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任务.近日圆满完成了月球着陆器的悬停避障及缓速下降试验.月球巡视器的综合测试及内、外场试验等各项验证性试验.技术方案得到验证.工程研制取得重大进展。探月工程二期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月球软着陆探测与月面巡视勘察.包括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任务。  相似文献   

2.
<正>"嫦娥二号"任务确定6大工程目标和4大科学目标据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介绍,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任务确定有6大工程目标和4大科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科学中国人》2012,(2):62-63
嫦娥三号完成各项验证性试验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任务,近日圆满完成了月球着陆器的悬停避障及缓速下降试验,月球巡视器的综合测试及内、外场试验等各项验证性试验,技术方案得到验证,工程研制取得重大进展。探月工程二期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月球软着陆探测与月面  相似文献   

4.
嫦娥二号超额完成任务Chang’e-2 Has FulfilledAn Additional Mission of Deep Space Exploration嫦娥二号完成探月任务后,成功飞抵日地拉格朗日L2点,堪称中国航天史上又一大创举。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表示,嫦娥二号通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5):I0001-I0002
【导读】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15日深夜传来捷报。嫦娥三号着陆器、巡视器顺利完成互拍成像,标志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专程前往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实况,向全体参研参试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慰问。  相似文献   

6.
记者今天从国家国防科工局获悉,经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审议,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任务,正式由初样研制转入正样研制阶段,工程研制取得重大进展。嫦娥三号探测器计划2013年发射,将进行月球软着陆探测与月面巡视勘察。  相似文献   

7.
2010年1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对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贺电,嫦娥二号月面虹湾局部影像图精彩亮相,标志着我国第二颗探月卫星顺利实现了既定目标,续写了我国航天事业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8.
安利 《百科知识》2021,(1):42-43
2004年,我国探月工程立项实施,确定了"绕、落、回"三步走战略规划.随着2020年12月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收集并带回月球物质,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三步走战略的收官之战取得圆满成功.嫦娥五号的成功不是偶然,此前我国的探月任务五战五捷,硕果累累;嫦娥五号的成功也不意味着我们会停下探月的脚步,探月四期任务已然规划,嫦娥六号、七号、八号将继续踏上征程……  相似文献   

9.
1.嫦娥五号,完美完成中国航天史上最复杂任务 2004年正式启动的嫦娥探月工程,计划通过"绕、落、回"三步走发展战略全方位研究月球.随着嫦娥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T1试验器等任务的顺利实施,标志嫦娥工程成功完成环绕和着陆两大月球探索使命,并实现了人类首次软着陆和巡视月球背面的壮举.  相似文献   

10.
据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消息,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今日召开第十一次会议暨嫦娥三号任务进场动员会,审议批准了嫦娥三号任务由研制建设阶段转入发射实施阶段。嫦娥三号探测器将于今年年底由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据了解,自2008年2月立项以来,探  相似文献   

11.
正12月17日,在中国科协主办的"探月梦中国梦"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嫦娥三号运载火箭系统副总设计师刘建忠、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张!和地面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苏彦回应了大众对我国探月工程后续任务和火星探测的关注。"嫦娥"的成功已表明探测火星的能力据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说,"嫦娥"一、二号成功后,我们就有探测火星的能力了。火星绕太阳转一圈是700多天,也就是两年时间,这期间火星与地球要交会一次,交会时它离地球最近,发射窗口最理想。我们正在研制的长征五号  相似文献   

12.
<正>10月1日,正当举国欢庆共和国61岁生日之际,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从西昌发射中心腾空而起,一举将嫦娥二号卫星直接送入预定的奔月轨道,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这是我国成功发射的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她与嫦  相似文献   

13.
伊群 《今日科苑》2006,(6):29-30
前些时媒体报道,我国的探月航天工程进展顺利,“嫦娥一号”探月飞船的各项关键技术已获得突破性的进展,预计将在 2007年升空探月。报道说,“嫦娥一号”探测飞船将绕月飞行8-9天,完成几大科学任务: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 探测地月空间环境及月壤厚度; 还要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及分布特点等等。  相似文献   

14.
《金秋科苑》2011,(1):15-20
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升空,揭开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序幕。通过轨道修正、月球面前空中"刹车"等,嫦娥二号一步步靠近月球,从距月面100公里的轨道突然探身至近月面15公里,给月面虹湾拍下了特写靓照。上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和前苏联展开了以月球探测为中心的空间竞赛,掀起了第一次月球探测高潮。1958年~1976年8月间,美国和前苏联成功发射了45个月球探测器。1969年7月,美国"阿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12月2日凌晨,"嫦娥三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6日,成功实施近月制动进入环月轨道;10日,顺利进入月面着陆准备轨道;14日,安全实现月面软着陆;15日,成功实施着陆器、巡视器分离和两器互拍,获取了清晰图像,标志着"嫦娥三号"工程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嫦娥三号"成功着陆月球并进行就位和巡视探测,实现了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中科院是我国实施探月工程的主要  相似文献   

16.
为弘扬探月精神,进一步凝聚科技工作者力量,2月24日,北京老科学技术工作者总会特邀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作"承前启后的嫦娥五号"线上科普讲座. 九天揽月星河阔,十六春秋绕落回.作为我国探月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从世界探月发展史的进程出发,详细道出人类探索月球之缘由,探月工作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他还生动形象地讲述中国探月的16年,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中国在探月工程中取得了多个世界首次和全球第一的荣誉.最后,欧阳自远院士展望了我国探月工程和行星探测工程的未来,并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贡献!他指出,中国应该飞得更远!中国有能力飞得更远!  相似文献   

17.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传回来的数据处理得到的图像,标志着中华民族千年来探月梦想的实现,嫦娥一号的成功必将载入人类发展史册.接下来就让我们把目光投入到嫦娥一号这段不平凡的探月之旅.   ……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5):I0004-I0004
【导读】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今天举行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中透露,计划于2017年左右发射的嫦娥五号,肩负着月球取样返回任务,将面临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月面采样、月面起飞、高速返回四大难点。  相似文献   

19.
从有关部门获悉,我国探月工程第一期项目的运载工具基本选定,“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将由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甲型火箭发射,目前,火箭研制人员已开始着手进行与卫星要求配套的适当改进。探月工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多系统的大工程,为了提高大系统的可靠性,探月工程各系统方案应从总体优化的角度综合考虑,各系统的功能要合理分配。由于探月工程中的“嫦娥一号”是目前中国航天发射卫星到达地最远的一颗卫星,因此它不仅仅对卫星提出了进行绕月运行的要求,而且对火箭的推力及姿态控制都提出更高的要求。探月工程专家组成员在多方论证与分析后最终…  相似文献   

20.
正2020年11月24日凌晨,承载无数人希冀目光的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升空!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战略完美收官。中国成为第三个能从月球"挖土"的国家,这也是中国参与世界科技竞争的超强执行力的体现。探测月球,很多国家都在跃跃欲试。其中,英国研发的登月机器人充满了英国式的幽默,打破常规的登月机器人造型,没有轮子,只有腿,酷似蜘蛛。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