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4年前,来自40多个专业的412名专家参与三峡工程的论证。那一年,水利电力部副部长陆佑楣52岁,出任三峡工程领导小组的副组长。此后,他成为了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的首任总经理,于1993年至2003年期间主持长江三峡工程建设。2003年,三峡工程下闸蓄水后,陆佑楣退休,现任中国大坝委员会主席。  相似文献   

2.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从反复论证到具体实验,三峡工程凝结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无数心血。  相似文献   

3.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从反复论证到具体实验,三峡工程凝结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无数心血.  相似文献   

4.
2003年12月8日,湖北人民出版社、湖北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举办三峡工程大型报道集——《见证三峡50年》首发式。 三峡工程在湖北,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对该工程的关注和宣传报道,在新闻媒体中可以说是最系统,最长久的。自1953年2月毛泽东同志视察长江、提出三峡大坝设想至今,已关注报道三峡工程整整50年。从工程动议、勘测论证到设计施工,每一个历史  相似文献   

5.
今年1月,首都新闻单位三峡考察团一行64人到湖北至四川长江一线进行了为期15天的踏勘,新民晚报编委、驻京首席记者孙洪康随团前往。他在旧历岁尾向本刊发来专电,报道考察见闻,反映了当地人民要求三峡工程上马的迫切愿望和许多专家以毕生精力从事勘测、试验、论证等等的辛勤劳动。本刊以《三峡不再朦胧》为题加以发表。  相似文献   

6.
读者来信     
资源破坏之后很难再生,云南的林浆纸基地规划项目,应该像三峡工程一样,由国家组织专家进行慎重的论证,而不应该为了地方经济仓促上马。 新浪网评“”是人才流失还是竞争失利?国务院国资委日前公布,据对53家骨干央企管理人才流动调查统计,1998年以来,已有71766人因各种原因离开企业,占同期接收高校毕业生的31%,占现有经营管理人才的10%。对这一现象,央企管理层认为是人才流失,国资委党委书记李毅感叹地说:“央企成了国际大公司和其他所有制企业的人才培养基地。”人才流失的本质是企业在人才竞争中失利。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不仅…  相似文献   

7.
三峡工程投资规模巨大。按1993年5月末中国的物价水平测算,三峡工程静态投资为900亿元人民币,按目前l:8.3的汇率水平计算,约合108亿美元,其中枢纽工程本身的投资为500亿元人民币,库区移民需投资400亿元人民币。由于三峡工期长达17年,其间因物价上涨会增加部分投资,此外,三峡工程资金来源中有一部分负债,会发生一些利息费用,考虑到这两方面的因素,到2009年三峡工程竣工时,累计总投资约2039亿元人民币,约合  相似文献   

8.
黄伟 《新闻三昧》2004,(1):38-39
历经70年梦想,40年论证的三峡工程,是我国水电建设史上“更立西江石璧,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一篇壮丽诗篇,其中三峡左岸电站700MW 的巨型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工程,更是这壮丽诗篇中最华丽的乐章,  相似文献   

9.
3月20日,宜昌市档案馆配合市委宣传部,接待了中央电视台大型文献纪录片《大三峡》摄制组的采访拍摄。该片是中央电视台为配合国家重点工程——三峡工程的竣工并向建国六十年大庆献礼的大型专题片。该片全面、完整地反映三峡工程的历史由来、建没过程及主要功能,展现三峡工程为长江流域乃至中国经济带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长江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三峡工程从最初的设想、勘察、规划、论证到正式开工,经历了75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形成和积累了大量的档案资料,正是站在这些详实、客观、科学的档案资料基石上,三峡工程建设才得以正式付诸实施。从七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到今天,三峡工程历经艰辛,已初结硕果。2003年6月10日,三峡水库蓄水已达135米,2003年6月16日三峡五级船闸已通航,今年8月份,三峡首批机组将实现发电目标。在这十…  相似文献   

