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每个孩子都会有生病或受伤的经历。生病的时候,父母的关爱和怜惜是难免的,但控制不好分寸,就会转化为对孩子的娇惯和宠爱,使孩子变得特别娇气和任性。若父母因孩子生病而表现出惊惶失措的样子,更是一种影响孩子心灵的负面情绪。其实,孩子生病或受伤的时候,恰恰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只要引导得当,不仅使孩子有机会接受最为直接、深刻的挫折教育,还能从认知、情感、意志、习惯等多方面影响孩子的心灵成长。适宜教育内容第一站健康安全教育当孩子亲身经历生病或受伤时,他对自身的健康和安全问题便有了更为深刻的感受。第二站情感爱心教…  相似文献   

2.
《母婴世界》2014,(12):60-63
父母是孩子健康的守护神,也是孩子最好的医生,如果父母能够在平时多关心孩子身体,帮助孩子提高免疫力,在孩子生病后认真记好孩子的生病日记、总结生病诱因,就可以让孩子少生病,不生病.  相似文献   

3.
尊重长者、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这种美德在今天一些独生子女的身上几乎不见了踪影。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想着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想到父母;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  相似文献   

4.
经过多途径的筛选,宝宝终于上幼儿园了,所有的父母都松了一口气。可是好景不长,宝宝在幼儿园的许多新问题接踵而至,孩子不想上幼儿园、生病、与小朋友不和、某些方面明显不及别的孩子……  相似文献   

5.
孩子处于成长阶段,免不了犯这毛病那错误。如果我们把孩子的犯错看作是正常现象,也就不会对孩子有过多的责备和打骂。而往往我们做父母的爱心多于激情,甚至有的爱已成为孩子的累赘、负担,压抑得孩子喘不过气。孩子是脆弱的,我们稍不留神,就会使孩子在身心方面受到折磨。当孩子受伤  相似文献   

6.
常常遇到这样的孩子,在学校里样样都能干,可一回到家里双手一插俨然象个小皇帝。家中的事儿一点不做不说,即使父母生病、下岗在家也毫不动心、,零花钱不能少;即使选择工作还得考虑他的面子,如果父母不小心在同学面前露了馅,还会毫不讲理的向父母发难。不愿承担家庭责任,不体谅父母已成为当今许多孩子发展中的痼疾,很难设想这样的孩子会给父母的晚年带来多少欢乐。  相似文献   

7.
正尊重师长、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父母尽力为孩子祝贺生日,孩子却从不过问父母的生日。凡此种种,值得深思。为此,设计了一次主题为"爸爸妈妈我爱您"的综合实践活动。一、发现爱孩子对父母了解关心甚少不是孩子们的错,是父母过于  相似文献   

8.
《父母必读》2021,(1):18-19
冬季天气寒冷,病毒肆虐,孩子很爱生病,我们应该如何给孩子全方位的呵护呢?Q:冬季怎么给孩子穿衣更合理?答:很多父母觉得,让孩子在冬天多穿就不容易生病了。其实不然,如果孩子穿得太多,就容易出汗,被风吹后更容易生病。想让孩子不因穿衣不合适而生病,父母还是要掌握些要点。  相似文献   

9.
尊重长者,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这种美德在不少独生子女身上很少体现。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先让父母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凡此种种,让人忧虑。有无孝敬父母的习惯,不单单是子女对父母的关怀,而是一个能否关心他人的大问题。孩子在家里能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到社会上,才有可能做到关心他人,也才有可能做到对祖国的忠诚…  相似文献   

10.
经常有父母亲带着孩子来儿科就诊,诉说孩子不管夏天还是冬天,总是爱出汗。父母们很想知道孩子多汗的原因,以确定孩子是否生病了。  相似文献   

11.
在浩瀚的大千世界里 ,“爱” ,始终是让人生 ,让世界变得美好 ,变得辉煌。面对众多孩子 ,他们纵然千人千面 ,但是在他们身习发展的过程中 ,特别是小学阶段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时期 ,父母的关爱尤其重要。但是 ,在当今社会中 ,由于家庭的破裂 ,婚姻的悲剧 ,导致越来越多的孩子失去了自己的父亲或母亲 ,变成了单亲孩子。失去父爱或母爱 ,为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可小视的阻力。父母离异 ,“受伤”至深的是孩子 ,由于孩子得不到完整的父母之爱 ,孩子的心理会被扭曲 ,造成性格孤僻、脾气暴躁 ,甚至染上一些不良习惯 ,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因此学…  相似文献   

