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审视古今中外历史,可以得出这样一个重要结论:实现国家或社会的蓬勃发展、长治久安,既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实力,又要有先进的思想文化和制度优势。党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不仅统摄了纷繁复杂的社会意识,整合了喧嚣多元的价值秩序,更成为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的出版改革中,我想了三个出版研究的课题。 (一)关于出版价值和出版价值的取向图书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具有传播文化和积累文化的功能。要求人们从文化的价值上来考虑出版工作的质量,确立出版工作的价值观。因此,文化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取向,在发展商品经济的环境中,是应该讨论清楚的一个课题。大家知道,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社会主义文化是在商品经济的土壤中生长和发展的,它要为发展商品经济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又要以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作指导,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与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两者是互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时代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治平 《当代传播》2000,(5):45-45,54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在这个新时代,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不仅极大地解放社会生产力,而且会引起社会生产方式、人的思维方式、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深刻变化,这将对新闻传播活动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新闻传播是人们之间相互进行的获取和交流新知识、新信息的社会传播活动。知识经过传播并应用于实践才能变成物质力量,才能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新闻传播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载体和一种重要的信息服务产业,在传播知识和信息、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进…  相似文献   

4.
《新闻窗》2006,(4):1-1
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国记协等单位组织的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巡回报告团,6月22日向全国新闻界发出倡议: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的精神高地,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新闻价值取向,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在新闻实践中,为党和人民、为伟大的新时代引吭高歌。这份倡议是巡回报告团全体同志对“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认识的深化和升华,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新闻价值取向结合的由衷感悟,也标志着下一阶段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新闻价值观为重点的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启动。我们要热烈响应倡议发出的号召,在新闻工作实践中明荣知耻。褒荣贬耻,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新闻价值取向之中,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好、宣传好、贯彻落实好。  相似文献   

5.
宁倩 《视听》2016,(12):21-22
如何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实质,并以大众化、常规化的路径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下社会重要的理论课题。在广播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被深入地解剖与实践。广西人民广播电台近年来的系列品牌活动,其内在实质、价值取向、社会导向及作用都有力地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理论"的当下价值与未来效用。  相似文献   

6.
李焰 《声屏世界》2012,(8):17-18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各有不同的核心价值观,并由此影响着人们对社会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判的根本看法和取向。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和生命之魂,其中体现的时代特征、民族特色和实践特点,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思想追求、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这些都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为此,广播影视创作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种历史责任和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也是广播影视创作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目标的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其意义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宣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服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目的的核心理论体系。它是弘扬社会正气,引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把握主流价值取向的重要指南。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民心中生根发芽以及在全球范围内输出是我国每一个在宣传战线上奋战的人的责任,尤其  相似文献   

8.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凝练而深刻的24个字,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主流媒体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理应起到舆论先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队伍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导向杨健价值观是指人们在政治方向,道德观念、人生意义、思想追求上对什么是最重要。最珍贵、最值得奉行的东西的一种观点和评价标准。新闻队伍的价值取向是新闻上作者个体按照一定的价值观对事物价值目标的一种倾向性的...  相似文献   

10.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具体化,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十八大报告里,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23日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这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张可以归结为"解放、自由、民主、平等、改革"5个基本理念。人  相似文献   

11.
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观念杂陈,价值取向多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是民生新闻的使命。民生新闻要坚持正确的导向,拓展报道方式,最广泛地传播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理念是根植于一定社会经济化环境的思想共识,是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理念具有支配性、先导性和前瞻性。当今社会,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是以化为基础的综合实力竞争。从国家的竞争到经济的竞争,从经济的竞争到企业的竞争,从企业的竞争到管理的竞争,这一切的背后都是靠理念来维系和支撑的。人是化的存在,理念是人的灵魂,是深层结构的观念,对于一个人而言,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的行为取向和价值诉求。理念创新,关键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思想上突出一个“新”字,在工作上突出一个“实”字。理念创新的核心是创,目标是新。创,就是“敢”字当先,勇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闯出新路子,找到新方法;新,就是推陈出新,以新思维、新观念推出新举措。当前,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做到树“三观”:一是树立档案工作服务中心的大局观。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必须了解大局、熟悉大局、把握大局,  相似文献   

13.
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价值取向多元化背景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须之选。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现实的桥梁,通过在实践过程中的观察、体验、思考所得,有利于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实现由外在被动接受向内在主动认可的顺利转化。本文从社会实践的价值逻辑、实现路径和开展形式三个方面分析了社会实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以实现社会实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对接,进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新征程,在理论上概括、在实践中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模式,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议题和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在理论和实践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宣教”模式。这一模式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各个历史时期丰富的价值观传播理论与实践为基础,关键在于一个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整个传播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强调大众宣传与国民教育两种传播方式的并用。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教”模式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生成于中国价值观传播经验的价值观传播模式,是中国特色的价值观传播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新论点击     
“三贴近”应正确处理三个关系乔平撰文指出,坚持“三贴近”实践中应注意正确处理好3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价值导向一元化与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关系。价值导向一元化,是指我国社会有一个代表党和国家根本利益的主导价值观,它起着价值导向的作用,其他价值观都要受其统领。价值取向多元化,是指由于我国社会上目前存在着多种所有制结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分配方式等,导致人们生活呈现多样化,也导致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党报在新闻宣传中坚持“三贴近”,就要在新闻报道中坚持价值导向的一元化,同时兼顾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这是“政治家办报”…  相似文献   

16.
乔锦 《新闻界》2013,(11):58-59
当今的中国,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动和利益格局的调整,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变幻。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这一目标不仅是经济的体现,还有社会人文素质的提升,因此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健康向上、团结奋进的舆论氛围,是媒体作为一个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的社会机构,必须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本文结合近年来参与策划和指挥实施的三个新闻案例,分析一下媒体社会责任。一、媒体对文化的传承最具普及意义,因此它有义务和责任,为社会的核心价值和主流文化的传递创造机会和提供可能,但这需要有主动担当社会责任的魄力和勇气。  相似文献   

17.
人们的社会活动都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何为价值取向?价值取向主要是指人们社会活动对于满足一定社会需要的目标选择和效果认可。价值取向既是衡量人们社会活动优劣的重要标准,也是彰显人们社会活动精神的重要体现。而新闻采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依然有其一定的价值取向。新闻采编价值取向是指新闻采编活动满足新闻受众需要的目标选择和效果认可,是明确新闻采编活动方向、制约新闻采编活动方式、规范新闻采编活动过程、评判新闻采编活动作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党的十八大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倡导”24个字,凝练概括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日照日报社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做了有益尝试。唱好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凝练而深刻的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取向和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共同理想。它是一个人历经艰难困苦后继续坚守“昨天”承诺的誓言,是一个国家历经苦难沧桑后继续创造“今天”幸福的动力,更是一个民族历经血雨腥风后继续追求“明天”梦想的执着。新闻媒体被公众喻为“社会的良心”,在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上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因此,新闻媒体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上要一马当先、责无旁贷,要运用多种形式、多种介质传递向善向美的行动和声音,激发人们对真善美的信任和追求,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党的十八大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倡导”24个字,凝练概括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日照日报社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做了有益尝试。唱好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