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社会。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保障和必经路径。和谐社会的本质是民主法治社会,法治对和谐社会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社会。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保障和必经路径。和谐社会的本质是民主法治社会,法治对和谐社会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民主是人类的共同价值,法治是民主的根本保障。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和基本特征。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当是民主法治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想的民主法治形态就是宪政。社会主义宪政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与目标追求。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民主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目标是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建设法治政府则是建设民主法治社会的前提和进一步实现全面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基础,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诉求。各级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始终处于支配地位,一个依法行政的政府是社会改革发展的稳压器和助推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中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规划、积极推进的主导性作用。建设法治政府的根本保障是实行民主宪政。  相似文献   

6.
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健全的民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而完善的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通过民主与法治的制度架构,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重建人与人之间诚信友爱的关系,从而创建一个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是一切世俗宗教的理论学说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人类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民主法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的秩序井然、公平正义、权利保障的价值追求需要法治体系的完善建构去促进和保障,民主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主要方式,同时也是和谐社会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界定。其中,民主法治被定义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内涵和特征。为此,我们构建和谐大连,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推进政治的民主化、法治化。  相似文献   

9.
政治是维系社会秩序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手段,民主发展与法治完善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社会是否实现民主与法治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扩大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方式,良法之治是通往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快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民主发展与法治完善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当前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法治既是和谐社会的必备要素,同时又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制度化、法律化保障。经济法的使命就是通过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实现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协调、稳定和发展的目标,这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构建和谐社会,经济法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2.
党内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要素,党内和谐的实现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切实加强党内民主建设。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普遍存在着重人治、轻法治的现象和做法,党内民主法治建设相当薄弱。新形势下继续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必须遵循依法治党的理念。构建完备的党内民主法规体系,制定科学的党内民主法规运行程序,创建有力的党内民主执法和保障体系。并着力塑造坚定的党内民主法治践行者,从而保证党内民主生活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它贯穿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对此,文章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并就其价值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信访制度的救济职能与法治进程所要求的司法存在着相互冲突抵消。从两者存在所依附的经济基础及其成长所需要的政治思想的土壤方面考虑,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发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是以民主法治为首要内涵的社会,在这样的土壤上就不能移植萌芽于自然经济成型发展于计划经济以专制集权的人治为基础的信访制度。和谐社会是法治社会,是司法优先的社会,信访救济与法治及司法的先天性冲突,在和谐社会视野下,信访救济职能应予消解。  相似文献   

15.
浅谈民主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美好蓝图,该文拟从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出发来论证民主法治建设及法治观念创新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城市社区的民主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分析和谐社区与民主法治之间的关系,介绍了乌鲁木齐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的基本概况,提出了加强乌鲁木齐城市社区民主法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根本特点、基本特征、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高校应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观念渗透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各个方面,创造和谐、展现和谐、推进和谐、实现和谐,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先行者、主阵地和辐射源,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表率。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高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大学有着必然的联系和相互促进作用.依法治校是构建和谐高校的有力保障,而和谐高校的构建又对依法治校提出新的要求.在构建和谐高校的过程中,依法治校的工作重点在于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民主建设;制定学校章程,健全制度体系;强化法制宣传,倡导自觉守法;狠抓法德并举,建设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