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刚刚过去的2006年,是中美“乒乓外交”35周年,应中国乒乓球协会的邀请,几位美国朋友——当年首次访华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成员又一次在春天里访问了北京,使我又获得了与他们交谈和采访的机会,随即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长篇通讯《“乒乓外交”见证中国微笑》,5月被评为人民日报好新闻。屈指算来,我采访“乒乓外交”已经有20年了,是《乒乓外交幕后》一书的作者,参与过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制作的“乒乓外交”节目,  相似文献   

2.
为纪念“乒乓外交”25周年,中国乒乓球协会和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美国乒乓球协会在1997年7—8月间联合举办系列交流活动,我的几位美国朋友(采访对象)──当年首次访华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成员,又要来北京了。《焦点访谈》计划制作专题片,要我也参加一部分工作。原因也很简单,我是《乒乓外交》一书的作者,算是对“乒乓外交”写得较多的记者。说来也真马,23万字的《乒乓外交》修订版刚刚付梓,在脑海鲜亮得还直冒新芽,《焦点访谈》编辑的话使我又一次回想起交的过程。从历史的责任感起步71年春天,撞开中美关系大门的“乒乓外交…  相似文献   

3.
《北京档案》2008,(7):F0002
1971年春,中国乒乓球队应邀参加了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精湛的球艺以及与各国运动员的广泛交流,均在当地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特别是中美两国运动员的友好接触,不仅在传媒界引起强烈反响,而且促成美国乒乓球代表团首次访华。“乒乓外交”扩大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国际影响,打破了中美两国20多年相互对峙的政治僵局。  相似文献   

4.
1971年3月底4月初,中国乒乓球队参加了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就是在这次比赛期间发生了著名的中美“乒乓外交”事件。  相似文献   

5.
庄则栋是我国家喻户晓的、英雄般的乒乓球运动员,他年轻时就以打法凶猛而被誉为乒坛"小老虎",在获得了无数乒乓球大赛的荣誉之后,不仅潜心撰写了介绍乒乓球技术的《闯与创》,还是中美"乒乓外交"的重要见证者。  相似文献   

6.
1971年4月,正在日本参加第31届世乒赛的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华,打开封闭了 22年中美交往的大门,开创了"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创举.作为中美"乒乓外交"的重要一站,美国乒乓球队结束对北京的访问后,就抵达上海进行了访问,并进行了继北京之后的第二场友谊比赛.我作为当时上海乒乓球队的一员,从4月15日到17日,在美国乒乓球队在沪逗留的48小时中,不仅全程陪同他们在上海的活动,并上场与美国运动员进行了比赛,留下了许多难忘的瞬间,开启了我运动员生涯中的首次"乒乓外交"经历.  相似文献   

7.
1971年10月25日在纽约的联合国大会通过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的时候,北京钓鱼台的中美秘密会谈临近结束了。这是基辛格第二次访华期间与周恩来进行的第10次会谈,也是最后一次会谈:基辛格预定在第10会谈结束后就乘“空军一号”专机回国。北京时间10月26日早晨天亮的时候,会谈已经进行一半了。有一个中方工作人员接过新华社送来的一  相似文献   

8.
中美双方有关人士3月18日聚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纪念发生在30年前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乒乓外交。  相似文献   

9.
孟红 《新闻世界》2008,(3):53-53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中国之行震惊了世界。时任中国外交部长的乔冠华和美国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受命共同起草《中美联合公报》。  相似文献   

10.
1971年3月28日,中国乒乓球队在阔别世界乒坛六年之后,首次参加了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这次锦标赛中,中国乒乓球队一举夺得4项冠军,震动了世界乒坛.在比赛期间,与世界体育界隔绝多年的中国运动员遵照毛泽东、周恩来倡导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方针,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乒乓外交".蝉联三届乒乓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庄则栋等著名球员,与美国运动员进行了一系列的友好接触……  相似文献   

