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课铃声早已响过,但402教室却传来一阵阵欢笑声,打破了校园的静寂,他们在干什么呢!原来他们在和邱老师玩游戏——对着干。"对着干",这不是想气老师吗?谁敢和老师对着干?我们还是来听听游戏规则吧:先听老师的口令,老师说什么你要做反动作,如果做错了或做慢了则被淘  相似文献   

2.
沟通     
正从教二十余年了,耳边经常响起几句话:"老师,麻烦您跟我们家孩子说一说,他只听您的话"。"杨老师,你把某某的家长请一下,让他自己请他不请,一点儿都不听话,还对着干。"等等。真的是我们的学生变化太大了吗?作为成年人的我们难道就真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答案是肯定的——有,只是我们与孩子们的交流方式出现了问题。作为教师,该怎样引导师生之间的沟通,用什么方式沟通呢?下面我谈一点浅见。一、尊重学生,做学生的朋友尊重学生,在很多教师看来是有些荒唐的,"我给他们  相似文献   

3.
<正>手机铃声响起,是来自西藏阿里地区的陌生号码:"杨老师,我是小康,您还记得吗?我现在当兵第二年了,老师您一切都好吗?同学们都还好吧?"是小康,听着他的声音,与他相处的一幕幕在我眼前浮现……那年的第二学期,小康从分校转到了我的班上。这个小康可算得上是个"人物",几乎天天迟到,作业时常不交,经常旷课打篮球,曾因课上翻围墙离校而受处分,个性张扬,喜欢和教师"对着干",一学期下来多门功课不及格,小康家长主动提出要把他转到对数学要求相对较低的导游班来。  相似文献   

4.
"你教了吗?你教对了吗?你教会了吗?"这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三追问,关注的点是教师层面,忽略了学生,是"教本课堂";而新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学本课堂就是遵循这样的理念,有了"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四追问——"学生学了吗?学生学对了吗?学生学会了吗?学生会学了吗?"参加孙庆博名师工作室"学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的展示活动,听了一节苏教版三年级的《小露珠》,让我对这  相似文献   

5.
启思录     
1.命运安排你必须跟你的死对头精诚合作,你会吗?好巧哦,我的语文老师也叫命运,而我一直都是与她对着干的,既然是她安排的,我当然不会去做。成都小讨厌  相似文献   

6.
有时候,孩子会令人失望,他们懒惰、犯错误或干糊涂事、捣乱、做事没头脑、对大人的劝阻不闻不问,甚至对着干.若采取"棍棒""呵斥"疗法,通常于事无补,甚至适得其反.为什么有的孩子听话,活泼可爱,行为得体呢?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是否教育有方.  相似文献   

7.
最近一位老师与我争论,认为"真情实感"不应该再成为中学生作文评分的标准,只要想象合理就行.我大吃一惊,难道"真情实感"这一条评分标准也将不合时宜了吗?作文是在培养一种把谎言说得漂亮的技巧吗?这是现代社会的大势所趋吗?  相似文献   

8.
这颗牙已经这样持续了一个星期了,别的牙已经早就换"新生"了,为什么这颗牙齿这么长时间都不"毕业"呢?我想:难道是这颗牙齿的学习成绩不好,被"留级"了吗?难道是这颗牙不听舌头老师的话,老师让它多念几年书吗?我  相似文献   

9.
你是否有强烈的逆反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对下面的提问作出“是”或“否”的回答。这些题目是用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不必考虑好不好的问题,也不用和其他人商量。测验题目:1.你不喜欢按照别人说的去做吗?2.你是否认为绝大多数规章制度都是不合理的,应该废除?3.如果父母多次叮嘱同一件事,你就感到厌烦吗?4.你欣赏与老师对着干的同学吗?5.你经常考虑事情的反面吗?6.你是否对班干部指手划脚很讨厌,而故意不按他的要求去做?7.老师和父母越是要你用功学习,你越是不想学吗?8.你觉得老师的话很多都是有漏洞、有问题的吗?9.你喜欢与众不同吗?10.违反学校里的某些规…  相似文献   

10.
宝宝为什么要和我对着干?为什么凡事都要自己做?为什么偏要玩危险的东西?很多妈妈都为宝宝出现的这种种现象感到头痛,以下方法也许会为您解除这些烦恼。  相似文献   

