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讯     
自杀问题媒体报道论坛在京举办日前由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法学院主办的自杀问题媒体报道论坛在京举办。自杀新闻是媒体经常报道的一种议题,对该类型新闻的报道,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媒体的社会责任。媒体自杀新闻报道与自杀行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联。因此,研究我国媒  相似文献   

2.
网络新闻媒体的信息传播具有信息量大、方便快捷等特点,对公众的公共健康观念形成有重要的影响。自杀是一个争议较大且研究意义显著的问题。现有研究指出:面对自杀这样的敏感议题,媒介在进行新闻生产时,应该加强对舆论和公众观念的引导,将自杀行为当作一种公众健康问题来进行报道。本文以2019年12月南方周末关于北大女生自杀事件报道为研究对象,基于框架理论视角分析该报道自杀议题的媒体呈现方式,并提出两点规范性建议:在概念系统层次构建理性同情、以人为本的新闻框架,在文本结构层次构建融入结构性问题和权力因素的新闻框架。  相似文献   

3.
金婧 《传媒观察》2011,(12):29-30
2010年5月27日凌晨,深圳富士康一名25岁员工割脉自杀,因抢救及时而获救。这是当年该公司第13例员工自杀事件,被媒体称为"十三连跳",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讨论。国内外研究表明,媒体自杀新闻报道与自杀行为之间存在着十分复杂的关联。那么,在这次富士康连续性自杀事件中,大众传媒又是扮演怎样的角色呢?本文旨在通过对本次富士康事件中媒体自杀报道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媒体对自杀事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不仅体现在对疾病的防治上,还体现在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上。因此,媒体在进行健康类新闻报道时,更应讲究方法,尽力将健康类新闻的价值最大化。一方面,要将视角投向各类人群,具有贴近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媒体从业者应具备一定的医学专业素养,能严谨慎重地向公众传播健康信息,并且有能力将复杂的医学知识深入浅出地报道出来。同时,在健康类新闻报道逐渐变为以传授健康观念为主的今天,反复传播也是一种重要方式,有助于推动公众在潜意识里形成可以指导实践的健康观念,真正实现健康传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华  汪鑫 《青年记者》2023,(23):92-95
当前,自杀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应加强对此问题的关注,但我国媒体的自杀报道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对域外自杀报道伦理规范的通用准则和区域性准则进行研究,有助于我国媒体在自杀报道领域更妥善地履行社会责任。研究发现,不少国家在避免报道自杀细节、提供预防性信息、报道语言的严谨性、谨慎解释自杀原因、正确设定自杀评判、避免图像呈现、尊重家属、关注特别对象、发布前审核、合理使用社交媒体等十项准则方面达成高度共识;部分国家的自杀报道指南制定了较特殊的条款。  相似文献   

6.
经济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媒体纷纷加大经济新闻报道力度。然而,在经济新闻繁荣的同时,还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动态性、工作性、一事一报的报道比较多,分析洼、解释性、关联性、建设性的报道少,尤其是地方媒体的经济新闻报道,由于缺乏对经济的整体性、前瞻陛研究,缺乏对经济事件、经济现象、经济问题的多重观察视角,使得地方经济新闻报道普遍存在着报道层次浅、报道视野窄、报道方式旧和报道效果差等问题。影响了经济新闻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7.
健康传播视角下抑郁症报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伟 《新闻世界》2010,(5):91-93
本文通过对2000年—2008年间我国大陆健康卫生行业报、大众化报纸和党报三大类别的报纸关于抑郁症的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考察这三种类别的报纸是如何呈现和建构抑郁症相关议题的,以试图进一步探讨媒体是如何塑造抑郁症患者形象的。研究发现,媒体对抑郁症的报道尚未普遍进入大众化和主流媒体的报道范围内,在报道内容上仍然处于提供健康信息的阶段。媒体在报道中将抑郁症患者塑造成一种危险且暴力的形象,媒体经由这种形塑建构了一种新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极具现实性的社会问题。都市报作为大学生广泛关注的媒体,关注其关于大学生就业报道的传播行为不仅对都市报提高新闻报道质量有一定的帮助,同时能够对大学生树立就业观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进而对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起到一定程度的  相似文献   

9.
2014年11月30日,四川泸州一位19岁小伙子在微博上直播自己的“自杀”,此事引发了网友与媒体的集中关注,最终这位年青人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整个微博直播中,网友围观、留言评论,其中的冷漠、观望和幸灾乐祸的观点充斥网络,这显示出此次事件中的失范者并不只是存在传播伦理的问题,更存在公共道德的问题.媒体如何遵从职业伦理规范去报道这样的“自杀”事件,如何从伦理角度去规划有责任的报道,成为自媒体时代媒体和网络在对“自杀”事件的报道和传播中应着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慈善活动越来越引起公众的兴趣和参与,媒体的慈善新闻报道呈现出一些特点,也存在一些误区。
  特点
  一是节日关怀。在媒体日常的新闻报道中,慈善新闻报道不仅总量偏少,而且报道时段分布不均衡,在特殊时间呈现短暂的密集报道。如关于残障人群的报道一般集中在5月20日全国助残日、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前后。体裁较为单一,多为零散分布的碎片式报道,节日一过,迅速减少。  相似文献   

