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系统考察了清末修法的历史背景,在结合法学家沈家本的法律思想的基础上,阐述了沈家本法学思想对中国法律的革新之处。  相似文献   

2.
董康是中国近代法制史上极其重要的人物,他精研中国传统法制,远赴日本考察寻现代法制之精要,与晚清修律大臣沈家本等人积极推进清末的立法和法律修订工作,极大地推进了中国近代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西方的交涉日益频繁,为了达成中外通行的共识,二十世纪初,清政府开始采用西方的法律形式和原则,进行修订现行法律的活动.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政府设立"修订法律馆",由沈家本等主持,并聘请日本法学家赞襄.  相似文献   

4.
提起清末人物,人们好像只知道慈禧和刘罗锅了。而那些真正需要我们记住的曾为我们这个民族呕心沥血、做出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却几乎不再被人们提起,更遑论借助先进的现代传媒让他们重现于艺术舞台之上了。沈家本就是一位非常值得我们记住的历史人物。作为主持清末修律的重臣,他是近代中国第一位称得上法学家的人。说他是中国法学的奠基者,如同说鲁迅是中国文学的旗手一样,其地位与价值相当,一点都不过分。且不说他那等身的遑遑巨著,仅凭在他主持下修订的十余部大法,以及他为沟通中西、融会中外法律的努力,就足以让他在中华法律文明的史册中…  相似文献   

5.
韩涛 《历史档案》2012,(3):114-125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以后,清朝在删修旧律的同时,大量移植西方近代法律制度,在立法领域,尤其是实体法方面,基本上构建了近代性质的部门法体系的雏形。晚清大理院处理了大量民刑案件,形成和使用了数量可观的司法文书。借助法律作用于社会生活而产生的司法文书,可以更加直接地观察到大理院在司法转型时期对立法成果的真实适用情况。本文以大理院司法文书为中心,从实体方面对晚清中央审判中的法律渊源及其适用方法进行具体考察和实证研究,以期为透视辛亥革命前夜的中央司法审判状况提供一个微观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满族文人中,活跃于清末民初的金梁是相当著名的一位。他出身满洲巨族瓜尔洼氏。1878年(光绪四年)生于杭州驻防旗营,初字锡侯,清亡后自改称“息侯”,又号瓜圃老人。光绪二十八年乡试中第,越二年中进士,此后二十余年中,先后供职于北京、东北政界和文化界,时誉之为“满洲名士”。金梁一生经历较为复杂,本文仅就有关他在沈阳故宫筹设、主持博物馆诸事略作辑述,或可为研究中国近代博物馆事业发展历史提供一二参考。  相似文献   

7.
青维富 《编辑之友》2011,(4):114-116
法律图书编辑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特定社会治理方式的演进史。在1912—1949年这种社会大变动时期,中国涌现了一批法科知识分子,不断地编辑原创性或引进型法律图书。其代表有:沈家本在修律中"参考古今,博稽中外",翻译英、美、法、德、日、俄、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荷兰等国法律,作为修律的蓝本,制订了一批具有某些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典法规;发表《法学盛哀说》,出版《历代刑法考》,创办法学刊物  相似文献   

8.
李希泌,张椒华编的《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科》中陈虬写于光绪十九年的《拟广心兰书院藏书引》一文,其中说:“吾有(应作友)许拙学先生于光绪壬申,尝首创心兰书社,同人以为便”。考光绪朝无壬申年,而文巾有:“自开办以来,积二十一年”语,可见光绪壬申当为同治壬申(十一年)之误。由此,我  相似文献   

9.
韩涛 《历史档案》2011,(3):79-90
光绪三十二年九月二十日(1906年11月6日),清廷颁布官制改革上谕,其中规定:"大理寺著改为大理院,专掌审判。"这一上谕,拉开了晚清司法改革的序幕,从法律上宣告了晚清全国最高专门审判机关的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具有近代意义的最高法院,它的设立,打破了传统行政权力一统天下的局面,为司法权在近代国家机构中谋得了一席之...  相似文献   

10.
燕树棠先生是我国近代法学家和法律教育家,先生一生都致力于宪法学、国际法学和法律教育、法律普及的研究工作,而法律学的理解和法律知识的普及方面更是有着很深厚的造诣,在新中国的法律建设上有着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法律期刊概览蔡史霓(广东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图书馆)近十多年来,法学界在“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的方针指导下,提出并讨论了一系列法学理论与实践问题,推动了法学的繁荣。而法学繁荣的显著标志之一是法律类期刊的迅猛增加。据1990年《全国...  相似文献   

