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0后"的悲观情绪及其出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80后"并不是指上个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群,而是指上个世纪80年代出生的青少年写作群体.他们现身文坛,大约是在上个世纪末,主要代表人物是韩寒(代表作<三重门>)、许佳(代表作<我爱阳光>)、郭敬明(代表作<梦里花落知多少>、<幻城>)、张悦然(代表作<樱桃之远>),等等.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见到赵先生,是在王府饭店。当时我与另一位同志,就《八十年来家国》(以下简称《家国》)一书出版事宜,专程拜会赵先生。推开门,一股特有的亲合力扑面而来,说不清什么原因,你似乎很难柜绝与这位鹤发童颜、精神瞿烁的老先生接近。后来我才明白,那是赵先生基于丰富的人生阅历、深厚的学识修养和长期从事新闻职业养成的一种人格魅力。落座之后交谈,并没有素昧平生的尴尬,谈话就如同拉家常。赵先生很自然地从这本书的书名谈起,即而转到写作回忆录的初衷,也提到了过去那些难忘的流金岁月。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先生谈吐间的诙谐幽默…  相似文献   

3.
我从同事那里得知赵先生因心梗辞世的噩耗,已经是单位为他举行告别仪式后的第三天了.开始以为是我听错了,得到肯定后,一种惊愕、惋惜和悲伤杂在一起的心情涌在胸中,久久不能释去.  相似文献   

4.
穆青在20世纪80年代写的两组国外通讯《意大利散记》和《访"太阳的子孙"——秘鲁纪行》,写作特色是:(一)故事新奇,说古论今,行文轻松,饶有风趣《访"太阳的子孙"》一开头,即为人们展示出一个神奇的世界:"秘鲁印第安人称自己是‘太阳的子孙’.他们认为‘太阳是一只燃烧的火鹰’。古代印加人曾在安第斯山上竖  相似文献   

5.
去年3月间全国政协八届二次会议召开之际,我在政协新闻出版组做了一次关于净化图书市场、保护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发言,同时展示了一些国外连环画书刊,这些书刊的丑恶形象和庸俗的内容,引起全组委员的关注。在我发言后,不少委员发表了赞同的意见。随后我又向大会写了题为《精神产品一定要有益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的书面发言。《中国青年报》、《新闻出版报》等报报道了我的发言内容。《人民日报》总编辑、政协委员范敬宜同志听了我的发言后,专门写了题为《书包在愤怒》的短文,发表在3月19日《人民日报》头版。民进中央领导人为此专门召开了座谈会,我应邀到会介绍了情况,并展示了这些书刊。会后民进中央写了《对于引进出版国外儿童读物要加强管理的几点建议》,分送有关领导部门,并在《光明日报》、《新闻出版报》全文刊登。据我所知,新闻出版署等有关领导部门,十分重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漫谈“80后”:认识范畴的两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如果我要说根本没有所谓"80后"的存在,你一定认为我在睁眼说瞎话.我们怎能对如此庞大的社会人群视而不见呢?而且,我们的媒体不是每天都在拿这个群体说事儿吗?事实的确如此,乍一看,当下的我们几乎被"80后"包围着,他们无处不在,人们谈论任何事情似乎都离不开这个群体.有人要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就一定拉上这个群体.毫不夸张地说,"80后"几乎成了当下某些媒体的"春药",总能让他们亢奋不已.  相似文献   

7.
时评是一种"个人化的公共写作",更简单地说,就是"公民写作",以公民身份写作,为公民社会写作.在网络日渐发达的今天,公民则有了更为顺畅的表达路径.但是,有价值的公民发言,有效率的时评写作,尤其是媒体上发表的正式言论,则有必要遵循基本原则,追求更高境界.  相似文献   

8.
很长时间听不到人们谈"职业感"这个话题了--不少人在身体力行,但是并没能说出来.我感觉到上海文化人的职业感是比较强的.这里所说的上海文化人,主要是指供职于报社、出版社、杂志社等文化机构的文化人,他们的职业感觉与对于写作的职业感觉.  相似文献   

9.
一、"80后"的命名与代际关系对于"80后"这个概念,我原本并不感兴趣,因为它不符合文学对每一个体独特性的期待。如果"80后"成立的话,那么"60后"、"70后"、"90后"都成立。这是一种偷懒的、粗暴的命名。它既不构成一个文学上的命名,也不是严格的社会学命名,最多不过是一个"媒体命名"。在大众媒体的传播强势之中,这个新词汇犹如一只无主流浪犬一样四处乱窜,它因此成了一个模棱两可的、暖昧的、似乎可以忽略又不得不面对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怀念赵先生     
赵先生走了,走得太突然.3月7日晚,在医院门前,在儿子陪伴中,突发心脏病,遽然仙逝. 想来我和赵先生的交往已有22年.我们相差34岁,是忘年交.  相似文献   

