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江科技》2015,(7):41-42
本文通过对盐池采油厂套漏井套漏位置的分析,指出套管外腐蚀是导致套漏的主要原因,水泥环能有效的减缓套管外的腐蚀。在治理套漏方面,主要应用了水泥挤堵、封隔器卡封等工艺,水泥挤堵取得了一定效果,封隔器卡封工艺成功率较低,对套漏井的治理首选水泥挤堵工艺。为提高套漏井的治理效果,本文从作业施工、工艺管柱结构方面入手,对水泥挤堵、找漏、卡封工艺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试油现场操作支撑式封隔器时,坐封方余的确定始终困扰着我们。方余太小,封隔器加压不够,不能正常坐封,影响密封胶筒密封效果;方余太大,一则加压过大,封隔器卡瓦损坏,造成工具报废,二则井口油管挂难以坐于油管头密封槽内.井口操作不能实现,尤其影响试油抽汲作业。为了避免多次重复坐封操作,甚至整趟作业失败,必须精确计算坐封方余。阐明了什么是方余,应用工程力学和材料力学的理论得出井下管柱的受压变形弯曲的规律,从而推出了理论数学公式,对试油作业中不同管柱的方余进行了近似的计算,对现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经常采用各种型号封隔器对产水油井的高产水层段进行卡封,从而达到降低油井含水,增加产油量,改善开发效果的目的。但由于砂卡、套变、落物卡以及封隔器自身原因,有时会造成抽油管柱被卡,从而造成停产事故,对于这些井需进行解卡打捞施工。本文就一次具有代表性的打捞作业进行了分析,其独特的打捞思路和成功应用对今后油水井作业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对处理类似事故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受井深、地层复杂、天然裂缝发育压裂液滤失大、施工压力高、容易压卡因素影响,压裂改造难度大,为此本文研究了一种适合中深井分层压裂的管柱:一是在压缩式Y341常规封隔器的基础上设计了分级解封结构、可溶锁辅助解封机构、平衡机构、丢开机构四种机构,优化封隔器外径,降低封隔器解封吨位,降低了压裂管柱卡井的几率,提高了封隔器封隔的有效性;二是设计大通道过球式滑套,增加喷砂器通径,降低节流压差,实现了中深井具备防卡、有效封隔、降低沿程摩阻、一趟管柱压三层的压裂改造需求,有效提高了压裂成功率,为实现低成本动用难采储量提供了可靠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
任明 《内江科技》2009,30(2):104-104
本文介绍了为解决将地面液压传递到抽油泵下封隔器的问题而设计的新型卡水生产一体化管柱,达到了简化工序,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节约作业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宋运武  鲁飞  程刚 《内江科技》2014,35(8):28-28
濮城油田经过33年的开发已经进入"三高"开发阶段,注水目的层逐渐向低渗层、薄差层转移,延长分注管柱有效期是油田能够注好水、注够水以及实施稳油控水技术的前提和保障。由于井下套管内壁腐蚀产生沟槽点、腐蚀产物在套管内壁的附着、修井作业的钻铣刮磨等工序对套管内壁的伤害、钻塞后卡封段的水泥、堵剂的残留物等影响,存在封隔器密封性能和分注管柱有效期短的问题。通过调查分析,研制了双级密封管柱,现场应用取得良好效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针对低渗透油田注水井堵塞严重、层间矛盾突出、全井酸化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成功研制出高温高压分层酸化工艺管柱。该管柱主要由锚定补偿机构、高温高压Y341可洗井封隔器、分层酸化节流机构、定压配水器等配套工具组成,耐高温高压,密封可靠,坐封酸化一次完成,通过投球能够实现不动管柱分层酸化。该管柱研制成功后,在B59-5井成功实施了不动管柱分三层酸化,酸化效果明显,从而为该类油藏有效注水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根据目前中原油田采油三厂多种找水技术并存的现状,认为对需要进行找水的井应先考虑使用机械找堵水。常规机械堵水管柱只能在确定出水层位后实施卡封堵水,而不能实施找水堵水一次完成,为此开展了找堵水一体化管柱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前,分层水井分注井层段合格率较低,管柱有效寿命较短,管柱的安全性和封隔器失效问题日益突出,现有的封隔器管柱受力分析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各种井下工具的综合作用。由于缺乏科学的管柱优化故障诊断方法,影响了生产效益的进一步提高。本文介绍了分层注水管柱力学分析及工况诊断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海上分层注水井由于管柱蠕动及出砂造成的注水管柱失效问题,开发了海上长效分层防砂分层注水工艺技术。通过研制新型防蠕动密闭封隔器,可有效提高注水管柱的防蠕动性能,延长管柱有效期。该技术整合优化了分层注水分层防砂技术、大通道反洗井技术、测试调配一体化技术以及管柱防蠕动技术,在有效解决海上注水井出砂的同时,延长了注水管柱的使用寿命,降低作业成本。自2013年以来该项技术在胜利埕岛油田共实施70余井次,最大分防分注层数为6层,最大井斜48.8°,施工成功率达到100%,取得了非常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井下工具存在验封不合格,上作业时原井管柱又拔不动,造成大修事故的难题,研制一种既能满足分注需求,又能在验封不合格时,确定工具和油管质量问题的装置,在此基础上,我们组合了在管柱卡时容易脱开的一种丢手装置——安全试压装置,可以解决管柱试压问题和管柱卡时丢手问题  相似文献   

12.