11.
2012年全国各省市共有三套高考题考查了"测定玻璃的折射率"这个实验,这三个实验考查方式虽然平凡,但是却传递出高考命题人的"良苦用心",实验你真的做了吗?会了吗?通了吗?这三个实验值得我们对日常的教学做一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2.
<正>150年后,人类预计会在科学领域取得哪些里程碑式的成就呢?汽车能飞了吗?我们还在使用计算机吗?我们能操控自己的基因吗?我们能最终阻止气候变化吗?人类之外,动物们的命运又会如何呢?这不是科幻,也不是预言,而是一场宏大的"思想穿越"实验……  相似文献   

13.
上课     
<正>老师:中文并不难学,你看这是山羊的"羊"字。羊不是长了两只角吗?懂了吗?学生:懂了。老师:这是"牛"字。学生:那"牛"为什么只长一只角呢?  相似文献   

14.
那不一定     
甲:有这么一种人你听说过吗?乙:什么人?甲:杠头。乙:杠头?甲:就是爱和别人抬杠.这么跟你说吧,就是人家说一他说七,人家往东他往西,人家骑马他骑驴, 人家打狗他撵鸡。乙:专门和人对着干。甲:对!这种人一般都有一个口头话儿——  相似文献   

15.
<正>不知什么时候起,总是喜欢对着干。若有人要我往东,我便硬是要掉头往西走。老爸的口头禅也改了:"我看你这个人越来越不对劲了,越来越叛逆了。"上个星期六的早晨,一起床就什么都不想干了。对着枯燥的作业,咬咬笔,转转书。一想到今天下午还要学这学那的,就很烦躁,这种生活什么时候可以结束?  相似文献   

16.
“砰!”宝宝又把杯子摔在地上了! “啪!”爸爸的手掌印在了宝宝的屁股上! “哇!”宝宝的哭声响彻整幢楼! 这样的声音和场景在我们的周围时有发生,家庭中的“破坏”宝宝招来大人的制止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宝宝必须遵守规矩才能够使他懂得如何来爱护玩具,否则他们肯定会无法无天——这是很多爸爸妈妈的想法。可是爸爸妈妈是否真正了解到宝宝进行“破坏”的原因呢?宝宝是否只是任意发泄呢?宝宝只是喜欢做出一些和大人对着干的事情吗?让我们来看看下面两种不  相似文献   

17.
你见过童话故事中的"七色花"吗?你见过真正的蓝玫瑰吗?你见过长开不败的鲜花吗?转基因技术将使这一切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8.
高兴地受训     
张婷 《大学生》2013,(17):20-20
正"黏性颗粒怎么过滤?你的布袋跟黏性颗粒一接触还能用吗?回去重做!""这能耐高温吗?而且稳定性也太差呀!回去重做!""成本太高!一个袋子就要这么贵,整个装置呢?这可行吗?实际吗?回去重做!""这标书怎么写的!别人看得明白看得清楚吗?回去重写!""打回重做"大概是以要求严而著称的带队老师杨国华的标志语了,然而,"铁面严师"杨国华却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不仅本系学生争相选他当导师,连外系、外院的学生也是如此,当不成他的"徒弟"就争着加入他的课题组,做不成课题就去找杨老师问问题、说自己的创意和想法……总之,千方百计受杨老师一训是宁波大学海运学院学生们乐在其中的癖好。这宁波大学的学生们,难道有受虐倾向吗?  相似文献   

19.
做教师的,在教学中或多或少地都曾碰到过学生和自己对着干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 依稀记得自己刚工作时,年轻气盛,学生稍有不对,便批评有加,更别说和自己对着干了,那等待他的定是“西北风式”的呵斥、惩戒。其实,大多数时候,我收到的仅仅是表面的效果。学生害怕了,同时,我和学生的心灵距离变远了,这也是我所害怕的。  相似文献   

20.
同学们,你收到过圣诞节的礼物吗?是朋友送的?还是亲人送的?文章中的"我"很幸福,在圣诞夜收到了一份特别珍贵的礼物,而这礼物是"圣诞老人"送来的,你相信吗?阅读本文时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