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5 毫秒
1.
一、思维与语言当人们被问到“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什么”时,很多人会回答是“语言”。确实,只有人类才能完全掌握语言,但也有很多人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是“思维”。的确,语言总是与表达一定的思维联系在一起的。行为主义理论认为,思维是一种行为,行为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非口头的,语言是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历史文化学派代表维果茨基认为,思维不仅用语言来表达,而且思维是通过言语产生并存在的。认知发生论代表皮亚杰强调,人的智慧愈发展、思维愈进入高级阶段,语言在思维中所起的作用也愈大;语言和思维统一论的代表人物华生认为,思维和语…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的思维的工具,因此,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如何运用语言,这可是一门艺术。避开书写言语不说,单就口头言语来说,仅仅能够表达准确是不够的,而且做到这点也不是太难。但要得机巧灵妙,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3.
把教学内容整理成内部语言,再发送为言语者的言语行为与结果,这个过程即是思维的“言语化”过程。显然,这是一种思维的外化过程。教师工作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学思维的独特品性。教学语言是一种个性人文的、个体经验的、动态变化着的,在心理学、教育学、教师学意义上的语言现象。以于漪、秋坪等知名教师的教学实践为例证,对教学思维中的三种基本形式及在转换时的两个特性作了一定的探析。认为:教师在“言语化”过程中,语言观念至关重要,若取向于变革性的开拓,则其他思维形式向语言思维的言语化转换,将会最大限度地趋向于对等实现。  相似文献   

4.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是一个争论已久的老问题。以柏拉图为代表的"等同论"者认为,思维与语言原本就是同一个东西,思维如同一种会话,言语是出声的思维,思维是无声的言语。这种把思维与语言看作同一个东西的观点虽然历史久远,但却不符合人们所体念到的事实,因而被人抛弃了。人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语言和言语活动是人的认知思维的载体,所以可以通过语言的窗口来观察其内含的认知思维。由于人的认知思维是人与客观世界互动的产物,因而必须揭示语言和言语活动映照客观世界带有主观性,从而阐明语言和言语活动内含的种种认知思维方式及其特点,找出语言和言语活动的认知思维理据。认知思维反映在语言和言语活动的各个单位和各个层面之中,贯穿言语的产出和接受的整个交际过程。人类的各种不同语言的认知思维是大致趋同的。鉴于认知思维与逻辑思维共处于语言中而又有分有合,本文就此侧重论述语言和言语活动的认知思维的非逻辑性,以及在文艺语言中所显示出的认知思维的强势。  相似文献   

6.
在《语言与人类行为》一书中,比克顿批驳了大脑增长谬论,指出智能与大脑脑容量的大小不成正比。比克顿从生物学的角度重新定义了智能,认为智能是保持体内平衡的一种方式。他提出线上思维和线下思维两个概念来诠释人与动物的区别。动物只能进行线下思维,而人类则可以同时进行线上思维和线下思维。比克顿关于语言、智能与思维之间关系的独特论述遭到了有关学者的质疑,但也同时启发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去重新探索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人的思堆和语言存在的形态有密切的关系。语言有三种存在形态,即口头的、书面的、思维的。口头的语言是即席的、交流的思维。书面语言是思维的储存形态。将这三种语言与它们的活动空间相联系,可以分为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由于它们的交流对象的不同,其意义必然会产生歧义。同时,语言自身存在着一对固有的矛盾。即所指和能指,所以语言本身就有意义的差异。歧义在本体意义上是语言的固有特性,它决定了不可能创造出具有绝对标准意义的语言。  相似文献   

8.
正言语是语言学研究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它与语言是有区别的。什么是"言语"?言语是指具体的个体运用语言的行为和过程。言语是一种交际行为,是一个对话过程,带着明显的个性化的特点。叶圣陶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我认为这里的"口头"不是指口头语言,而是指"运用口头语言"的过程和行为,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师是以学习语言、研究语言、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为职业的人,自当以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为自己的看家本领之一。语言表达水平的高超,不仅是一种能力的显示,更是一种综合思维品质的修炼。语言可以分为书面表达语言和口头表达语言。  相似文献   

10.
人类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联系过程。众所周知,文字语言符号是信息交流的一种重要载体。但它并不是唯一载体。“回头一笑百媚生”,就是胜过文字的非言语交流,这种交流传递的是“非言语信息”,我们称它为“行为语言”,通俗地讲,就是“无声语言”或“态势语言”,其载体是神态和动作。课堂教学是信息交流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这一过程中,行为语言与文字语言并行存在,相互作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有些教师可能认为他主要是通过文字语言手段进行教学的,事实上,他在课堂上早已通过行为语言将许多信息输送给…  相似文献   

