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刚到美国不久,我就听到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16岁的少年,刚刚拿到驾照,对开车非常热心,总想偷空开一开。但是他的父亲对他的驾驶技术不放心,平时不允许他开。有一天,他的父亲要到一个小镇去办事,叫他掌握方向盘。总算得到这么一个驾车的机会,这少年非常高兴。他把父亲送到目的地,父亲叫他把车开到附近的一个检修厂把车检查一下。父亲要与人谈生意,大约需要两小时,嘱咐他两小时后再去接他。这少年把车交给检修厂后,  相似文献   

2.
毛雪 《教育导刊》2006,(2):63-63
刚到美国不久,我就听到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16岁的少年,刚刚拿到驾驶执照,对开车非常热心,总想偷空开一开。但是他的父亲对他的驾驶技术不放心,平时不允许他开。有一天,他的父亲要到一个小镇去办事,叫他掌握方向盘。总算得到这么一个驾车的机会,这少年非常高兴,他把父亲送到目的地,父亲叫他把车开到附近的一个检修厂把车检查一下。父亲要与人谈生意,大约需要两小时,嘱咐他两小时后再去接他。这少年把车交给检修厂后,想到有漫长的两小时需要等待,就到旁边的电影院看电影去了。电影院的故事片是连续放映的,他看得入了迷,就忘记了时间。连…  相似文献   

3.
有一年夏天,拉姆的父亲叫他去为自己的农场买些铁丝和修栅栏用的木材。父亲要他去一家商店赊货。拉姆曾亲眼目睹过自己的朋友在向店老板赊账时屈辱地低头站着,而商店的老板则趾高气扬地盘问他是否有偿还能力。拉姆知道,像他这样的黑人少年一走进商店,售货员就会像看贼一样地盯着他。拉姆的父亲是个非常守本分的人,从来没有欠账不还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邵统亮 《班主任》2010,(6):18-19
代偿惩戒:有心插柳柳成荫 有一个12岁的少年,在院子里踢足球,把邻居家的窗户玻璃踢碎了。玻璃价值12.5美元。孩子的父亲说,既然是你踢碎的你就得赔。没有钱,我借给你,一年后还。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这个孩子擦皮鞋、送报纸,打工挣钱,挣回了12.5美元还给父亲。这个孩子就是美国前总统里根。他说:“正是这件事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那就是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相似文献   

5.
刘丹 《高中生》2010,(12):64-64
从前。一位父亲惩罚了自己5岁的女儿.因为她用光了家里仅有的一卷昂贵的金色包装纸。家中余钱不多,在圣诞前夜,父亲变得更加心烦意乱,他看到了圣诞树下的一个鞋盒,原来女儿把金纸贴在了这个鞋盒上作装饰。  相似文献   

6.
阳光少年第三届校园十大阳光少年评选活动结束了,3个校区,71个班级,4000多名学生经过个人申报,班级推荐,个人现场展示,评委投票,最终评选出了8名阳光少年提名者和校园十大阳光少年。来自三年级的自强少年陈帅澎父亲因车祸失去记忆,母亲离家,只有他和年迈的奶奶照料父亲并维持家庭生活,但是他不言放弃,自强自立,坚持学习,成为学生的榜样。来自四年级的爱心少年郑博文坚持为同学为班级为社会奉献爱  相似文献   

7.
蒙古族民间童话中普遍存在着"狠心的父亲"形象。它的表现形态为失父现象、虐子现象、设置成长障碍的"父亲"。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来看,尤其是有关原始国王献祭和少年成人仪式的习俗,"狠心的父亲"的塑造同时反映了父亲对于少年成人的恐惧和对少年成长的推动。而童话叙事的少年立场,以及童话的简单化、类型化、象征化的叙事策略,是促成父亲形象表现为"狠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一、教育中的惩罚是对过错行为的学习反馈 惩罚针对的是儿童违反行为规范的过错行为。法国教育社会学家涂尔干注意到,“惩罚也是过失的自然后果”,作为对过失或过错行为的一种反应方式,教育中人为的惩罚实际上是对自然式惩罚的替代,它与自然式惩罚一样,都是对过错行为的反馈。这种反馈一旦与经验的来源以及学习相联系,便具有了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探索奥秘是每个少年朋友的梦想,《彩图版世界之谜》将使你梦想成真。这是一部适合少年朋友阅读的科普书,极富知识性、趣味性、神秘性和启示性,分《宇宙幽灵》、《自然魔境》、《历史悬案》、《人类谜团》4卷,共有1000多幅精美图片。你阅读之后,会经历一次探险的刺激和兴奋,更会树立起向未知世界挑战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0.
教育名言     
卢梭 《辽宁教育》2010,(5):54-54
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当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  相似文献   

