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才玉 《收藏》2008,(12):36-39
民间收藏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中国大地上涌现的最为壮观的群众性文化现象之一。回顾这段历史,我作为其中的一名参与者、见证者,同时以一本刊物——《收藏》杂志,两个组织——中共陕西省委机关职工集邮协会和陕西省收藏家协会(都曾担任会长),为这场波澜壮阔的民间收藏热潮推波助澜的人,自然生出颇多的感慨,也有些许欣慰!  相似文献   

2.
朱广有 《收藏》2007,(6):161-161
4月19日上午,全国第一家民间收藏研究机构——西安收藏研究院在雍村饭店举行成立大会。西安市政协副主席向德,陕西省书协主席雷珍民,陕西省收藏家协会会长、《收藏》杂志总编杨才玉,著名画家陈国勇,西安市文史馆、民政局,文物局、文联等有关方面负责人,以及收藏界、书画界、经济界100多人参加了成立大会。  相似文献   

3.
《收藏界》2011,(10):122
为了开展民间博物馆馆藏的征集和交流,从而增加、充实博物馆藏品的种类和数量,陕西省民间博物馆协会成立藏品征集交流中心。交流中心以服务全国各地的民间博物馆、服务协会会员、服务社会为宗旨,开展以下业务:(一)、为全国各地的民间博物馆及收藏艺术品机构代为征集、交流收藏艺术品。  相似文献   

4.
说道     
《收藏》2009,(11):2-2
今后,不仅文物收藏单位收藏文物的定级有明确要求,文物行政部门还将建立民间收藏文物定级的工作机制.组织开展民间收藏文物的定级工作。  相似文献   

5.
谭白明 《收藏》2009,(12):99-101
随着民间财富的不断积累,富裕起来的人们对文物收藏兴趣高涨,收藏爱好者逐年增多。而对藏品如何保管、保养,大多数民间收藏爱好者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对文物收藏环境的营造,更是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6.
任志录 《收藏》2007,(11):62-66
为配合2007年世界遗产日活动,深圳市文物局于6月初主办了“深圳收藏月——民间收藏精品展”,共分为书画、铜器和陶瓷展3项,其中古代陶瓷部分共有170件展品,全部来自深圳的私人收藏,从中可以窥见深圳民间收藏慨况。  相似文献   

7.
我国体育收藏的内容主要有古代体育文化收藏、民俗体育文化收藏、近代和当代体育文化收藏,收藏途径分官方和民间体育收藏两种,而传播形式则以展览为主;我国的体育收藏前景良好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如题材不新、流通难等。建议让体育收藏走进高校、与大型赛事结合、加大市场培育、扶持地方和民间收藏团体等来推动体育收藏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杨才玉 《收藏》2007,(12):34-35
金秋十月,古都开封城内菊香遍地,宾朋云集,首届中国收藏文化(开封)论坛在此隆重举行。在开封博物馆展区、东京艺术中心展区和大相国寺展区,轮番上演了一幕幕收藏文化大戏:有经过精心准备,富有创新思辨精神和百家争鸣气氛的学术研讨会;有集国家收藏与民间收藏、国内收藏与国外收藏,传统收藏与现代收藏于一炉,包括河南省馆藏文物精品展、中国民间收藏书画展、元青花瓷鉴赏展,全国民间藏玉精品展、清代陀罗尼经被展、  相似文献   

9.
刘思姮 《收藏》2007,(11):169-169
9月1日,由北京电视台《民间收藏》节目部、艺超网、《收藏》杂志社主办,中古商国际收藏品俱乐部、中国民生银行协办,北京中企华业商贸有限公司独家赞助的“财富课堂——艺术品投资收藏研讨会”在中古商国际收藏品俱乐部举行。北京电视台《民间收藏》节目总监张宝利、  相似文献   

10.
王东声 《收藏》2006,(2):147-147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社会各行各业齐抓共管,人人参与。在这其中,民间收藏具有独特优势。 其一,民间收藏人员多。盛世兴收藏,目前我国民间收藏者达7000余万人,这群团体对古董文物情有独钟,他们最珍惜安定团结,能够自觉维护社会和谐;其二,民间收藏地域广。  相似文献   

11.
魏华 《收藏界》2010,(9):110-110
收藏事业,古老而又新兴,渐渐发展成为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本来是达官显贵、书香之家独享的收藏之乐,如今已深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一种生活时尚,一种社会潮流。民间收藏热造就了一批收藏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收藏群体,把收藏这把火煽得越发旺盛。  相似文献   

12.
廖国柱 《收藏》2010,(11):167-167
鉴于近年民间收藏趋于成熟,《收藏》的办刊方针也得到读者的肯定。综观《收藏》2010年l~6期,展现给读者是一组独特的看点。感谢《收藏》向读者推介了台湾故宫博物院、西藏布达拉宫、享誉世界的青花瓷、无与伦比的古都西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06,(2):146-146
甘肃的民间收藏工作能迅速成长发展,得益于它一开始就根植在这块收藏的天然沃土之上。甘肃不仅被冠誉“文物大省”,而且是培育和造就收藏家、鉴藏家、文物专家和学者的风水宝地。  相似文献   

14.
杨才玉 《收藏》2009,(7):162-163
陕西省收藏家协会为纪念建会十周年、迎接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和新一届理事委员会的建立,而精心编纂出版的这本专辑,是献给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一份礼物,是记录并展现中国民间收藏发展史的一部篇章。  相似文献   

15.
刘继涛 《收藏》2007,(3):164-164
我是一名基层文博工作者,平时在工作学习中离不开专业报刊杂志,更离不了《收藏》的帮助。《收藏》扎根民间,绽放于中国文博期刊的百花园中,是初学者的门径、爱好者的指南、研究者的参考。《收藏》集民间和馆藏文物精华,汇藏各界学者专家研究成果,引领民间文物收藏,开拓文玩博览。《收藏》融艺术鉴赏、文物研究于一体,富于知识性和趣味性,魅力独具。  相似文献   

16.
罗伯健 《收藏》2012,(1):140-141
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民间收藏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文化建设,由此也为民间收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在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进程中,民间收藏组织是重要担当。  相似文献   

17.
杨才玉 《收藏》2006,(11):I0002-I0002
2006年是中国首家省市区级收藏组织——上海市收藏协会(此前较长一段时间称为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二十周年华诞,这不但是上海市广大收藏协会会员和收藏爱好者的盛大节日,也是全国民间收藏值得纪念的一件大事。本刊在年初就同上海市收藏协会共同策划举办一期海派收藏专号,主要由协会会员负责撰稿,对海派收藏的沿革、理念、特色、成就等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探讨和介绍,以纪念中国收藏界的这个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8.
刘文俊 《收藏》2008,(5):164-164
3月16日至19日,中国西安国际艺术品收藏博览会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博览会由陕西省收藏家协会、《收藏》杂志社、陕西世信展览贸易有限公剐主办。  相似文献   

19.
张杨 《收藏》2009,(6):170-171
4月30日至5月3日,第二届西安国际艺术品收藏博览会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藏博会由陕西省收藏家协会、《收藏》杂志社、陕西世信展览贸易有限公司主办。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09,(5):152-152
我国著名算具收藏家、《收藏》杂志顾问、中国文物学会民间收藏顾问委员会顾问、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顾问陈宝定先生下3月28日逝世,享年93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