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育部近日发文要求充分认识中等职业学校面向未升学高中毕业生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重要性。以就业为导向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中等职业学校面向未升学高中毕业生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从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学生本人的就业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开设专业和培训项目。实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对于参加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的高中毕业生,学习时间必须在一年或一年以上,其中顶岗实习时间不得少于半年,学习期满或者修满学分,考核合格者,学校发给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对于参加短期职业技能培训的高中毕业生,  相似文献   

2.
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经济学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已逐渐成为共识,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就需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甚至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应成为一种必须的选择.职业教育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提高国民素质,这些是不用讨论的,但如何才能达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能不能达到普及高中阶段的目标,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从社会化看,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未必能满足对新增劳动力的需求,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职业教育的供给效率取决于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应以保障义务教育质量为前提,应以能否提高国民整体受教育年限为目标.  相似文献   

3.
在目前高中阶段教育还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情况下,中等职业教育不应该只是职业技能的培训和就业前教育,而应该发挥其在高中阶段教育中的作用,丰富高中阶段教育的类型,增强高中阶段教育的培养能力,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在中等职业教育体系中,以职业高中分布最广、规模最大,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并列、并重,成为高中阶段教育的两大主体。但长期以来,职业高中一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使大多数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其次是培养少数学生高考升学,甚至不涉及学生的高考升学。许多职业高中因毕业生就业日益艰  相似文献   

5.
我校实施的是中等职业技术与高中文化课程并重兼顾的综合性高中教育,对耳聋青年学生进行升学与就业两种准备.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逐步形成了以下一些认识及做法.  相似文献   

6.
为巩固全省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今年青海省将加强宏观调控,强化对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统筹管理,扩展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和培训范围,积极招收应往届初中毕业生、未升学普通高中毕业生、退役士兵、农民工,切实做到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的增量部分用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7.
中等职业教育是一些没有进入正常高中学习的学生就业以及对口升学的最主要学习园地。中等职业教育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培养社会急需的知识型、技能型人才。语文生命化课堂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詹先明  凤飞 《职教论坛》2003,(11):58-60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使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在“十五”期间,中等职业教育将起到重大的作用。可是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普高升温,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转型造成的就业变化和挑战,支撑目前高中阶段教育“半壁江山”的中等职业教育,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为了做好职业教育这篇大文章,值得深思、探讨的问题很多,我们认为,在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有这么几个关系亟待我们清醒地去认识和思考。一、“就业”与“升学”之间的关…  相似文献   

9.
吴雷 《职教论坛》2005,(32):18-19
综合高中属于高中阶段教育,是除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之外的又一种新的形式,是以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基本素质和一定专业技能为目标,具有升学预备教育和就业预备双重功能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综合高中在我国尚处在起步探索阶段,办学时间较短,无论是学校的办学经验还是教师的教学经验都较为欠缺.由于生源等各种因素,使综合高中学习困难学生的问题较为突出.本文探讨使学困生转化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三明市高中阶段教育在调整学校布局,改变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一些人对高中阶段教育的内涵仍然理解不够全面,把握不够准确,存在着一些误区。   误区之一,认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只是普及普通高中教育。有的家长受传统升学观念影响,认为孩子上了普高就能上大学。   误区之二,认为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招生难,存在滑坡现象,继续发展职业教育意义不大。中等职业教育应由高等职业教育取代。   误区之三,认为发展高中教育靠的是公办学校,发展民办高中没有必要。   …  相似文献   

11.
高中阶段教育是为升学或者就业做准备的教育,它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劳动力的素质。所以进入近现代,高中阶段教育改革一直是世界各国的热点,而高中阶段教育综合化的趋势是其主流。当代,世界各国先后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兼有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类性质和功能的综合高中。 经济的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尤其是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几乎所有的经济部门都开始改变观念,以知识为增长的驱动力,因而以先进技术和最新知识武装起来的劳动力就成了决定性的生产要素。高中阶段教育如何应对目前的形势,培养懂得一门职业…  相似文献   

12.
根据《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面向未升学高中毕业生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意见》精神,现就我省招收未升学高中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信息综揽     
教育部:职业教育要面向未升学高中毕业生(本刊讯)教育部日前发文要求充分认识中等职业学校面向未升学高中毕业生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重要性,以就业为导向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中等职业学校面向未升学高中毕业生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从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学生本人的就业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开设专业和培训项目。实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对于参加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的高中毕业生,学习时间必须在一年或一年以上,其中顶岗实习时间不得少于半年,学习期满或者修满学分,考核合格者,学校发给…  相似文献   

14.
孙琳 《教育与职业》1993,(10):15-1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取得了很大成就,1992年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占整个高中阶段在校生比重已达49.2%,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招生数已占整个高中阶段招生数的  相似文献   

15.
高中教育综合化系指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培养目标的综合性,亦即高中阶段分流不分家,同时兼容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内容,由学生自由选择毕业去向,使升学者在掌握普高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并能树立创新精神和正确的择业观,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高等教育;使就业者不仅能掌握从业和适应职业变化的技能与知识,而且具有宽厚的文化知识基础,为接受继续教育创造基本条件。高中教育综合化的总体目标,就是切实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高中阶段人才培养的品位,提升高中阶段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经济、社会飞速…  相似文献   

16.
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当前高中阶段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在校生数大体相当。但是,普通初中教育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片面追求升入普通高中的升学率,忽视职业指导和职业教育因素。大部分初中毕业生对升学和就业的选择也比较盲目,对学校开展职业指导活动不满意。针对初中学校在职业指导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改进高中生物学教学,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上接大学的专业教育,下承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的作用,在整个国民教育体制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它具有为升学和就业做准备的双重功能,既要进一步扩大和加深学生的知识面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新生,又要提高生存技能为学生的就业和承担起生活责任做准备。  相似文献   

18.
日前,为进一步扩大中职教育办学规模,哈尔滨市教育部门对未升学高中毕业生进行职业教育做出具体规定。中等职业学校招收未升学高中毕业生开展中等职业  相似文献   

19.
全球视野下高中教育的性质、定位和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中教育作为连接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后教育的纽带,起着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其发展状况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和智力资源的重要标志。随着全球化及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在规划教育发展时,都将高中教育作为其关注的重要议题,注重升学、就业、全人三维目标的统一和强调学校类型的多元化与课程结构的多样化成为这个教育阶段的全球趋势。  相似文献   

20.
高中教育综合化,重点体现在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培养目标的综合性,也就是高中阶段分流不分家,同时兼容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内容,由学生自由选择毕业去向。使升学者在掌握普高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并能树立创新精神和正确的择业观,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高等教育,使就业者不仅能掌握从业和适应职业变化的技能与知识,而且具有宽厚的文化知识基础,为接受继续教育创造基本条件。高中教育综合化的总体目标,就是切实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高中阶段人才培养的品位,提升高中阶段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