11.
“新闻自由”的美国,有没有宣传和灌输,从美国媒体对美军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事件、中美撞机事件以及对“911”和伊拉克战争的报道,都可以找到肯定的答案。只是应该承认,一是美国的宣传与灌输比较“高明”,二是在美国的“信息市场”上,中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未能有效地参与竞争,也造成了美国公众受其政府和媒体影响,对中国和其他国家产生错误认识和错误判断。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是举世公认的内政、外交天才,常在不经意间,妙语连珠,令人叹服。嫦娥奔月1971年,基辛格博士为恢复中美外交关系秘密访华。在一次正式谈判尚未开始之前,基辛格突然向周恩来总理提出一个要求:“尊敬的总理阁下,贵国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成果震惊世界,那具女尸确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宝啊!本人受我国科学界知名人士的委托,想用一种地球上没有的物质来换取一些女尸周围的木炭,不知贵国愿意否?”  相似文献   

13.
眉红 《出版参考》2009,(5):48-48
高材生一步跳进外交部基辛格博士第一次秘密踏上中国国土时,便调侃唐闻生“可以竞选美国总统”,因为这个天真聪颖的“小丫头”是出生在美国纽约的。被很多美国人称为“南希·唐”的唐闻生是新中国第一位联合国副秘书长唐明照的大“千金”,母亲张希先女士出身华侨世家,曾是燕京大学“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的先锋,她才貌出众,就连斯诺夫人也称她为“最漂亮的姑娘”。  相似文献   

14.
“美军撤离伊拉克应看作是一种加强国际安全的战略,草率行事的结果将是留下一个衰败的国家和一个烂摊子,并且会对该地区以及美国的国际地位产生灾难性后果”—基辛格[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1971年4月,毛泽东和周恩来“导演”的乒乓外交轰动了全世界,随后,基辛格和尼克松相继访华,自1968年开始解冻的中美关系有了突破性进展。到了26届联大前夕,联合国在恢复中国代表权问题上的形势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生着有利于中国的变化。就在这个关口,恰巧轮到印度尼西亚担任联大会议的主席国,而司徒眉生的密友——印尼外交部长马立克又将走马上任联大主席。马立克与司徒眉生结识,早在1947年夏季。当时,年仅19岁的司徒眉生,以印尼华文报纸《天声日报》见习记者的身份,第一次被派遣采访重要国务活动——共和“国临时国民大会“”,临时国民…  相似文献   

16.
CIMS:中国工业迈向现代化的“助推器”阿雪“CIMS”是信息时代新的工业革命的核心,美国、德国、日本等超级大国均在全力争夺这把能够开启21世纪经济腾飞之门的“金钥匙”。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李岚清等领导同志特别指示要在制造业,尤其是亏损企业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参考资讯     
综合/动态“中美出版研究中心”在宁成立8月9日下午,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美国佩斯大学和南京大学联合创建的“中美出版研究中心”在南京成立,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志军出席了揭牌仪式。“中心”成立后,将在近期就中美出版产业发展比较研究、大型图书出版公司管理、图书出版中的收购与兼并等课题进行主题研讨,并按照设定的主题,分别在中国和美国组织“中美出版文化交流论坛”。凤凰出版传媒集团通过“中美出版研究中心”,将扩大在美国出版业的影响,加快实现集团海外发展战略,进一步密切与世界上重要出版公司的联系,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8.
美国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发明了“中美国”(Chimerica)一词,而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则提议创建美中两国集团(G2)。国内也有人认为,在对外政策上,中国没必要继续走“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相结合”的道路。而事实上,现在谈“中美共治世界”为时过早。回顾历史,美国的崛起也离不开“韬光养晦”。  相似文献   

19.
“妖魔化”中国与“妖魔化”美国,是横亘在中美之间的一道心理障碍。与其相互误解,不如相互了解  相似文献   

20.
四、周恩来何时获悉中国恢复联大的合法席位? 乔冠华是否与基辛格在红旗轿车里对话? 1971年10月20日至26日,为尼克松总统访华作具体安排,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第二次访问中国。 恰恰在10月26日,基辛格结束访问的最后一天,第26届联大会议通过决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周恩来何时获悉中国恢复联大的合法席位? 80年代末最早表现中美关系解冻历史的《毛泽东. 尼克松在1972》这样描述: 命运在周恩来和基辛格之间开了一个玩笑;基辛格在谈判桌上说这次中国进不了联合国的时候,联大已经通过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