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不少老师在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是不是符合课改理念时说,演示实验在课改中应尽量做到不用,否则就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理念。我不赞同这种观点。譬如说,二年级科学课学“杠杆尺”,农村学生在课前很少有什么是杠杆尺及杠杆尺怎样才叫做平衡这方面的感性知识,所以上课时首先就要用演示实验,把实物“杠杆尺”展示给学生,把“杠杆尺平衡的形态”呈现出来,让学生感知。当然,这个演示实验,可以在学生做“杠杆尺平衡规律的探究实验之前,借学生的手来展示,借学生的嘴来说说“什么是杠杆尺及其平衡的形态”。可见,演示实验在新课程教学中同样…  相似文献   

2.
刘德平 《广东教育》2009,(12):62-63
“只要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就可以移动地球。”这是阿基米德总结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或叫杠杆原理)后,说出的一句豪言壮语,可谓雄心勃勃。当我给学生讲授“杠杆”这一节内容时,通过实验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举例说明杠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然后我就将阿基米德的这句话逐字逐句地念给学生听,  相似文献   

3.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是激活农村经济的有力杠杆,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由于管理存在问题,导致农村“三资”闲置、贬值和流失。因此,优化农村“三资”管理模式、探索有效管理策略、杜绝管理乱象、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分组实验“杠杆平衡”、“测量” ,学生在实验中都动手作过多次。为了考核学生对这两实验的掌握情况和操作的技能 ,我设计了《测不等臂杠杆的阻力》的这道考题。考题要求学生利用“测量”、“杠杆平衡”的原理去反推解这道考题。1 不等臂杠杆的设计与制作1 1 实验装置图1 2 实验器材的选择A、取细铝材长 5 0cm作为杠杆B、用标准质量 5 0g的钩码一个作为F1C、选用三个不同质量的小物体分别作为F2D、铁架台一套E、 30cm的直尺一根1 3 不等臂杠杆的制作A、照图杠杆上“O”点是支点 ,“OA”的长分别是 10 4cm、 12 4c…  相似文献   

5.
据说,正当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醉心于杠杆问题的研究时,叙拉古国王曾责问他:“为什么你的研究只停留在学问的游戏上?你所研究的学问到底有什么用处?”阿基米德立即豪迈地回答:“只要给我一个支点,给我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就可以撬动地球!”阿基米德的这名句言体现了一位科学家丰富的想像力和特有的机智与  相似文献   

6.
在新编初中物理第一册第七章《简单机械》中,有关“杠杆”和“滑轮组”的定义值得商榷. 一、物理课本p.150,关于“杠杆”定义是:“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移,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一)原定义杠杆的特点: (1)原定义中的“力”是作用在杠杆上  相似文献   

7.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一份某市初二物理学年试题以及标准答案。其中有这样一道填空题: 有两个实心铁球,一个重500牛顿,一个重200牛顿,分别挂在不等臂杠杆的两端,杠杆平衡于水平位置。此时,若将两球同时浸没在某种液体中(ρ液<ρ铁),这时杠杆将____。(填“保持平衡”或“失却平衡”)。此题所附的标准答案是“失却平衡”。我们先暂且不谈其标准答案正确与否,而对题目中所涉及的物理问题来认真讨论一下。一、据题义,如图1所示,杠杆在水平地置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应有:  相似文献   

8.
一、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仪 因多数老师在杠杆平衡实验教学过程中,总是先定义力臂,然后利用单个杠杆水平平衡,用这种特殊情况进行验证杠杆平衡条件。这样做的结果将不利于学生对力臂概念的理解,不利于学生科学思想的形成,不利于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为了在该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在实验中直观、自然、科学地得到力臂这个物理概念,我设计出了“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仪”。 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仪主要由支架、杠杆、镜尺组、钩码  相似文献   

9.
杠杆是最简单、最基本、最常见的简单机械,也是外形最为多种多样的简单机械.能从实际中辨认出杠杆,需要抓住杠杆的特征,并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一、杠杆的特征从撬石头的撬棒,小孩玩的跷跷板、抽水机的手柄等实例中,可抽象出杠杆的概念: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支点)转动的硬棒.由杠杆的定义及特征可以看出:“转动”是力的效果,是杠杆的特点.“在力的作用下”是指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和阻力,是杠杆发生转动的原因.“硬”的含义是指“棒”在受力作用后的转动过程中不变形.“固定点”即支点,是杠杆在转动过程中固定不动的点,是杠杆转动的条件.因此,杠杆必须具有两力——动力(使杠  相似文献   

