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观察     
以往,媒体竞争的重点和焦点主要集中在一线省会城市,地市报却风平浪静、波澜不惊。近年来,随着报业竞争向地市媒体的蔓延,地市报的改革也在不断探索、深化。如何应对地市媒体竞争时代的到来?对此,淄博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李贡平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报业竞争,说到底是人才资源的竞争。推行相宜的人才战略,是地市州报的第一要务。 地市州报的社长老总们在人才资源的利用上,常常感到不够得心应手,甚至捉襟见肘。原因何在?是因为地市州报的人才现状存在着结构不合理、观念不适应、政策不配套的“三不现象”。即人才结构不合理、观念不适应、政策不配套。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地市报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考验.从客观上来说,报业的竞争十分激烈:小报改大报,晚报改早报,都市报迅速崛起,县市报越办越多^^各家报纸不仅在质量上狠下功夫,在发行、广告上更是使出浑身解数,各出奇招.特别是靠近省会以及经济发达的一些地市区,各种报纸纷纷涌入,抢占市场.地市报既受到来自中央报纸、省报和县市报的竞争,又受到各种都市报、晚报、行业报、专业报的冲击,所占市场份额越来越小,在地市州行政区划内独此一家的地位早已风光不在. 从主观因素上来讲,地市报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形成了报社内…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地市报要有所作为,必须在报道内容、形式以及理念上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从鹤壁日报这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来看,地市报只有不断增强贴近性,才能不断地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也才能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赢得更多的读者,争得更大的市场。联系鹤壁日报的实际,我们体会到,地市报增强贴近性,必须要在“快、短、多、特、活”五个字上下工夫。新闻要“快”先睹为快,这是人们的普遍心理,在现代社会更是如此,从报纸发行区域特点来看,地市报更要“快”。所谓“快”,即新闻采访快、新闻编发快和报纸…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进一步加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报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地市报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受到挤压。如何求生存谋发展,做大做强地市报业,并立于不败之地,是目前地市报面临的重大课题。作为地市报的一员,结合自身实际,我认为应做到以下“五个坚持”。  相似文献   

6.
对地市报来说,地域局限、受众有限、广告源不多,然而共生共存之媒体却不少,要生存就要竞争,要竞争不仅要拼新闻,广告营销亦有“道道”。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地市报广告经营如何才能做到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成竹在胸,游刃有余?高瞻远瞩把脉市场;放眼长远“钓大鱼”;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报业竞争也在不断加剧,报纸的广告收入成为支撑报纸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支柱.作为地市报的报纸,受到从中央到省级媒体的多方挤压,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是摆在每家地市报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地市报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媒体竞争更加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地市报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受到挤压。如何求生存谋发展,并立于不败之地,是目前地市报面临的重大课题。作为地市报的一员,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地市(县)报的竞争策略、内容定位、读者读报习惯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地市(县)小报应对挑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地市报发展的“全媒体”战略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国报业格局中,地市报的情况可谓特殊:作为腹地的县市,一般经济总量不大,报刊消费有限;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往往又是省报的经济腹地.受区域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影响,地市报又难以到其他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11.
尹莉萍 《中国记者》2012,(3):111-112
地市报媒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地方及区域市场更好地生存、发展?《金华日报》的做法是在学习、比较中做强自身,创新发展。一、认识形势新时期,地市报媒面临着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挑战。从国际环境看,经济形势风云变幻,起伏不定,经济走向、经济发  相似文献   

12.
钱浩 《传媒》2011,(3):35-37
相对于全国性、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报纸,地市报处于一个相对狭小的区域之内,在报业并不特别发达的过去,偏安一隅自给自足。然而,伴随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新媒体瓜分传统媒体"蛋糕",竞争让很多地市报业人士对发展前景感到丝丝寒意。  相似文献   

13.
杨尚聘 《传媒》2001,(10):16-17
近年来,报业竞争十分激烈,地市报的生存环境日趋严峻。虽然由于大部分地市合并,大部分地市报拥有两份或更多的报纸,但是,过去一个地区一张报主导市场的局面打破了,大量报纸的涌入,报业市场成为了一个共同竞争的大市场。虽然按照权力结构配备新闻资源的状况一时不会改变,但新闻  相似文献   

14.
在新世纪到来之前,县市报面对的新闻竞争,从来没有眼下这么激烈。但是新闻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县市报在新世纪的征途中,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培养高素质的新闻人才。依笔者之见,可以采取这样几条措施:眼睛向“外”,引进高素质的新闻人才第一,省、地市报纸经过一段时间的扩军、扩版后,版面相对稳定,人员基本饱和,严格控制进入。第二,国内大专院校因新闻专业人才吃香而不断增加招生名额,省市新闻媒体对新闻本科生的需求量相对饱和,这些毕业生择业的目光从省、地市报开始投向新闻人才奇缺的县市报。这是一个难…  相似文献   

15.
和省以上党委机关报相比,地市党报无论在队伍构成还是在人员素质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地市党报要求生存,求发展,关键是要抓好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是地市报的固本之策。  相似文献   

16.
在世纪之交新一轮竞争到来之际,作为地市报怎样才能在竞争中获胜?我认为进行科学定位,是地市报发展的必然选择。具体说来,地市报必须解决好宣传定位、市场定位、质量定位。一、宣传定位。地体&应在坚持鲜明党性原则。及时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下,集中挖掘地方新闻和广揽八方信息,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对于地市报的宣传定位,长期以来,人们都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党报姓‘境”,不存在宣传定位问题。其实不然,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地市报与其它党报虽然都要坚持宣传的权威险和指导性,但在宣传对象。宣传范围、宣传内容、宣…  相似文献   

17.
地市报业经过20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地方大众最贴近的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性质相同、功能相近,各报遇到的问题常常具有某种共性,探讨并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必要而有益的。本文简略提出地市报的角色定位、发展前景和队伍状况等问题,意在引起同仁关注。 一、现实的竞争中,如何给我们的角色准确定位 地市报面临的竞争十分激烈,八十年代作为地方主角媒体的地位,今天已经动摇。调查表明,50%以上的  相似文献   

18.
当前,全国报业竞争战场正由重点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迅速向地市级城市扩展,地市报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面对省级报纸、电视、广播电台、网络等媒体的多重打压,地市报应如何突破困局及经营管理的"瓶颈"?笔者做出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19.
地市报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即将到来,报业的竞争同其它行业一样,将会更加激烈,尤其地市报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困难与挑战,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直接涉及到地市报业的前途和命运。困难与原因一、报纸发展步履艰难。根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全国有地市报300多家(不包括其晚...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全国报业竞争的战场正由重点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向地市级城市扩展。维持了多年的地市级城市“一城一报”格局(虽有“一城多报”,但一般均由地市党报主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能否经受这种来自同质和异质媒体的全方位冲击,在竞争中守住或重新夺回办报经营的战略制高点,就成了地市党报领导迫切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