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博客作为一种网络工具,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提供了诸多便利,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一种新模式。本文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创建学科博客的优势,探讨了其在学科馆员工作中应用的可行性,提出了建立学科博客的设想,详细介绍了学科博客平台的内容、学科博客在学科馆员工作中的应用、管理与维护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学科教育学探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探析了学科教育学的概念名称以及创立学科教育学的意义,分析了学科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教育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及其在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位置,论述了学科教育学的一系列研究内容与课题,同时阐释了上述三方面的一些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职业教育学科发展与建设论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职业教育学科发展经历了新生期、波折期、确定期、成长期和反思期;在学科体系、学科梯队、学科成果、学科平台及学科反思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今后主要任务:谋划学科布局,明确主攻方向,构建学科体系,完善规训制度,创建研究学派;其建设策略:着眼价值学科,丰满学科事实;着重应用研究,催生学科理论;着力人才培养,彰显学科功能;着实合作研究,打造学科精品;着手学科整合,构建学科文化。  相似文献   

4.
在认真研读罗明东教授《教育地理学》著作的基础上,对教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与学科价值进行了研究讨论,主要从学科属性、学科功能、学科特征三个层面分析了教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从教育地理学回应教育发展诉求的角度探讨其作为独立学科的独特价值。基于论证,认为教育地理学在学科属性上具有教育科学属性,在学科功能上具有基础性学科地位,在学科特征上是一门独立意义明显的独特学科,并且由于学科回应了理论及实践发展的"五大诉求"而独具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分支学科,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30年发展获得同步进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形成了学科共识,界定了学科性质,明确了学科对象,规范了学科任务,构建了学科体系,拓展了学科领域,总结了基本经验,为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有效性提供了有益借鉴。一、取得了重要成果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学科发展30年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我国对学科教学论的关注与探索已经历了一百余年的发展,学科的创设、变革与发展凝聚了几代研究者的努力。考察学科教学论百年来的发展,经历了由学科教授法、学科教学法、学科教学论到学科教育学的转换。学科名称的改变拓展了其研究视角,使其从"关注学科教学"转变为"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全程"。但目前学科教学论依然存在着学科体系不清晰,理论薄弱等问题。对此,在未来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厘清研究对象,坚持学科性与教育性的统一,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并加强学科学术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7.
学科是大学的细胞,而学科功能的发挥通过学科组织实现。因此,研究与分析大学学科组织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对促进学科发展、学科组织变革以及实现大学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大学产生历史出发,对学科组织的发展时期进行了划分,并对各个时期学科组织特点进行了分析,理析其发展逻辑脉络,并对大学学科组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当下业界对什么是学科育人尚未达成共识,直接影响了学科育人的方向引领、价值发掘和路径开拓。学科育人是以学科学习为载体和途径,突出学科特质,发掘学科的育人内涵和价值,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它包括学科育知、学科育能、学科育情、学科育德、学科育美五大内涵,即"学科五育"。学科育人有基础性、整体性、融合性、实践性、发展性五大特征。基于学科育人的内涵和特征把握改革课堂教学,使新型课堂有了本质的目标确定、丰厚的内容建构、适切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其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学科设置、学科结构、发展战略、学科组织建制、学科队伍建设、学科功能发挥、学科环境营造等方面介绍了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这些经验对我国重点大学学科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发展学科馆员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学科馆员的职能,并提出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措施.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建设学科馆员制度,需要提高对学科馆员制度的认识水平,认清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应具备的素质,建设一支合格的学科馆员队伍,明确学科馆员的岗位职责,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循序渐进,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1.
民俗与影视     
民俗是人类古老文化的遗存,它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又扩布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孕育并滋润了现代影视艺术。影视通过复制式、点缀式、点化式对民俗进行了艺术整合,满足了当代人的审美欲求,同时也使自身的审美特性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2.
甘肃作家雪漠的长篇小说“大漠三部曲”通过叙述一家农民、一个村庄的日常故事,再现了现代性冲击下的乡土生存。三部曲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中,《大漠祭》表现了乡镇基层官僚宰制下的乡村被动处境,《猎原》再现了乡土自然环境的极度破坏,《白虎关》揭示了现代性对于传统生活秩序与价值观念的挤压。三部曲总体上表现了一种关怀乡土苦难与乡土路向的深重焦虑。  相似文献   