11.
“教育惩罚”包含了教师望生成材的良苦用心,如果这苦心不能为学生体察、接受,就可能致使少数学生产生误解、抵触甚至怨恨等消极情绪。但是.没有批评和惩罚的教育又是不完整的教育。因此只要教师适当地讲究一些惩罚策略,裹一些“糖衣”,让学生理解、接受并感激教育惩罚的目的还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教育中的惩罚行为造成了师生相互伤害的问题,实然惩罚与或然惩罚相左、应然惩罚与必然惩罚相右。作为理性教育惩罚,以儿童生命个体发展为目的,是意志自律者的道德律,是教育惩罚行为的法则;作为知性自然惩罚,在教育惩罚理念范导下,成为教育惩罚行为的准则,调和应然惩罚与必然惩罚的同时也调和了实然惩罚与或然惩罚。自然惩罚是教育惩罚行为的准则而不是法则,不仅让教育惩罚行为发生的时空可以移动,还为实践中必要的教育强制留下回旋余地,从而使教育惩罚行为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父亲要重视对孩子的管教,学会怎样去惩罚孩子,但不要体罚他们。多数孩子一听到父亲的管教就联想到惩罚。他们认为父亲是迫使他们为做错事而受苦的人。虽然不是每个父亲都如此,但绝大多数的父亲都是只负责“管”的责任,而忽略了“教”的责任。有一些父亲根本不参加儿子的管教工作,把孩子小时候的管教责任完全推给了母亲。对于中国家庭中的父亲而言,如果当父亲把管教儿女的责任全交付给母亲时,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摩擦就会增多,没有父亲帮助,她极难克服这些摩擦。为了孩子,为了妻子,为了  相似文献   

14.
惩罚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的错误思想、行为给予否定性的评价,使其受到警示,促其反省,以改正不良思想行为的教育活动。惩罚教育主要包括剥夺式惩罚策略、合理后果策略、限制行为策略和情境补偿策略等。教师在实施惩罚教育中首先应该确认儿童领悟和接受了规则的基本信息,教育者应该关注儿童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惩。  相似文献   

15.
教育惩罚是学校教育中一种常见,却又常被部分教师误解和误用的教育方法,教育惩罚亟待澄清。教育惩罚是给予学生正确反馈、维持教学秩序、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必要手段,具有内在的合理性。教育惩罚的实施策略包括:差异性策略、一致性策略、严密性策略和适度性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 从前,有位少年,在几岁时就死了母亲,姐姐已经出嫁,另立门户了。父亲已有六十多岁,所幸家中还有点家产。父亲生病临死前,把幼儿托付给女儿、女婿抚养,并立下书面遗嘱。因为有了老人的遗嘱,少年受到姐夫和姐姐的尽心照料,也日渐长大成人。少年到了十几岁后,就向姐姐、姐夫问起家里财产的事,姐夫他们不但不提财产的事,还把少年赶出家门。  相似文献   

17.
从比较法角度看,法国以少年法官为核心的未成年刑事司法制度一直颇具特色。但21世纪以来,法国的青少年犯罪活动却愈发严重,引起了国家对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浪潮。在改革中,传统的"教育优于惩罚"原则被立法者抛弃,取而代之的是"教育与惩罚并重"原则。少年法官也随之转变身份,其重心从未成年人保护者向传统审判者进行偏移。  相似文献   

18.
法官奇判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47岁的休斯因酒醉驾车而将一位14岁男童轧死。在审理此案时,法官下令休斯在五年之内每天必须随身携带着被他轧死的少年的照片,以作为对他酒后开车的惩罚。法官称,他必须带着少年的三张相片。一张是生前照的,另外两张为少年被他汽车轧死之后照的。 男少年的父亲对宣判十分满意。他说:“这样一来,我儿子惨死在他车轮之下的照片将在五年之  相似文献   

19.
人是大地之子.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长期以来,我们对待大自然的态度是利用自然、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致使人与自然的关系错位。人类受到了自然的惩罚:1998年的特大洪涝灾害,使长江流域、松花江流域的人们蒙受巨大损失:每年的“沙尘暴”已警告人们土地沙化是人为造成的,他们必将自食其果;另外,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冰山融化等,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教育惩罚为中心,围绕小学教育中的教育惩罚展开研究。从教育惩罚开展困难、存在体罚现象、惩罚目的不准确三个方面对当前我国小学教育中教育惩罚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以上所提出的问题,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教师和学校两方面出发对小学教育中的教育惩罚进行优化的具体策略进行了详细、全面的介绍,即更新思想使教师树立起正确的教育惩罚观念,制定科学合理的校纪校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