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珺 《湖南教育》2014,(7):47-49
不久前,北京市教委发布信息,称今年“小升初”体育特长生招收校减少50所,严格缩减体育特长生招收比例。此举是对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响应。教育公平是亿万家庭的共同期盼,减少特长招生,是为了不让特长当作升学的途径,这是对迈向教育公平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某中学制作了“中学生发型标准照”贴在校内,作为学生的剪发参考,此举引发了一场“发型风波”。有人认为,学校此举能告诉学生什么是符合自身身份的形象,很赞同。但也有同学认为,头发是自己的,每个人有自己的个性与喜好,学校无权制定统一的发型标准。  相似文献   

3.
某中学制作了“中学生发型标准照”贴在校内,作为学生剪发的参考,此举引发了一场“发型大讨论”。有人认为,学校此举能告诉学生什么是符合自己身份的形象。很赞同。但也有同学认为,头发是自己的,每个人有自己的个性与喜好,学校无权制定统一的发型标准。  相似文献   

4.
《吉林教育》2008,(15):5
北京“小升初”推出新办法 取消改制校和学科实验班招生方式 学校不得自行组织考试(据中国教育报)北京2008年“小升初”推出新办法,包括取消改制校和学科实验班招生方式、学校不得自行组织考试等措施。体制改革试点学校改制后,属公办性质的按公办学校办法招生,划归民办的按民办学校招生办法招生;没有改制的一律按公办学校办法招生。在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下,对文体科技特长生入学方式也作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5.
资讯     
《江苏教育》2014,(9):6
<正>教育部:小升初特长生比例应低于5%。2014年1月14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发出小升初特长生"减招令",要求到2016年,小升初特长生招生比例应降到5%以内。没有特长生招生方式的地方不再增设该方式。针对"择校难",《意见》明确要求小升初  相似文献   

6.
《山东教育》2008,(12):61-62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近日在重庆一个基础教育学术会上呼吁废除“三好学生”评选,认为此举无益于孩子健康成长,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此言一出迅速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同时针对目前部分地区小升初推优挂钩三好生的做法,顾明远表示,这样的做法“违背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7.
上周末是北京市小升初艺术、科技和体育特长生报名的时间。在海淀、东城、朝阳等区县知名中学的报名现场,不少学校都聚集众多四处赶场、手拿证书的家长和考生,一些家庭为及日寸报名测试,实行“全家总动员”。  相似文献   

8.
掐尖和择校是一对"孪生兄弟"。对于家长而言,进入一所好学校,就意味着孩子的前途多了一份光明;对于学校来说,多招到一些"优秀"的学生,则预示着在未来的竞争中会胜出。为了招到好学生,各级各类学校各显神通:小升初本不许考试,但学校会和培训机构合作点招;为了争夺生源,各学校争相把招生时间提前、向牛孩作出各种承诺……而近年来,高校之间的生源大战更是硝烟弥漫,高考招生几乎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华约vs北约、复旦与上海交大斗嘴……于是乎,“掐尖”都成了一个颇为时髦的网络流行语。针对这种“掐尖”现象,各方说辞不一。有人以“选拔”的名义,认为这是一种有效的选拔机制;有人站在教育竞争的角度,认为这不是真正的生源竞争,不利于教育的良性发展,此类现象一方面源于高校依靠“分数化政绩”提升学校声誉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暴露了高校对“优秀生源”内涵的误解。“掐尖”战之所以从高中打到小学,与这样的认识脱不了关系,  相似文献   

9.
声音     
《山东教育》2014,(5):62-62
“落实‘小升初’新政核心在于教育放权。” ——前不久.教育部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再次明确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并强调逐步减少特长生招生。可《意见》出台后,不少孩子仍在辛苦地上特长班.忙于各种补习。落实“小升初”新政.需要教育资源均衡化、评价机制优化等联动改革,其核心在于教育放权,这样才能解救孩子。  相似文献   

10.
“蓝印户口”、“购房人户”表面上看是一些地方刺激经济的政策,但实际上则是“经济搭台,教育唱戏”,为一些“外来的”学生参加高考打开了方便之门。有人认为,此举导致高考移民合法化,对教育公平形成挑战;也有人认为,这是打破高考地域限制的尝试,可让更多的人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1.
陈健 《教育》2012,(9):34-35
按照国家义务教育政策,小学升初中应采取“免试、就近”的原则,不存在什么竞争压力,为什么家长非要逼着孩子练就特长?主要原因在于择校。“现在小升初采用电脑派位,万一被派到差校怎么办?倒不如提前交点儿学费走特长生这条道,  相似文献   