11.
由“富士康连跳”事件看转型期媒体的“自杀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大勇 《东南传播》2010,(10):42-44
数据表明自杀正在成为我国转型期面临的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大众传媒对自杀的不当报道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今年在我国社会发生的"富士康连跳事件"即是这一问题的集中反映。近年来公民维权事件中的自杀事件有增多趋向,在相关报道中新闻媒体应正确处理尊重生命和寻求正义的关系,避免将自杀作为新闻报道的主要新闻点,在自杀报道中提供解决自杀困境的方法和渠道,将慎报自杀事件作为维护我国转型期社会稳定的必要之举。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为推动媒体行业实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加强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研究。深度报道是新闻报道中的一种重要的报道形式,但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新闻信息数量不断增加,新闻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深度报道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媒体采取一种更为科学具体的方式来报道新闻,那就是精确新闻报道,它能让读者更准确明晰地看到新闻内容,增强了新闻的可信度。然而,它也是存在着问题的,比如抽样方法不准确,问卷设计不合理,调查方法不完善等导致信息有误,甚至是完全的商业"作弊",影响其真实性。另外,报道内容过于生涩影响可读性也是精确性报道存在的...  相似文献   

14.
黄燕杰 《新闻传播》2024,(3):100-102
在社会生活中,新闻报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人民群众了解国家大事小情的重要渠道。随着媒体时代不断发展,融媒体背景下,新闻报道方式开始存在滞后的现象,需要及时改变报道方式,实现行业的变革。本文基于媒介融合背景,对新闻报道方式进行分析,结合现阶段新闻报道现状,提出有效的变革举措,力争改善新时期新闻报道方式,为受众带来更优质的传播内容,从而实现新闻报道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被夸大的“疫苗危机”周期性发作,不仅伤害公众(尤其是儿童)的健康,也是对理性精神的破坏。“不适度的报道”已然是媒体给社会造成的一个公共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冯群星 《新闻世界》2014,(5):257-259
犯罪新闻报道是一种重要的新闻报道类型。在形形色色的犯罪案件中,性犯罪往往受到媒体的争相报道,但性犯罪的特殊性导致媒体在报道时很容易因操作不当陷入伦理与法律的困境。本文通过比较性犯罪与其他刑事犯罪的区别,指出了性犯罪报道背后蕴含的权利冲突问题,强调媒体在报道性犯罪时应特别注意报道权与隐私权的冲突。并对李某某案相关报道进行进一步的梳理与分析,总结了性犯罪新闻报道中常见的媒体失范行为,为规范性犯罪新闻报道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预测性报道:现状、问题及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新闻理念的新兴报道品种 ,预测性报道在当前日益受到媒体与受众的普遍关注和青睐。然而 ,国内目前对这一新兴新闻报道类型的研究却十分有限。本文旨在从学理层面阐析预测性报道的概念 ,梳理其在西方和中国新闻界发展的历史 ,重点分析预测性报道在当前中国新闻报道格局中的现状、它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及其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并对其未来走势和它对媒体提出的挑战、要求做出前瞻性思考  相似文献   

18.
段舒  王平 《东南传播》2012,(5):30-31
面对激烈的竞争,一些媒体法制新闻报道为了商业利益,忽视了当事人的正当权益,凸显出法制新闻工作者法律意识与职业道德的缺失。本文通过对具有典型意义的"杨武案"报道为例进行分析,探讨了当前媒体法制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期为法制新闻工作者改进法制报道、提升媒体普法功能与效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孙锋 《新闻传播》2006,(9):24-24
新闻漫画是一种新闻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纪实漫画”。它通过漫画语言去报道、评论新近发生事实。媒体的存在,使得新闻漫画有了更迅速、更广泛的传播途径。那么,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新闻漫画究竟有什么功能呢?了解这个问题,对创作和编辑新闻漫画,发挥新闻漫画在新闻报道中的优势,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20.
关注和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着力点,也为新闻报道提供了更广泛更生动的素材,越来越多的媒体将目光转向百姓生活,在街头巷尾和家长里短里寻找新闻点。深入百姓生活,免不了面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投诉,如何处理好百姓投诉成为媒体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投诉类报道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它对真实性要求特别高。它要求投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