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说“韩”字的来历,还真少不了一段有趣的故事呢。活说北宋庆历年间,也就是公元1041年,时年20岁的王安石赴汴京赶考,途经马家镇马家员外大门时,只见门上挂着一盏走马灯,右门楹上贴有一幅对联的上联:“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看了赞不绝口:“好对!好对!”但一时又无法续对下联。马府管家见有一公子模样的人激赏楹联,急忙进屋禀报,待马员外出来时,已不见了王安石的踪影,原来王安石忙于赶路,已匆匆离去。王安石在汴京的考试非常顺利,交了头卷,为此主考官特意传他去面试。考题是现场对联,考官指着大堂前飘扬的飞虎旗随口念出了“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的上联,要求王安石答出下联。王安石马上想起了马员外家门前的半副对联,立即以“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相对。主考官见他才思敏捷如斯,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2.
赶考巧对     
传说,宋代王安石赴京赶考,住在舅舅家里。有一天,在街上看见一家门楼上挂着一只走马灯,上面写着一个上联: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王安石不由脱口而出:"好对,好对。"马员外是这家门楼的主人,他的一个管  相似文献   

3.
标点符号看似不起眼,作用却非同小可。在有些特定的语言环境下,巧妙地改动标点符号,使原句产生歧义或使意思相反,往往能收到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明朝才子祝枝山喜欢给人写对联。有一年除夕,他走到一个员外家门口,忽然听到屋内有新生儿的“哇哇”啼哭声,他稍一思索,随手在门上题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下联是“昨夜生下妖魔不是好子好孙。”第二天早晨,员外推门一见对  相似文献   

4.
宋代王安石坚持变法改革是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并且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又是著名的文学家,在文学史上给后世留下了大量精美的诗歌和优秀的文章,他的轶事也不少。据说,千百年来人们办喜事时爱在门窗上贴大红“喜”字,就和他有关哩。王安石20岁那年,离家远出赴考。途经马家街这个地方,顺路在那里歇息。饭后,他去街上散步,看到当地马员外家门前挂的走马灯上闪出了“走马灯,灯走马,灯息马停步”这样半副对子。没有下联,看来大概是等待有人把它对出吧。王安石看了又看,不禁拍手叫道:“好对,  相似文献   

5.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年轻时因家境贫穷放过牛、讨过饭。本地有个马员外,生了个女儿名唤马秀英。马秀英因为从小没裹脚,生就了一双大脚板子,人们都称她"马大脚"。别看这姑娘的脚大,却饱读诗书,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她一心想找个有文才的后生为伴侣,便想出了一个对联择婿的办法,并且说,应对者不论穷富,只要能对出好联来,便可成为马家的女婿。马秀英以围棋为上联,写好后悬挂在大街上,那上联写:  相似文献   

6.
从前,有一位姓谭的员外,膝下有一儿一女。虽说谭员外在当地是有名的富户,但他很贪心。谭员外家雇有三个人:一个是教书先生,一个是专管种地的田头,一个是放牛娃。为使这三人实心实意地为他家卖力干活,谭员外决定抛出一条“美人计”。这天,谭员外将教书先生、田头和放牛娃一起唤到客厅,先对教书先生说:“你把我儿子教得能考上进士,我就将女儿许配给你为妻。”教书先生应声“好吧”便退下了。谭员外又对田头说:“我家的田地农活全靠你,来年若能多打30担谷子,我的宝贝女儿就嫁给你了。”田头说声“行”,也退下去了。谭员外看了看放牛娃,嘿嘿笑了…  相似文献   

7.
梁祝化蝶     
佚名 《高中生》2009,(21):37-37
梁祝化蝶是一个美丽、凄婉的爱情故事。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他的女儿祝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要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成卖卦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并无破绽,为了不使她失望,于是勉强应允。  相似文献   

8.
马联幽默多     
历史上的马联,颇具浓郁的文学色彩,宛如一幅幅精美的历史画卷,不仅留下了一段段逸闻趣事,还造就了一篇篇不可多得的幽默妙文,读来奇趣无穷。走马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青年时赴东京(今河南开封)参加科举考试,途经马家镇,见一员外门前挂的走马灯上写着为女征婚的上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  相似文献   

9.
小时候读过的对联,有几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有一副却不大懂。——“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也许是因为那时还不知道走马灯是什么样子吧,我满心期望着亲眼看一看它到底是怎么样的。  相似文献   

10.
练习三课题对对子。要求按照现代文的对偶要求,为一些话配上相应的词和句子,完成对子。指导要点 (1) 讲一则对对子的故事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明朝有一个学士,姓解(xie)名缙(jin)。小时候他很爱学习,传说他家对面住了个姓王的员外。王员外家里很富有,家里种了一园的竹子,逢人便夸。解缙听了很讨厌,总想嘲弄他一番。有一年春节,解缙在大门上先贴了一副对联的上联:  相似文献   

