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敦煌曲子词到宋代文人词,联章组词逐渐走向成熟。唐宋联章组词的形式主要有鼓子词、转踏、普通联章、大曲、法曲等。其结构主要可分为呼应式、串珠式、叙事式、并列式以及和声联章式。初步分析了联章组词产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后世文学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截竿入城[1]鲁[2]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3]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4]。俄[5]有老父[6]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难点注解】[1]本篇选自《笑林》。[2]鲁:鲁国,周代诸侯国名。[3]初:起初,开始。[4]计无所出:想不出办法。[5]俄:一会儿。[6]老父:对老年男人的尊称。【短章新解】这个故事很常见也很容易懂,但是其丰富的寓意给我们带来的却是多元的思考、深刻的启示。首先,从整个故事的本意来看,它讽喻的第一对象乃是“见事多矣”的老父。见多识广、经验丰富的老先生给执竿入城的鲁人出的主…  相似文献   

3.
欧阳修用定格联章的表现手法创作十首《采桑子》,其中一些作品表达了对暮春之景的赞美与喜爱,这种独特的情感体验源于词人多年宦海经历所沉淀的旷达心怀。  相似文献   

4.
应该听谁的     
读了《骑驴》短文,你觉得老爷爷应该听谁的?要是你遇到这种事,会怎样做?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跟同学交流交流。想法一样的同学自由组合,按自己想的演一演。[说写话题]0[思路提示]这次说写训练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读《骑驴》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一个“问题故事”,实际上也是一个智力竞赛题。这道题,并没有“标准答案”,它是用一种假设的情境启发读者思考,也是在考查同学的智力水平。在这则故事中,老爷爷和孙子“骑驴”的方式有四种:1、两人一同骑2、孙子一人骑3、爷爷一人骑4、两人都不骑每一种骑法,都有一定的理由。你究竟主张什么,都可以说一…  相似文献   

5.
《将相和》     
[重点点击]《将相和》一文中,“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的内在联系是什么?[解决方案]《将相和》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它们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彼此紧密联系。“完璧归赵”的结果是蔺相如被封为上大夫,这是他在“渑池之会”后晋升为上卿的前提;而蔺相如晋升为上卿,是将相产生矛盾的直接原因;有了将相之间的矛盾,才有了解决矛盾的“负荆请罪”。[疑点揭秘]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解决方案]本文不但以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  相似文献   

6.
知彻澄章昌母逢开口三等字,关中绝大多数方言点读作[喀、喀“]声母,蒲城兴镇、富平雷古坊、渭南龙背乡南部等处读作[k、k]声母,兴平南位、临潼代王读作[t、t]声母,开口三等支脂之3韵字在关中方言区包括兴镇、雷古坊、南位、代王等处多读作平舌声母;知章两组及日母逢开口三等字,渭南东塬一带把中古知彻澄章昌逢开VI三等读作[t艮t§ ]声母,把船书禅日母字读作舌叶音声母[5,3];船书禅日母逢开VI三等字,雷古坊读作具有一定腭化色彩的[5.3]声母;知照两组合口三等、船书禅日母开口三等及庄组逢宕摄开口三等阳药2韵及江摄开I:1二等江觉2韵字,代王读作翘舌音声母拼开口呼,其声韵拼合特征与关中西部岐山、宝鸡等处相似。  相似文献   

7.
从先秦《荀子·成相》篇一类音乐文学作品中演变出的"连珠体"形式被文人借用,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独特的文体形式,虽然依旧保留着定格联章的形式和政治教化的目的,但这种以"连珠"作比的定格联章的创作方式却失去了可以歌唱的活力。魏晋以降,这种缺乏活力的文人"连珠体"也渐次式微,但却在民间一直传唱,吸纳了元曲、明清俗曲等众多有益成分后,在民歌艺术中再次绽放。  相似文献   

8.
联章词作为一种特殊词体,从唐五代民间传唱到文人笔下历经流变,其风貌品格在北宋词坛上别开生面,至欧阳修联章词更加文人化。欧阳修联章词题材虽多为咏物、记事、抒情常见之类,但描物之笔极为细腻,篇章布局暗藏巧思;叙事写法不落窠臼,尽显联章体式之胜;抒情用笔惯用渲染,情绪反差对比强烈。欧阳修联章词体式上虽可见前人痕迹,但从名篇组词《渔家傲》中亦可见其翻陈出新之才,标新领异之资。  相似文献   