谢海涛 《内江科技》2014,35(9):43-44
为进一步提高钻井效率,宁东油田水平井简化井身结构和套管程序,二开直接钻进至B点完钻,采用水平段下入筛管(或裸眼)+套管的管柱结构,应用管外封隔器(或水泥伞)将水平段与A点上部地层分隔开来并通过分级箍实现上部注水泥作业。应用3年以来,在缩短钻井周期上相比以前有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3年来固井的应用实验,总结分析了该工艺技术的工艺难点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步固井方案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油井开采时间的推移.早期大段射开的油井主力层卡封后,射开下部非主力层,由于井段跨距大,油层流动压力低,封上泉下卡水管柱和常规管柱无法满足下层供液能力差接替层的生产,为此研制了过泵传压卡水闭式采油一体化管柱.  相似文献   

14.
邹丽红 《中国科技纵横》2011,(10):358-358,363
目前,油田开发离不开注水系统,注水井分层注水工艺中封隔器的密封性,是影响注水井分层注水的主要因素。封隔器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容易失效,由于封隔器坐封失效,带来的注水井分层测试资料的不真实,影响注水效果,如何判断封膈器是否失效,是近年来困扰油田注水工作的一个难题。本文主要介绍新型的超声波载线验封仪,测量原理,验封工艺要求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张兵强 《科技风》2012,(24):116
针对濮城油田4寸套管井,研究并现场应用了4寸套管并卡堵水工艺.本文系统地论述了管柱结构、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通过现场应用取得了明显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16.
管柱起升系统是不压井作业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压井作业过程中,管柱所承受的载荷极其复杂,其大小跟方向都会发生变化,对管柱升降的位移、速度进行控制尤为重要。将直驱式电液伺服系统引入不压井作业机管柱起升液压系统能得到优于传统液压系统的控制特性,同时对实现不压井作业机整机的自动控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试油过程中,利用封隔器来封隔地层和环空。当试油层下部有高压层、对目的层压裂改造后排液求产时,由于压后产液量较高,因此压后排液期间封隔器更易失封;有些跨隔测试井,下部有超压层时,在测试开井后抽汲排液期间封隔器也更易失封。这两种失封直接反映在监测压力上,轻者只影响资料质量,重者则造成整个资料不可用而返工,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特殊区块如海拉尔等一些欠压地区在首试层跨隔测试中,下封在开井过程中监测也存在泄压现象。主要针对近年来封隔泄压的井进行分析,并对封隔器管柱进行井下受力分析,找出了封隔器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渗漏失封的原因,探讨解决下封泄压的工艺方法,为今后类似井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唐东 《内江科技》2013,34(1):109-110
在作业现场经常会出现管柱砂卡的现象,而套铣管柱不仅每次倒出的管柱有限,且工作量非常大,而冲管解卡技术就是在砂卡管柱中,下入更小直径的油管管柱,在油管中建立一个循环通道,利用内管循环冲砂将砂子冲到地面,并在原管柱下方冲出一个口袋,给环空中的砂子一个下沉的空间。通过活动管柱使砂子下沉,如果砂子不下沉,可以通过抽汲在沉砂上下建立压差,使砂子下沉,从而达到管柱解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油井生产中的封层失效问题普遍存在,通过管柱结构对封层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蠕动效应、压差效应、液击效应观点.基于理论和生产实际中的经验,提出丢手、描定、小直径封隔器等技术观点,该系列技术若广泛应用于生产申,必将极大促进原油生产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濮城油田精细注水工作的深入开展,对油管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作业过程中,由于逐年成本投入不足,油管更新欠账很多,而加大新油管的引进力度。由于水井工作量目前全厂每月有40余口,工作量较大,且引进新油管受成本影响,很难实施。故有部分油管腐蚀、结垢严重,致使水井在短时间内出现穿孔、裂缝,严重影响了水井措施的正常实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研制了验管器。在完井管柱封隔器上接验管器,若短期内出现管柱失效,投球验管,根据验管情况可以很直观的看出油管密封情况,准确找出管柱失效原因,避免在刮削验管时增加工序,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