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在农村一基层单位工作,是个纯粹的业余新闻爱好者。前段时间,乡里抽我到村组了解几户致富典型的情况,时间三天。在这三天时间里,我每天起早摸黑,先后走访25户200多人,记下3万多  相似文献   

2.
真诚的回报     
张炜 《中国档案》2004,(1):58-58
山东省档案馆是我大学毕业后踏进的第一个部门,我在这里工作了四年多的时间。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段人生经历,馆里的领导和同志们与我结下了很深的友谊,就连这座建筑物也让我充满了感情。我调离后很长一个时期,还恍恍忽忽觉得自己仍然在档案馆工作、是这里的—名专业人员。时间很快,一转眼就过去了二十年。这二十年我一直关注我们的档案馆,发现她日新月异,越来越兴旺,各项事业越办越好,兵强马壮,可爱的新面孔越来越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我常常因为在这里工作过而自豪。我很想念当年在一起工作的朋友,想念朝夕相处的情景。我…  相似文献   

3.
新闻的发现     
《新闻前哨》2005,(6):79-79
保康县委宣传部都正阳认为,发现新闻要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靠脚板发现新闻。我调整了自己的工作思维,把工作的大部分时间用在到基层,到一线,到车间,到田间地头。把工作中三分之二的时间用到下基层,有便车搭便车,没有便车搭班车,有事无事,我就在乡镇村组和农户之间转。这一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一名80后,我从事档案工作的时间并不长,但其中的酸甜苦辣却尝了不少。大学毕业后,我成了一名办公室文员。由于单位工作需要,我利用业余时间攻读了同济夜大学建筑电气专业,一心想成为一名安装工程师。就在我完成夜大学习,被单位派到工地实习不到3个月的时候,单位管理档案的老师却因大病开刀化疗。我又回到了办公室,还挑起了档案工作的重任。巧的是,这年的10月还要迎来三年一度的全区档案工作检查。面对这样的局面,我满心郁闷,手足无措。幸运的是,单位、办公室领导看出我情绪低落,多次找我谈心,安慰我不要怕,慢  相似文献   

5.
又是人间三月天,梦中惊醒枕已湿。——摘自日记 (一) 这是发生在三年前的故事, 可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并成为我记忆中的珍藏。 2003年3月9日至4月9日,正好是一个月。这一个月,从时间长度来说,只是我新闻从业时间  相似文献   

6.
经常听到一些临近毕业的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懊悔地说:“三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自己却什么也没有学到。别说研究出什么成果,毕业论文能顺利通过就万事大吉了。”两年或三年的硕士研究生学习结果,只是满足于此吗?显然不是。那么,硕士研究生如何才能在这两年或三年的学习中提高学习、研究的质量呢?经过近两年的学习和实践,我认为应该把握以下四个环节:早定方向我们学校研究生的学制是三年,除了写毕业论文和实习找工作,真正可以用来学习和研究的时间只有一年多。听说有少数学校的研究生学制是两年,那用来学习的时间就更少了。如何在这短短的…  相似文献   

7.
据调查,新闻工作者的劳动强度仅次于煤矿工人。对于我这个从事了20多年新闻工作的人来说。体会很深。苦不?我的工作时间是全天候:累不?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翻山下井踏戈壁采访。然而,令我欣慰的是,书柜里的一本本获奖证书。从事新闻工作以来,我在区内外获得各种奖项20余次,连续几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步入社会的第一天就与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8.
关注民生,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党的十七大重要精神之一。作为党报的群工部门,对这一精神更应该有深刻的理解和积极的行动。我从事党报群众工作已有几年时间了,结合自己几年来的工作经历,我认为要想做一个称职的群工干部,能够较好地胜任这一工作,  相似文献   

9.
1996年9月间,在讨论三联书店店史出版工作时,仲秋元同志命我写稿。我是1950年2月在上海考入三联书店的,半年以后被调到北京三联总管理处编审部,第二年年底,三联并人人民出版社。这是建国初期新中国出版事业实行出版、发行分工,出版专业化等重大决策的一个具体步骤。编审部部分同志归人民出版社,我于8月间先到东总布胡同的人民出版社报到。东西总布胡同是一条笔直漫长的胡同,我从原来在胡同西头的29号办公,移到东头的10号大门上班了。 尽管我在三联书店工作不到两年时间,但这是  相似文献   

10.
1986年解放军报发了我一篇《说“牢骚”》的言论。不几天,接到一位分别七年的战友的长途电话,他想证实,这篇文章是不是我写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我15岁参军,写信要请人代劳。一晃就是三,四年。之后,在学习中,见别人说话头头是道,写文章条条有理,有些羡慕。工作之余,开始读报看书。时间久了,产生了兴趣.偶尔,也试着写写,虽不成样,  相似文献   