9.
常州方言中,古知庄章精见五组声母的合流类型有两种:一种是知章精见组合流为舌面音[渤]、[渤‘]、[礰],其中有部分字的声母因受舌面前元音i、y的影响,而变为舌面前辅音;另一种是知庄章精组合流为舌尖前音[ ts]、[ ts‘]、[ s],先是知庄章组合成卷舌音樣,继而平舌化与精组合流为ts。这一语音现象在许多方言区都普遍存在,只是各地的发展不够平衡。  相似文献   

10.
与之后的文人词不同,敦煌曲子词具有强烈的民间特色,主要体现在题材范围广泛;运用浅显通俗的口语;使用故事系列词、联章对答等民间文艺形式.  相似文献   

11.
生命诚可贵     
[试题]确定生命的容量与对生命的态度的关系并证明之。[解答]该题可以分以下三种情况加以讨论: (1)当生命的态度>0时,此时的生命态度是积极的,这时人们就会奋发而图强,坚持而不懈,奔放而不失法度。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古之圣贤,未受挫而成大器者,未之有也。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倘若他们遇到小小的挫折便意志消沉,委靡不振,又怎能担上天之大任,拯万民于水火。  相似文献   

12.
一次听课,教师在讲解两位数乘法算理之后,叫两名学生板演18×25算式,板演竖式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三分章七分读”。一篇好章如果按十分计算的话.那么朗读带给人的美的享受应该占到七分。因此我在教学中总是很注重朗读,如范读、自由读、个别读、分组读、诵读、比赛读等等。后来我的学生们又让我发现了一种更好的朗读方式——演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教材]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加选修)物 理第二册第十五章第二节。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磁感应强度的定义。 ·会用公式F=BIL计算安培力的大小。 ·会用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的方向。 ·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磁感应强度"的引入过程,获得探究  相似文献   

15.
三国故事和关于三国故事的表演由来已久,至宋元时期已传播广泛。讲史之“说三分”与杂剧之三国戏为三国故事发展过程中的二种艺术形态,二者同生共长,关系密切。元杂剧之三国戏所演故事基本见于《三国志平话》,三国戏多截取平话中的一段故事改编而成,平话的全知叙事方式、人物性格形象、超越史传的艺术思维、以及尊崇刘备集团的叙事倾向等,都对三国戏的演述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BLOG     
曾子航:黎明演梅兰芳会是陈凯歌的又一败笔吗;Acosta:希望北京更国际化一些;雪小禅:与自己邂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余班上国文先生为童斐伯章(童斐,宇伯章)老师,宜兴人。庄严持重,步履不苟,同学以道学先生称之,而上堂则俨若两人,善诙谐,多滑稽,又兼动作,如说滩簧,如演文明戏。一日,讲《史记·刺客列传》之《荆轲刺秦王》,先挟一大地图上讲台,讲至‘图穷而匕首见’一语,师在讲台上翻开地图,逐页翻下,图穷,赫然果有一小刀.师取掷之.远达课堂对面一端之墙上.  相似文献   

18.
三时评的写作清人章学诚《文史通义》云:“文成法立,未尝有定格也。”有“定格”的是诗之律绝,是词曲之限牌调者,是八股文,是等因奉此的公文。时评,作为公民社会践行言论自由的载体,本身应当是自由活泼无拘无束的。言之有物、言之成理是它的基本要求,见解独特,振聋发聩、启人心智是它的追求。时评既是思想观点的产品,这种属性决定了它必定“以器识为先”。所谓的“器识”,“器”即器宇、胸襟、视野,“识”即见识、学识、胆识。时评作者必须“养其器识”,使自己具有现代公民意识(包括公民权利意识、公民责任感,与臣民、顺民、暴民以及孤陋寡…  相似文献   

19.
贝多芬是古典主义时期维也纳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被誉为"集古典音乐之大成,开浪漫派之先河"的作曲家。本文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出发,以热情奏鸣曲的第一章为例,研究作品和声的运用以及作品中的和声对浪漫主义时期和声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师道》2010,(7):11-12
班上国文先生为童斐伯章老师。宜兴人。庄严持重,步履不苟,同学以道学先生称之。而上堂则俨若两人,善诙谐,多滑稽,又兼动作,如说滩簧,如演文明戏。一日,讲《史记·刺客列传》,《荆柯刺秦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