12.
北京小升初拼家庭背景家长身份成孩子入学砝码(记者罗德宏)来源:北京晨报上周末是北京市小升初艺术、科技和体育特长生报名的时间。在海淀、东城、朝阳等区县知名中学的报名现场,不少学校都聚集众多四处赶场、手拿证书的家长和考  相似文献   

13.
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数百所高校今年在研究生范围内启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以检测学生申请学位的论文有否涉嫌抄袭。 此举引起热议,有人认为设置科技屏障有助于学术规范,也有人认为矫枉过正,“治标不治本”。  相似文献   

14.
资讯集装箱     
《中小学管理》2006,(5):57-59
四川八项规定“护航”素质教育,北京小升初与素质评价挂钩,严控特长生人数,江苏南京“六不”策略加强高中教学,河北68县高中招生不再“一考定终身”,辽宁沈阳校长年薪制即将“出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朱小闯 《教育文汇》2014,(12):16-17
报载,湖北咸宁实验小学副校长洪耀明对学生许诺:只要学生一个月不乱丢垃圾,并能制止别人乱扔,他就在升旗仪式上当众吻一头小猪。一个月后,学生不再乱扔垃圾了,校园卫生状况大为改观。洪耀明为兑现承诺,真的在学校升旗仪式上吻了一头小猪。此举引发网络热议,有人称之为“中国好校长”;有人认为他亵渎了教育。  相似文献   

16.
《教师》2014,(4):103-103
正市教委副主任付志峰接受政务咨询时透露,本市小升初特长生将逐步取消,中考特长生从今年9月开始逐渐压缩比例,但不会取消。此外,小学一二年级将取消期末考试,此前"高考英语降低50分"的额度也可能有变。推优特长逐步压缩1月14日市教委摆摊现场人气很高,前来询问的代表、委员都很关注小升初政策。市人大代表徐嫩霞关注小升初推优特长派位比例变化。对此,付志峰介绍,推优特长入学比例的趋势是逐步压缩。特长生今年将维持现有规模,以后比例逐渐下降。中考特长生比例也将压缩,市教育委员会主任线联平表示,今年暑假后,也就是9月开始,中考将严控特长生入学比例,逐渐压缩,到2016年特长生入学比例将控制到5%。线联平表示,特长生享有入学特殊政策,会  相似文献   

17.
《中国德育》2016,(5):4
3月21日,教育部召开全国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现场会,今年,北京将继续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并降低特长生入学比例,"小升初"各区招收特长生应降至招生总数的5%以内。依据教育部规定的重点大城市入学工作目标,2016年,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特长生的初中学校所招收的特长生比例应降到5%以内;没有特长生招生方式的省份,不再增设。2017年,重点大城市95%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每所划片入学的初中95%以上  相似文献   

18.
钟飞 《考试周刊》2010,(12):9-10
有人把美术特长生看成是“刀刃上的舞者”,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美术特长生不仅要有充沛的精力学好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要有“过五关斩六将”的勇气和策略面对考试。美术高考是特长生要过的第一关,紧接着的文化高考是第二关,“志愿填报”则是最后的第一关.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关。为什么呢?原因在于“志愿填报”如果出现失误.那前面做出的所有努力都成了水中月、镜中花。事实上,相当一部分人都认为“志愿填报”是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事情,甚至我也曾经有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后来我渐渐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对一个有责任心,并敢于承担责任的老师来说.“学生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学生的事就是老师的事”。那么如何在急速行驶的高考车上系好“志愿填报”这根安全带呢?我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9.
张秀红 《教育》2012,(25):34-35
按照国家义务教育政策,小学升初中应采取"免试、就近"的原则,不存在什么竞争压力,为什么家长非要逼着孩子练就特长?主要原因在于择校。"现在小升初采用电脑派位,万一被派到差校怎么办?倒不如提前交点儿学费走特长生这条道,进好学校还  相似文献   

20.
《湖南教育》2014,(5):F0003-F0003
湖南卫视去年推出的《爸爸去哪儿》节目红遍了大江南北。随着今年小学毕业日期的临近,“爸爸,去哪儿读初中”成为了广大“小升初”学生新的热门话题。今年初,国家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中规定:对公办学校“小升初”实行“对口划片招生,免试就近入学”等政策。这意味着小学毕业生不能像过去一样自由择校了,而跨县跨地区选择优质公办初中就更不可能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