11.
奉上级命令,我从2000年10月至2003年1月在遥远的南疆军区工作了两年多时间。 这是一段难忘的人生经历。在那里,我的身份虽然转换了,由军报的副总编变成军区的副政委,但总觉得自己好像是个“边缘”人:是领导又不像领导,不是记者却像个记者。这种边缘化的身份,为我认识部队、理解部队,同时磨炼意志品质、强化记者素质提供了独特视角,使我在发现、思索、自省这三个方面,得到了更多的教益和感悟。  相似文献   

12.
上庄札记     
下放到上庄快两个月了.时间虽然不算很长,但我已经体会到,下放,这是党在干部工作路线上的一项英明的革命的措施.下放,这是培养干部、锻炼干部,使他们具有坚定立场以便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我们一起下放的七位同志中,有四位是生长在大中城市的,有三位出身于农村.四个大学生都是1953年、1956年才参加工作的.就拿我来说吧,1956年大学毕业后,就到新华社做记者.过惯了大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我在新华日报工作之前,曾以左派文化人的身份在时事新报工作过一年多。职务是总主笔。时间是1939年9月到1941年1月。直接利用国民党的报纸,宣传国共合作,宣传团结抗战,宣传民主宪政。这在我的报纸工作生活中,是别开生面的一段历史。  相似文献   

14.
从2010年9月份正式进入张刚工作.室工作至今,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从一个初出校门、不知深浅的学生,成长为一名社区记者。  相似文献   

15.
清点是藏书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图书馆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我馆多年来做到了基本书库每三年清点一次,辅助书库一年一清点,具体做法是:一、制订周密的清点计划。这是保证清点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清点计划应该包括清点的目的和原则、对象和范围、时间安排、人力组织、方法和要求等。这些都应筹划得当,并向全馆同志公布,以求得统一认识、统一行动。  相似文献   

16.
第三批新出版的编辑学著作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底和1992年中,我先后写过《评我国12本编辑学著作》和《评我国新出版的12本编辑学著作》两篇短文,分别发表在1990年和1992年的《编辑学刊》上。出人意料的是受到编辑学界一些同仁的关注,也有人希望我继续做这件事,我想,他们主要不在于我对这些著作的评价,而是希望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简单的资料。正因为这样,我才腾出时间,再写第三篇文章。 (一) 拙作将涉及的著作共18本,说是第三批,是按照三篇拙文中列目而分的,从时间上看,大体是1989年底以前是第一批,1990—1992年中算第二批,1992年下半年起到1995年底是第三批。但由于见到样本的时间不同,其中难免有交错。我想这也无关紧要,但在这里作一个说明,还是需要的。 书肯定不止这几本,但有的书我久寻不得。此外,河南大学出版社宋应离社长,也酷爱收藏此类读物,有时谈起,他说好像不止这些。这和我的看法一致,即上列这些书只是部  相似文献   

17.
弦乐 《青年记者》2006,(23):13-13
从外地一家报社实习回来,一直想写点东西来反思自己三年的专业学习。我一直在问:新闻专业三年的学习,我究竟有哪些优势胜任媒体工作。通过实习我得出的结论是:大学这三年新闻专业的学习对胜任职场工作实在是无半点优势可言。假如这样走出校门,我想我注定会输掉这场就业的战争。  相似文献   

18.
我与经济学     
巢蜂 《编辑学刊》2011,(5):60-65
1954年我从江苏省财政厅调至华东新闻出版局,这也是我从事出版工作的起点。1958年我在上海市出版局计划财务处担任领导工作。这一年9月,组织上决定将我调至上海人民出版社担任副总编辑,主管经济读物。我高小没有毕业,考进初中;初中读了三个月,因战乱而辍学。1942年,我14岁,"投笔从戎",参加革命。此后,从未进过学校或党校读书。可以说,  相似文献   

19.
2014年是我来宁的第三年。三年前选择离开四川教育出版社加入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这个更大的舞台,这是我30年人生中跨出的最大一步。当初心怀"学习数字出版"这个单纯的梦想,毅然决定跨出盆地来到江苏,并通过三年的学习和实践,让"数字出版"这个当初对我而言只是概念性的词组,在2014年终于进入了亲自架构和项目实施的阶段,这一年对我来说是一次蜕变,也是我梦开始的一年。  相似文献   

20.
感悟敬业     
2006年3月,我拿到最想要的那个offer——《解放日报》人事部与我签了合约。8月1日,我结束了长达19年的学生生活,开始了第一年的记者工作。在这一年中,我经历了好几次转折,从学生到社会人,从特稿记者到民生记者,从"高屋建瓴"到"一地鸡毛"。每一次报社都给了我许多支持和鼓励,也给了我许多机会。然而,最初三个月机动部的工作生涯,则是在我新闻生涯中最关键的三个月。在这三个月中,机动部记者的采访精神,让我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