11.
刘晶 《大观周刊》2012,(29):74-74
三峡工程全称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规模宏大。资金投入巨大,开发建设难度高,风险来源广,社会争议大,涉及了政治,经济,社会民生.自然环境等多方面,自然也吸引了包括政府。国内外大型金融与非金融机构,工程建设商等多方参与才能保证工程得以顺利开工建成。本文主要分析了三峡工程的融资特点并结合工程项目的建设分析三峡工程建设中的重点难点的及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2.
世界的三峡     
三峡工程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全人类。 中国三峡总公司总经理陆佑楣亲手设计的公司微标中关于三峡的美术造型,看似英文字母“V”,寓意敞开友好大门,吸引国内外最先进的经验,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高水平、高质量地建成三峡工程。 在三峡70年的梦想中,波韦尔、萨凡奇、潘绥等大批外国专家的名字与三峡工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自1993年以来,三峡总公司与来自世界上32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名专家、教授以及工程界、金融界人士进行了技术交  相似文献   

13.
2003年是三峡工程收获金色果实的年份。经过10年的建设,这项举世注目的工程在6月中旬完成坝前蓄水13米,继而实现通航、发电目标在中华民族梦圆“高峡出平湖”的历史性时刻,楚天都市报满怀激情,报道了这一史诗般的盛事,为读者奉献出一道弘扬时代主旋律的精神大餐。30余年论证,10年建设一朝收获。5月里,肆虐中华大地的非典阴霾还未散去,悲情笼罩着人们的心扉。而三峡工程这个世界水电“巨无霸”开始发挥效益,这是一个点燃国人激情的时刻,这是一个振奋民族精神的亮点和契机。怎样在当时特殊的背景下浓墨重彩地报道好这一划时代的新闻事件?如何…  相似文献   

14.
近十多年来,图书馆学的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景象。一些专家、学者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勇于探索;往往是一个新的理论刚刚出现,尚未等详细论证,便由另一种新的理论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15.
1网络建设1.1做好规划论证是建设顺利开展的保证省会城市等大型有线电视网络用户多,规模大,技术要求高,投资较大,广电部明确规定,网络建设须经有关专家对总体规划及技术方案进行论证后才能付诸实施。这对各地有线电视网络建设避免走许多弯路和重复投资,以及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等,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南宁有线电视台自1992年筹建并通过部里多位专家教授组成的论证小组论证可行以来,到现在已有六个年头,由于有了充分的技术准备与完善的总体规划,各方面的建设均实现了全面顺利发展。目前在系统配置方面,我们采用的是450MHz邻频…  相似文献   

16.
洋山深水港是我国第一次在外海岛屿上建设的超大型港口.建设洋山深水港既是国家重点战略工程,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工程.自1996年至2002年,深水港前期论证长达6年之久.这一时期归墨作为港务专家,是论证的专家组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三峡工程确实是一个非常伟大也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孙中山先生到今天已经是80多年了,近一个世纪,人们对长江、对三峡工程的认识是在不断地深化。到今天工程已经进行了10年,很快就要蓄水发电通航了,但也不等于说对三峡工程的认识已经一步到位了,已经到此为止  相似文献   

18.
全国性的大水,灾害频发。今年天气怎么了?群众在关注灾情的时候,心存各种疑虑,等待求解。今年7月20日,辽宁日报刊登一则报道:《长江洪水大,多亏有三峡》。21日再次刊登报道:《抵御超1998年洪峰,三峡顺利通过“大考”》。两条报道,让人眼前一亮。报道证明:到21日20时,三峡工程共拦洪61亿立方米洪水,下泄流量减少到4万秒立方米左右,大大减轻了下游压力。报道解除了群众对三峡工程的猜测。  相似文献   

19.
三峡工程举世瞩目.作为一名专业报道三峡工程的新闻工作者,我深知自己的职责就是:用好手中的相机,全面真实的记录三峡工程,科学深入的报道三峡工程,拍摄典型新闻瞬间,编辑生动报纸版面,为三峡工程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0.
张羽 《今传媒》2003,(6):44-45
刊登在2002年7月4日二版消息《法门地宫丝绸揭展取得重大突破》获得陕西新闻奖消息一等奖。这篇860字的消息之所以能获此殊荣,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题材新,价值大。陕西是文物大省,经常会有珍贵文物出土。但一些出土文物的保护却常常困扰着管理层和专家们。1987年4月从法门寺地宫考古发掘出土的大批唐代丝绸织品,由于长期处于潮湿的地下环境内,揭展困难,考古专家只好对其整体提取,存放于冰柜中密封保存。15年后,中德文物保护专家和管理层决定尝试对其进行揭展保护。世界著名丝绸修复专家安格利卡·丝里夫卡女士担此重任,成功揭展,使得法门寺地宫丝绸揭展保护这一世界文物保护科技难题取得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