献   

13.
赵艳香 《考试》2009,(1):59-59
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人文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在语文教育领域。一度出现重工具,轻人文;重思维,轻情感;重语言,轻文学的情况,这些对语文教育造成了负面影响。要跳出这一怪圈,步入文与道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整合,就应进行素质教育,构建、弘扬人文精神,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的同时,要加强人文科学的教学,即加强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价值教育和审美教育等。现代语文教育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运用语文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教育学生成为思维敏捷、心胸开阔、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的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各门学科的教育教学来实现,语文学科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工具,如何在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当研究和探索的重大课题。现就小学语文学科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谈谈我的构想。一、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为根本目标和办学宗旨。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的目标也应当遵循这个大目标,构建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构建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它的基本要求是: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15.
语文学科的核心是语言,而语言是人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而且是人终身学习的工具。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飞速发展,人际交往越来越频繁,口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因此,培养有口才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语文学科具有基础性、工具性,它不仅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而且对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对提高个人乃至全社会全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语文以外的任何一门知识学科同时都是以语文为载体的。教学中,语文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知识的工具,也是达到教学目的和学生获得知识不可缺少的手段。因此,  相似文献   

17.
牛蕾 《现代语文》2011,(8):133-134
叶圣陶说过:"作文不是为了考试,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须。""要提倡有所为而作。"(《叶圣陶答教师的100封信》)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作文教学,不仅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而且也是学生走向社会与人交际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饱含着浓郁人文特色的学科。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无不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和以往的教学大纲不同的是,新课程标准在确定语文学科为工具性的同时,首次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倡导人文性,意味着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阅读是语文课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审美情趣等功能,也是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语文学科是具有很强人文性的工具学科,它的任务除了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能力外,还担负着思想教育、发展智力、情感熏陶、培养性格和审美观念的任务,尤其是学生的思想教育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20.
语文不仅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知识,也是人们思想情感交流的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如今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也是更加凸显。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发现小学语文其实是一门很有趣的科目,尤其是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更是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鉴于此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主要就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