12.
孝敬父母及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当下的一些独生子女身上却很少找到这种美德。在许多家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杯盘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给孩子吃,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品尝;孩子一旦生病,父母总  相似文献   

13.
尊重长者,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这种美德在一些独生子女的身上很少表现,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  相似文献   

14.
正[困惑]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凡此种种,值得忧虑。接班已有两年,在家访中了解到:本班49位学生中只有一位韩国国籍的学生不是独生子女,其余都是家中的"小太阳"。他们备受父母、爷爷奶奶的爱护,过着"小皇帝"一样的生活。在平时的相处交流  相似文献   

15.
孩子是我们每一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我们每一位做父母的都会给予孩子最大的关爱和照顾。 在初为人母、人父喜悦的同时,孩子的生病或不适又会给您带来许多压力吧!缺乏信心和经验的父母,在遇到孩子打个喷嚏、轻微腹泻、感冒、发烧……的时候,就会显得不知所措或急忙带孩子往医院里跑,这样给您的孩子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痛苦。现在我给您推荐一种治疗方法——小儿推拿,它不会给孩子带来任何病苦,又可避免服药、打针给孩子带来的毒、副作用,且疗效显著,在今后的专栏中,我将陆续给您系统地介绍一些小儿常见疾病的简单、易学、有效的家庭推拿手法。  相似文献   

16.
《幼儿教育》2011,(6):8-10
孝敬父母及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当下的一些独生子女身上却很少找到这种美德。在许多家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杯盘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给孩子吃,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品尝:孩子一旦生病,父母总是提心吊胆,精心护理,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视而不见,若无其事,很少问候……诸如此类,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7.
传统家庭教育中父母充当了孩子的主宰、保姆、看守或旁观者角色,而现代家庭教育要求父母转变观念,转换角色,与孩子同学习共成长,做名副其实的教育型家长。  相似文献   

18.
大多数父母都非常注意增强孩子的体质,希望孩子少生病。孩子一旦生病了,很多父母感到棘手的问题就是不知道孩子生什么病,该给孩子吃什么药。他们对生病的原因不清楚,但对疾病是否会损害孩子的身体很担心,对药物的效果不注意,却被药物的副作用吓得够呛,对腹泻、呕吐或发热时出现的脱水等症状更是认识不清。因此,家长给孩子用药时千万要注意。尽量减少使用药物严格来讲,所有的药物都有副作用,就像简单的一个常识———吃饭可以填饱肚子,但吃多了则会引起消化不良。药物都有其两面性,适度的情况下有益,否则会引起伤害。儿童,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孩…  相似文献   

19.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这些农民工的孩子大多数都留在了农村,成为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由于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往往由父母的长辈或亲属抚养、照管,平时与父母接触和交流、沟通的机会较少,所谓的家就像是“空巢”,人们把这些孩子叫做“空巢孩子”。尽管一些农民工在进城务工的同时把孩子也带到了城市,但这毕竟只是少数。因为经济、住房、入学费用等多方面的原因,大部分农民工的孩子,只能与父母分离,留在家中,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朋友监管,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弱势教育群体——“空巢孩子”。  相似文献   

20.
黄岩读者方雪萍来信问:“女儿上幼儿园后,三天两头生病,感冒、咳嗽、发烧不断,最近还得了气管炎并转成肺炎。我发现幼儿园里,像我女儿这样常生病的孩子很多,是不是集体生活造成孩子相互传染?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恢复健康?”主持幼儿一岁后,三岁左右特别容易生病,使父母很担心。对此,我们特别请教了儿科医生,了解到幼儿此时正处于医学上称为“儿童卡他状态”或“卡他性儿童综合征”的年龄段,因为此时孩子体内来自母体的免疫性抗体基本消失,而自身免疫系统还不完善,所以得病几率较高。作为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安然度过这“多事之秋”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