10.
杠杆画法小口诀王梅(西安市高新一中,710075)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杠杆力臂的画法是一个知识重点,也是知识难点,是研究简单机械的知识基础.但学生在画杠杆的力臂时,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针对他们出现的错误类型,我给学生编写了“杠杆画法小口诀”,让...  相似文献   

11.
在讲解“杠杆的应用”一课时 ,为了使学生能直观地比较三类杠杆之间的区别 ,我制作了类似火钳的杠杆应用演示器。教学表明 ,学生对此演示器演示的三种杠杆的特点印象深、易于掌握。演示器如图 1所示 ,为了便于确定橡皮筋在钳上的位置 ,在粗铁丝上贴白胶布 ,胶布上标明刻度。改变钳上橡皮筋的位置 ,便可演示出三种不同的杠杆。把橡皮筋移向钳头 ,可结合钢筋钳等讲解省力杠杆 ;当把橡皮筋移向钳柄 ,便成理发剪 ,讲解费力杠杆 ;把橡皮筋置于钳中间 ,就是等臂杠杆。图 1 杠杆的应用演示器杠杆的应用演示器@范仲东$江西省丰城市淘沙中学!331118…  相似文献   

12.
为突破初中物理第一册第七章“简单机械”中“杠杆”部分教学的难点,我对杠杆教具进行了改进。 用长约35cm的硬纸板两条,做成两个活动标尺,与支点同轴,刻度以厘米为单位。 1.标尺中刻度以白纸为底,黑体字书写,刻  相似文献   

13.
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物理》第一册在“简单机械”一章中,学生分组实验“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器材:杠杆和支架、钩码、尺、线。步骤: 1.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照图1那样,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相似文献   

14.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要撬起地球,除了杠杆,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支点”,如果没有“支点”,是不可能把地球撬起来的。那么,什么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支点”呢?  相似文献   

15.
阿基米德(约公元前287~前212)是古希腊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发现了杠杆原理——即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运用这一原理,他曾经设计过杠杆滑轮系统,创造了用小力把大船拉到水里的奇迹。他为了说明杠杆的威力,曾经说过:“给我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能用它撬起地球来。”  相似文献   

16.
生产队在学校附近打井,为方便快速起吊井中的泥石,在井的南北两面各竖起一条杠杆.这时正碰上初一的一堂物理课“杠杆的应用”.教师遵照毛主席关于“要把精力集中在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的教导,把学生带到井边进行现场教学.挖井的社员李同志指着杠杆讲述了如何安装杠杆及其如何方便起泥的道理后,提问说;“这种杠杆哪一段是动力臂?哪一段是阻力臂?”有位同学回答说:“杠杆是省力的工  相似文献   

17.
在讲授初二物理“浮力”一节课时,我利用杠杆做浮力的演示实验,效果很好。 如附图所示,在杠杆的两边各挂一个100g的相同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另取两个烧杯分别盛上水和煤油(或别的液体)。 演示程序: 1.用手拿起盛水的烧杯,让左边的钩码浸在水中(不碰触器壁),发现杠杆向右倾斜。说明水对钩码有向上托的力。  相似文献   

18.
有关杠杆的知识,是初中物理的教学重点。课文似乎浅显简单,易学好记。其实,教学中难点不少,要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并非易事,需要从上新课到总复习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对杠杆的内涵、本质特征等问题进行逐步深入的启发、点拨和剖析。一、定义的理解“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这个定义,强调了两点,一是“硬棒”,二是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由于受通常“杆”、“棒”概念的影响,容易误认为杠杆具备“细”、“长”、“直”的特点。其实,这里作为杠杆的“棒”,可以是粗、曲,还可以是毫不像短棒的其它形状。为了使学生掌握杠杆的本  相似文献   

19.
“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初中物理第一册的学生实验(人教版实验十一)。通过这一实验,可使学生建立和巩固力臂的概念,归纳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教材所提供器材及实验方法有以下不足:(1)不够准确:实验要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是否已达到水平了没有标志,全凭学生估计,不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的实验态度。(2)费时:学生由于经验不足,在调整杠杆水平时化费很多时间,课堂教学效率低。(3)误导:实验  相似文献   

20.
杠杆趣谈     
一、阿基米德真的能举起地球吗?掌握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后我们知道,利用杠杆能用一个很小的力举起一个很重物体.只要这个力放在杠杆的很长的长臂上,而被举起的重物放在短臂上.因而发现杠杆原理的阿塞米德先生有一句著名的豪言壮语:“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能搬动地球.”我们设想有另一个不动的星球作支点,而且也做成了一根足够长的杠杆,阿基米德就真能搬动地球了吗?从课本78页我们可查出地球的质量是6XIO“千克,质量这么大的物体,在地球上称其重力大约是6X102’牛.如一个人用手只能直接举起重600牛,那么举起地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