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民性,一个充满历史忧伤的话题,虽然人们不愿去记忆,但在中国的现代征程上却不能忽视它的障碍性存在.古华、张玮、韩少功虽没有刻意暴露国民性创伤,但作家们却分明警醒着人们关注现代国民性.本文立足于这一话题,通过《芙蓉镇》、《古船》、《爸爸爸》的文本阐释,指出国民性改造是现代化的一个无法绕过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国民性改造是一个沉重而又深远意义的话题。《清议报》从批判奴隶根性、灌输国家思想等几方面进行了国民性改造宣传。它为中国国民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虽然许多学者认为自由实现程度的高低与国民性有密切的联系,但是这个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起初,《新民丛报》学人广泛而深入地批判君主专制,提倡立宪,主张解放个人的奴性,自由正好成了他们最有力的批判武器。然而,当他们看到中国人行使自由不能中规中矩时,反而用国民性取消了自由。也就是说,他们本来想证明自由适合于中国,最后却得出自由不适合于中国的结论。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新民丛报》学人都用国民性去否定自由。  相似文献   

4.
《太原大学学报》2020,(3):54-59
先锋作家陈希我的长篇新作《心!》借鉴《心》《竹林中》等日本现代文学经典作品,但其叙述旨趣指向全球化时代个体的身份政治与沉重的国民性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20世纪初留日学生所办报刊中影响较大的一份进步刊物《浙江潮》中对当时国民性批判的内容及其批判的原因,并对其特点作一浅要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萧红是鲁迅的学生,深得鲁迅的教诲,继承鲁迅的遗志,在批判国民性上独具特色,好说过:“现在或过去,作家的创作永远对着人类的愚昧!”,她这样说也是这样实践的。这不仅表现在《呼兰河传》这部作品中,其实早在他俐《生死场》时也遵循这一原则,虽然人们把它看成是“抗战文学”的奠基作之一,但它的主体仍然是“对着人类的愚昧”,表现的是十年如一日的“生死场”。从《生死场》的人物,情节看,它与《呼兰河传》在反映封建制度统治下造成的农民的苦难与愚昧,在揭露,鞭鞑和改造国民性这一主题上是相当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革命军》中,邹容把国民劣根性归结为奴隶根性,对如何改造国民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从揭露国民奴隶根性及其形成原因、构建理想国民、改造国民奴隶性等四个方面探讨了邹容的国民性改造思想。  相似文献   

8.
萧红的《呼兰河传》是一部体现了对东北文化的观照的作品,思想上延续了《生死场》中对国民性以及传统民族文化心理的审视,通过一个个生命的悲剧来揭示旧的伦理、习俗对人的戕害,以沉重而哀婉的笔调对国民的劣根性给予了严厉而深刻的批判。  相似文献   

9.
陈颖 《现代语文》2006,(12):76-76
人性在怎样的环境下才能赤裸裸地真实显露出来,这是西方作家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众多的作家纷纷把目光投向了“荒岛”,借“荒岛”来表现人性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荒岛”提供了一个展现真实人性的平台,在“荒岛”上没有明社会中的种种诸如法律、社会舆论这样的制约因素,人们可以毫无顾忌地为所欲为,因而能彰显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比如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斯蒂森的《金银岛》等。本则重点谈谈《唐璜》与《蝇王》中的“荒岛与人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国民性的形成有其“心理-社会”的原因,但在国民性的传递过程中,教育参与其中,并起重要作用.以《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篇章,即存在于各个历史时期的教科书中的篇章为研究对象,寻绎教科书中对国民性的塑造、改造的过程,可以发现:自壬寅-癸卯学制来,110年的过程中,我国教科书中的国民性塑造有四种状态:即以批判图改造;继传统以明明德的传统导向;关注科学以新民的他人导向;关注民族文化以提升自信的自我导向.  相似文献   