11.
正北宋仁宗庆历年间,王安石年仅20岁。十年寒窗已是饱学之士,正是英俊青年,意气风发。庆历二年,踌躇满志的王安石赴京赶考。一人一骑一书僮,晓行夜宿赶往东京汴梁。这日到了江宁的马家镇,只见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一打听,原来是该镇首户马员外在征联择婿。当地人俱称:马员外是家有万贯钱财只有一女,此女不仅俊秀,而且自幼熟读《四书》《五经》,琴棋书画是无所不通。马员外视女为掌上明珠,依女以文择婿。  相似文献   

12.
<正>"明朝第一才子"解缙自幼好学,出口成章。这年春节,他在自家后门上贴了这样一副春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对门的员外看了,很不高兴,心想,只有像我这样的人家,才配贴这副对联。于是,他命仆人把院子里的竹子都砍了。不一会儿,家人来报,解缙的春联改成了: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员外听罢,非常恼火,令人把竹子连根挖出,不料解缙又将春联改为:  相似文献   

13.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匹非常俊美的马,它的主人是一个小男孩,名叫苏和。苏和非常喜欢他的马,每天都和它在一起。有一天,一个富人想把女儿嫁出去,就说:“我要举行一场赛马比赛,谁赢了,不仅可以得到金银财宝,而且我还会把女儿嫁给他。我女儿可是个千金小姐呀!”其实,姑娘的爸爸才不在乎他的女儿呢!他就想拿金银财宝换别人的好马。苏和听到别人谈起这件事,也想去参加。结果,苏和赢了。他问富人要金银财宝,富人说:“我把你想要的东西给你,但有一个要求:请把你的马给我。”苏和不知如何是好,就骑上马逃走了。晚上,苏和无家可归,只好靠着一颗大树睡着…  相似文献   

14.
相传在秦汉时期,某地有个员外,生有一女,年方十六。不但长得窈窕动人,而且品貌端庄。此女琴棋书画样样在行,员外视为掌上明珠。登门求亲的人络绎不绝。而这个员外贪图荣华富贵,权衡再三,将女儿许配给丁县令之子,以图升官发财,光宗耀祖。  相似文献   

15.
句读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判断、表达的正确与否。《续今古奇观》中有一个利用句读,妙断遗嘱的故事,读来饶有风味。有一个张员外,妻房早丧,只生一女,招来一个女婿,赖其奉养。那知女儿女婿对他只是假意奉承,张老已有所觉察。于是,他又讨了一个偏房鲁氏,生了一个男孩,取名张一飞。但过了一二年,张老却患病不起。他临死前写了一个遗嘱:“张一非我子也家财尽与我婿外人不得争占”。遗嘱一式两份。一份给鲁氏,嘱鲁氏妥为保存;另一份给女儿女婿。女儿女婿一看遗嘱大喜,原来  相似文献   

16.
斑马竞赛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一个四处旅行的马戏团遗失了一匹名叫史特利(?)的小斑马,这匹瘦小的马(?)被曾是训马专家的沃尔什先生收留在自家的农场,成为了他女儿(?)宁的宠物。  相似文献   

17.
原文呈现(限于篇幅,第一篇《寻找太阳的头发》略。)范丹问佛从前有一个叫范丹的叫花子,穷得连一升米也没有。他便前往西天去问佛祖,自己能不能时来运转。旅途中,一个员外托他问,为啥女儿18岁了还不会讲话;半路上又碰到一个庙里的土地公公,托他问问,为什么自己多年勤恳做事,且不能升官;过大河时,大乌龟托问,为啥自己修炼多年不能升天成  相似文献   

18.
于泽元 《今日教育》2008,(11):33-34
在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有一段故事让人深思。这段故事说的是刘员外纳了一房小妾,这个小妾出于某种原因想致员外的儿子于死地,于是她在刘员外那里告状,说公子对她图谋不轨。员外将信将疑,于是小妾让他站在一个隐蔽处,然后让仆人喊公子过来。刘员外看到,公子过来后,  相似文献   

19.
顶真联 苇秆织席席盖苇; 牛皮打鞭鞭打牛。 解说 该对联属于个别字的 顶真。它的奇特之一处在于:上联 的首尾呼应,均为“苇”字,下联首 尾则是“牛”字,体现了中国传统 的对应美。 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解说 宋代王安石赶考路过 马家镇,马家以走马灯上的上联为 题择婿。面试时,主考所出的上联  相似文献   

20.
今天,我跟妈妈在做《数学补充阅读》上的练习,有一道题可把我难住了。上面写着:“淘气包马小跳在教室里按电灯开关,本来按一次开关灯就亮了。可是他贪玩,一连按了八次,这时灯是亮的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