13.
每个民俗学学者必须了解自己的学科有多少经典或创新著作是翻译的结果,尽管这个问题常常被隐含了。民俗研究同时也是翻译研究,因为两个领域近年来愈发成熟和关系密切。无论是跨文化或语言研究还是对文化研究都离不开文本的翻译。这种翻译不仅能提供文本,同时也能在研究新的文化时促进文化协商。民俗学者必须面对民俗与翻译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因此,可以通过回顾历史归纳出民俗与翻译研究的四个挑战。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俗在第五代导演和海外华人导演的影片愈发流行的浪潮中已经显现为重要的媒介因素。这些影片不仅为揭示中国与中国人在新时代的变化提供了信息性和象征性的叙述,而且也为中国人与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的重建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民俗研究所关注的是民俗学者拍摄的纪录片或有关某些民俗活动的影片,使用的是民俗电影这样的术语。电影研究所感兴趣的是民俗在影片中的特定使用方法。尚待界定和研究的是那些只存在于影片中而不一定存在于实践的被创造的民俗。界定影视民俗为此类影片中的民俗或类似民俗。这些影视民俗在当今全球化进程中对中国人与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的建构与重建有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俗学者高丙中首次把“生活世界”引入民俗学,并把它界定为民俗学的研究领域,然而,由于民俗学界对这个概念的意义认识还不够深入,对其关注仅仅停留于哲学上的探究,缺乏操作层面上的可行性研究。民俗学中的“生活世界”包括两个层次,即“日常生活世界”和“原始生活世界”。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的研究是在生活世界中进行的,或者说这样研究最终要落实到“生活世界”的两个具体层面上,因此,对这两个层次进行具体而深入的分析,可以初步廓清“生活世界”之于民俗学研究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6.
温州侨乡形成的独特性,成为温州特殊的区域文化现象。从民俗学时空理论的视角,以温州侨乡为中心,将跨国移民、侨乡的形成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民俗文化相联系,并对这一区域文化现象进行阐释,是一种有意义的学术探索。  相似文献   

17.
哈萨克族带有典型民族特色和地域性的民俗文化活动,是哈萨克族长期生产与生活实践的经验总结,呈现了草原文化、游牧文化的内容,在最大程度地吸收外来文化优势的同时,也使本民族的特色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8.
试从喀什民间故事中挖掘维吾尔民族文化中对于金钱、王位、女性及理想人格的态度,以此探讨维吾尔文化中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相互交融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荆州民间信仰中,有悠久的巫鬼信仰与祠祀传统。荆楚民众宗教信仰,有非常强的功利性。万物有灵,能够影响生活的人、物和事都可能成为敬畏和祭祀的对象。善者求其保护和赐福;恶者小心供奉,以求免予其侵扰,不作恶一方,消灾免祸。关羽生前威镇一方,却死于非命。在民间的巫鬼观念中,自然满腔怨气,变为厉鬼复仇,且因其是武将,力量强大,破坏力更大,更加令人畏惧,在民众中的影响更深远。而关羽自身有许多民众敬重、向往和渴求的品质,促使关羽在荆州民间的形象向善的正面方向转化,最终使荆州民间对关羽的畏惧转化为崇拜。从而使得佛教、道教等宗教在传播中也需要借助其影响,因此关羽崇拜进入主流文化,走向全国。  相似文献   

20.
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教育资源,而且也是民众教育的直接资源,在我国几千年的发展变化中形成了独特的教育价值。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行,通过开发民俗文化校本课程、结合学科渗透民俗文化、设立民俗文化综合实践课、邀请民俗学家进入课堂等措施来向学生进行民俗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