11.
国民性改造思潮是近代中国诸多爱国思潮的一种,其中以邹容的有关思想最为深刻,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邹容也由此成为近代中国倡扬国民性改造的代表人物之一,本以《革命军》为主要对象,对邹容的国民性认识作了阐释,并指出,在当时的政治,社会背景下,邹容的有关认识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近现代以来,教育与国民性改造关系的话题一直是众多学者、专家探讨的话题。从人发展的未特定性、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以及教育的社会功能对人的作用角度来看,教育具有改造国民性的作用,教育也应当担起改造国民性的任务。同时,国民性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过程,静态国民性的根深蒂固要求教育要承担起改造不良国民性的任务,而动态国民性的发展则给教育改造不良国民性提供了条件。但是,在探讨教育对国民性改造的同时,还要看到人发展的有限性和社会对国民性改造的制约性,辩证地看待教育改造国民性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以来,对“国民性”、“民族劣根性”的反思和批判不绝于耳,鲁迅及其小说、杂文总是被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与对国民性的激烈批判相联系。虽然赞者奉为圭臬,疑者不以为然,但谁都必须承认:当文学自觉地担负起“启蒙”的任务,用科学和民主来启封建之蒙时,其中最深刻最坚韧也最执拗的“真的猛士”独鲁迅一人。  相似文献   

14.
解读鲁迅的小说《故乡》和沈从的散《老伴》,从相近的故乡情结、人物命运、叙事模式三个方面审视二部作品的思想意蕴,其中某些相通之处乃是“重塑”和“改造国民性”思想,但是前倾向未来,否定故乡过去、现在,揭发缺点,意在复兴,在改善;后却倾向历史,以讴歌民族过去的伟大,重构理想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5.
《四库全书》本和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本《金楼子》虽然同出于《永乐大典》本,但库本和鲍本却互有短长,皆有出入,有库本误而鲍本不误,也有鲍本误而库本不误,更有二本皆误的现象,章略举数例以明之。  相似文献   

16.
鲁迅去世七十多年了,《阿Q正传》的本意,仍一直困惑着人们。鲁迅先生画出阿Q这样“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是“批判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是“形象地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还是告诫人们“最要紧的是改革国民性”,以启蒙国人对民族传统的理性自觉?孰是孰非,按鲁迅先生说的,“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如果牵强附会,虚悬一个“批判”说,“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  相似文献   

17.
08年第3期《山花》“头条自荐”推出麦家的短篇小说《陆小依》。麦家近些年以《解密》、“暗算》与《风声》等可读性较强的长篇小说迅速走红,自然使读者对他的小说保持某种定向期待。但这篇《陆小依》却并不“好看”,可复述的故事也十分简单:陆小依因为去接从美国回来的大哥而在车站丢失儿子安安。或许作者的重心并非在于讲故事,而在挖掘呈现一个女人的精神状况——但陆小依这个形象却又如此单薄、暧昧不明。并不高明的议论与无关紧要的细节铺陈导致讲述节奏的失控,而引入“我”曾迷恋口语诗等“旁逸斜出”的段落,更使得小说有些“四不像”,整体感塌陷。  相似文献   

18.
我们纪念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发表一百周年,考察这篇有关国民性话语的早期文本,是为了显现国民性赖以呈现的特殊语境,以暴露它的混杂性、临时性和不确定性。从表面上看,王国维所提出的国人之精神是“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是缺乏悲剧精神的,恰与西方文化构成对立的二元,而实际上他又通过对《红楼梦》及《窦娥冤》、《赵氏孤儿》这些可与世界悲剧相媲美的作品的充分肯定,在不经意中打破了这一中西二元对立的绝对论模式。  相似文献   

19.
正国民性的探讨,是许多严肃作家笔下的共同话题。在《祝福》与《装在套子里的人》中,鲁迅和契诃夫都采用第一人称"我"来揭示当时社会的国民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民众的奴性使得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成为统治者的帮凶,严重阻碍社会的变革。《祝福》中鲁镇的人们为什么那么一致地对待祥林嫂?因为大家都深受"理学"的影响,深受封建礼教的毒害,自觉不自觉地成了统治者的奴才和帮凶,本能地、顽固地维护着  相似文献   

20.
人道主义是人类共通的话题,但其在中西方却有着不同的表现,从《母亲和我们》、《德伯家的苔丝》两部作品中可以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