11.
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是一种口头语言的交际行为,是有倾向、表达与交流的行为,交际的坝方是在一定语言环境中通过口头语言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把各自的看法和见解陈述给对方。它具备说话的基本结构,是在人与人交往的特定语境中,听说双方运用口头语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一种活动。  相似文献   

12.
郑晓春 《现代语文》2005,(10):50-50
语言之成为思想的直接现实,在于表达与接受双方在交际中能恰当地把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的“对立统一”变为“和谐统一”。表达者用语言符号表现现实生活,即变具体为抽象,隐含语言的背景,寄寓思想感情内涵;接受者把语言符号还原于现实生活,即变抽象为具体,再现语言的背景,体会思想感情信息。使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过程,就是进入人文言语网络的过程。“言语网络”冠以“人文”是因为使用语言的主体是人,人的语言、思想、思维、审美通过语言表情达意,构建了言语网络。  相似文献   

13.
一、对内部言语及其特点的理性认识 言语是个体对语言的一种具体应用,个体的言语一般有三种形式:口头、书面、内部言语.人的思维就是通过内部言语的形式进行的.这种内部言语,一般认为是一种简约化了的无声言语.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与西方人由于地理、历史、化、人丈的不同,思维方式也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句法结构特点的不同。英语表达比较抽象,汉语表达比较具体;英语语序是从“个体”到“整体”。而汉语则是从“整体”到“个体”;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本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结构的特点。概述了英汉两种语言结构在中西方民族各自思维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15.
善言是能思的标志,多思者往往善言,思维可以优化人的语言,同时,言又能促思,语言表达是磨练人思维的利器。因为语言既是人思维的工具,又是思维的产物,是对思维本身的表述与记录,语言表达的过程也是人的思维活动的过程。因此,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而通过说话教学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说话教学要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目的,应有以下几种方法:一、用“详说”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细致性对一件事或某一事物能否进行细致的叙述和描绘,常标志着一个人…  相似文献   

16.
一、言语智能 言语-语言智力是“口头表达或写作中有效运用文字的能力。”“包括用语词思维、用语言表达及洞察复杂内涵的能力。”地理课程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的地理知识,这些知识大都是以文字形式表述的,在教材中,语言表述是非常精确和简洁的,而且针对中学生的特点,语言表述明白易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文字表达的能力,在地理课堂练习中,有时需要学生用概括的语言来表述一些地理现象,如八年级教材(人教版)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在学习我国的土地资源时,课堂上可能要学生就第69和70页的图来分析我国北方的旱田和南方的水田的不同,可能学生对两种类型的耕地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将他们表述出来,则需要一定的言语表述能力,要做到简洁、准确、完整,则需要相当的言语智能。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观是一种实践的语言观,是一种“言”与“行”辩证统一的语言观。这种语言观反对将语言作为一个抽象的符号王国来看待,主张语言是建立在整个人类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一种现实的交际活动。与“语言决定论”和“思维决定论”不同,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观认为:实践决定了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维在实践的基础上相互依赖彼此制约,语言是人们借助于特定的意指符号系统进行社会交往的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一、“口语交际”教学的必要性 “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 “语言是从有声语言即口头言语开始的,书面语是对口头语言的加工和记载,口头语言的历史远远长于书面语。”  相似文献   

19.
薛法根老师的语文世界,有别于其他名师很突出的一点,是他常常引进“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作为源头活水,去滋养语文,引领课堂,改变学生。
  薛老师提出“为学生言语智能而教”的教学观,相当精彩简洁,却很“心理学”。言语,是语言学的一个概念。言语不同于语言。言语是掌握和使用语言的活动,它自由,呈现相对的运动状态。而语言则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是稳固的,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语言融汇在一篇篇课文,即相对规范、经典的言语作品中。学生通过课文,通过自己的言语活动去学习语言。弄清了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大家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疑惑或会“云开日出”,少去许多不必要的争议与讨论。智能,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从感觉到记忆到思维这一过程,称为“智慧”。智慧的结果产生了行为和语言,行为和语言的表达过程称为“能力”,两者合称“智能”。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认为人有八种智能,语言智能是其中一种。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师口头语言的审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语言是建立在美学基础之上的一种言语形式,是教师进行教学极为重要的无可代替的工具,包括口头语言、板书语言、身体语言。其中口头语言是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最主要的语言形式。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对概念的阐释,对审美对象乃至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教导,言语中无一不显现出各自的美学观念、审美体验和美学修养。苟子说过:“诵说不凌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