11.
对于我这个有着三十年记者生涯的老新闻人而言,从十八大上吹来的一股求真务实之风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 看似都是一些小事: 一位媒体同行代表在参会前的承诺:"十八大上我一定讲真话." 一位广东女代表在大会上的直白:"借着媒体,我给领导施点压,提两点建议." 一位省委书记充满乡土气息的发言:"集中财力,不撤胡椒面,干一件成一件"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你们好! 一九八六年第一期《(新闻与写作》刊登了我写的《鼓起了我写作的勇气》一文后,我先后收到浙江、河北、黑龙江、山西等八个省市、自治区30多名想学新闻写作同志的来信,要求我与他们谈谈如何写稿的体会和推荐学习的书籍。浙江省温岭县武警中队的颜玉林同志在信中说:“我是一名在培养军地两用人才活动中不甘落后、决心做出成绩的战士,部队里有很多东西可报道,由于对这方面的知识一无所知,投递出去的稿子如石沉大海”。看了他们的来信后,我本想一一回信,又一想,他们能从《新闻与写作》上认识我,说明他们也喜欢《新  相似文献   

13.
前列腺炎是一种被严重夸大的疾病,中国男人正被一场人为渲染的"前列腺危机"所笼罩着。作为一个功能暧昧的器官,前列腺对于中国具有独特的隐喻意义很少有一种器官会像前列腺那样容易成为调侃的对象。在各种私人聚会的场合,很轻易地就能听到与之有关的笑话,比如有一个流行的段子说,"中年的烦恼是:大会不发言,小会不发言,就是前列腺发炎"。李敖在做完前列腺癌手术后自嘲说,"我的人生和我的前列腺开刀有很大的关系,它把我整个的方向都影响了。为什么我以前不搞政治,因为女人都搞不完,还搞什么政治?现在不能搞女人了,才回头来搞政治。"而就在不久以前,"前列腺钙化"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夏威夷大学参加"中国新闻记者训练班"回来,许多同志见了面都问起美国新闻院系的教学情况.作为一名中国学生,在美国学习一年,对于他们的教学形式与方法也确有些新鲜感受.这里,且从日记中摘录几个片段,以供大家参考."仅仅一小时"×月×日狂风暴雨这是我到夏威夷大学来上的第一堂新闻采访写作课.天气好象存心与我过不去.一向以风和日丽著称的夏岛,今天也居然板起面孔,狂风呼  相似文献   

15.
正喜欢安静了,不怎么爱热闹了,小孩都开始叫自己爷爷、奶奶了。遇到不公的时候,会告诉自己,社会就是这样,似乎已看破了红尘。我知道,我们已经老了……1.从在网络上出现的顺序来讲,先有"80后",后有"60后";从辈分来说,先有"60后",再有"80后";从血缘上说,部分"80后"产自"60后"。2.一直以来,不知道一把年纪是什么意思,当有一天审视自己手上的老茧时,突然明白了。3."60后"的童年非常贫穷,但是他们的零食都是绿色食品,槐花、榆钱、红枣、桑葚、芦苇根、柳树叶等等甚至可以成为全家餐桌上的美食。用冻红的小嘴吹去上面的浮土,用肮脏的小手擦擦表面的泥巴,就可以放心地大吃特嚼,品尝纯天  相似文献   

16.
"80后作家"是指上个世纪80年代出生的青年作家群体,他们的现身文坛,大约是在上个世纪末,主要代表人物是韩寒、许佳等.进入本世纪后,新作层出不穷,新人不断涌现,尤其是"新概念作文大赛"连续数年举办,推出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写手,使"80后"文学群体愈来愈壮观,在文坛内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7.
国外数字图书馆项目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的数字图书馆研究项目从80年代便大量展开,其中不乏国家资助的,也有高等学校发起的,更有许多是民间自发形成的.他们的起始,发展和结束对于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不仅提供了参考,同时也有大量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劳动我最美"全国职工微博大赛3月底在京启动以来,吸引了许多普通劳动者和工会干部的热情参与,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纷纷在微博上直播"我的一天",秀出自己的绝活绝技,记录最美的劳动瞬间和感人画面. 4月3日,网民"阿姐青子"在微博上直播了80后入殓师向丹的一天:"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以及逝者必须中午12点以前入土、落葬的习俗,80后入殓师向丹早上5点钟起床,搭乘最早一班201路公交车,赶在6点10分前到达青山殡仪馆上岗.在青山殡仪馆的7位入殓师中,80后、90后人殓师就有4位,他们大多毕业于民政学院的殡葬专业,平均年龄30岁不到."  相似文献   

19.
"不以为然"的意思是不认为是正确的(以为然,认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四:"宣和初,徽宗有意征辽,蔡元长、郑达夫不以为然."周恩来<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我的发言]之后大哗,不以为然."这条成语并不难懂,也不难用,但是不少人却把它用错了.  相似文献   

20.
青春梦与文学记忆,金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金理不仅是"80后"文学批评家的翘楚,也是"80后"写作研究领域的翘楚。这本《青春梦与文学记忆》是他继《历史中诞生:19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小说中的青年构形》之后涉足"80后"写作研究的另一力作,其史家视野令人难忘。在这之前,金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现代文学社团史和"名教批判"的研究上,这给了他极好的学术训练。因此,在研究"80后"写作时,他很自觉地将其置于文学史的传统中予以考察,梳理出一条条线索和脉络,使我们可清晰窥见其来龙去脉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