12.
严复(1854-1921)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系统地翻译介绍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治制度,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在近代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严复自称“天演哲学家”,他从传播达尔文进化论(他译为“天演论”)开始了他的“西学”介绍工作。他的翻译工作主要集中在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到1911年辛亥革命这个时期。值得指出的是,严复在翻译介绍“西学”的过程中,曾概括地阐述过翻译理论,谈论过版权和版税问题,而且他同1897年成立的商务印书馆有过密切的合作关系。因此,严复在近代中国的翻译史和  相似文献   

13.
张之洞(1837-1909)是晚清著名的封建官僚,洋务派首领之一,经历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五朝,有47年的仕宦生涯.有人评价他是一位不甘寂寞、既趋新又恋旧、颇能审时度势、堪称与时俱进的风云人物.毛泽东曾说“我们最不应该忘记一个近代人物,他就是张之洞.”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华俗出版公司1991年8月出版了一本叫《移民与近代美国》的书(署名“李其荣著”)。作者在《前言》中自称,他在该书在“理论上”、“内容上”、“方法上”有三大“突破”;一位美国史专家为该书作了一篇热情洋溢的《序》,称这“是一部严肃的具有相当学术水平的著作”,在国内“起到了填补空白的作  相似文献   

15.
谭友方 《大观周刊》2012,(12):22-22
司法过程是法学史上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它的复杂性使得法官在裁判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难题,法律解释中“服从”与“创造”矛盾便是其一法官在法律解释过程中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法官应严格服从法律还是可以创造性地解释法律,这是长久以来困扰我们的问题。在司法过程中,对法官而言,服从法律是其职责所在,法治的一些基本原则都从不同角度多方面地表达了对法官服从法律的要求。本文试图从服从法律还是创造法律不同的视角来解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刑制改革的缘起、沈家本在刑制改革中法治与人治融合的思想以及其法制思想所带来的中国法律现代化的实质性发展的脉络来展开,力图理解沈家本的刑法思想的精深幽妙之处以及其思想对中国法律现代化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沈家本以更加开放开化的眼光视野诚心考察各国法律,修订清朝法律制度,践行其"修订法律大臣"的职责,逐步引领中国的法律制度从野蛮、残酷走向文明。沈家本的法律思想本身,成为中国现代法律史、现代思想史上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8.
1、本文所述图书馆法包括以政府名义颁布或通过政府核准备案,及各个类型图书馆通过其主管部门批准自行拟定的有关图书馆本范围内具有法律约束性质的章程、规则、条例等。这是因为凡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制订的有关行政管理、生产操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各种规划、章程和制度”都是属于法规的范畴(《法学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第1版)。“章程是法规的一种”(陈春龙等《法律知识问答》北京出版社1979年1版),条例当然也不例外。章程不但包括“政党、社会团体规定本组织内部的规范性文件”,同时还包括“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制定的规章制度”(《法学辞典》)。条例则包括“国务院所属各部委制定、经国务院批准的条例以及地方国家机关制订的条例等。这些条例涉及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国家调整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关系的规范”(同前)。2、本文所述史料内容基本上起1840年,对以前略有追溯,下限稍晚于“五四”之后,因为有关内容直接涉及到1919年前的有关图书馆法史料。  相似文献   

19.
王菲 《兰台世界》2013,(28):139-140
清末修律的主持人沈家本是一位公认的律学专家,是中国近代法制史上最杰出的法学家。他通过修订刑法、变革刑事制度等一系列举措,开启了中国刑法近代化的大门。  相似文献   

20.
北洋武备学堂学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绪十一年(1885年)五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天津创办北洋武备学堂。为保证该学堂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次年即制定出《北洋武备学堂学规》,作为学员行动指南。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时,学堂被毁停办。该学堂虽只开办15年,但它培养出的数百名学员,后来大都成了清末编练各种新军的骨干及北洋军阀政治集团的重要成员。由于该学堂开创了近代军事教育的先河,因此该学规也就成为清末民初各种军事学堂拟订章制时赖以参照的“成法”,对近代中国军事教育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此学规因当时印数不多,保存下来的已不多见,现将本所图书室收藏的光绪十二年最早的石印本整理公布,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