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转眼间, "孩子王"已经当了二十年.在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风风雨雨中,我感受着孩子们带给我的快乐、幸福、懊恼、沮丧……静下心来想一想,当孩子们为我们带来不悦时,我们是否想到:我们的教育是否偏离了孩子的内心轨道?是否使孩子在教育中感受到了快乐?  相似文献   

2.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不再是单纯地授予孩子们知识,更多的是对孩子们人格的培养,对孩子习惯形成的教育。身为班主任的我们更肩负着这责无旁贷的重任。我认为班主任工作一定要有"三心""二意"。"三心"是指"爱心、细心、责任心","二意"是指"心意、创意"。班主任工作,爱心是大地,细心是空气,责任心是天空;读懂学生的心意,用激情去创意工作是翱翔的双翼。  相似文献   

3.
<正>追求高效课堂,让我们步履匆匆:字词教学里,只能让孩子们用最简单的方法去记忆;朗读课文时,也不能让更多的孩子去慢慢学会读美文章,经常只是优秀学生的演示;问题抛出后,更恨不得有孩子立刻能答出正确答案,没有了耐心去慢慢引导。我常常很迷惘:我到底在教什么?这是孩子们需要的课堂吗?这样的课堂孩子们怎会喜欢?教育的路上"方向永远比速度重要"。我想慢  相似文献   

4.
<正>一间小小的教室,是培养孩子好习惯与塑造品格的大天地。它们有待我们和孩子们在共同生活中慢慢地完成,而最终完成的就是我们生命本身。开学初我接任了新的班级,为了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减少陌生感,我以"猜名字"的游戏来介绍自己。一下子,班里的气氛活跃起来,竟有孩子主动围着我说:"老师,你真幽默,我喜欢和你做游戏。"我欣慰地感到与孩子们的见面"初战告捷"。当我还沉浸在喜悦中的时候,孩子们好玩好动的天性却使我初尝教育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5.
要让孩子们认识国旗,达到国旗教育的目的,必须先让他们了解国旗的内涵。为此,我们中队组织开展了"我画国旗"活动。首先,我给孩子们讲述了曾联松设计国旗的故事,让他们知道五星红旗是伟大祖国的象征、中华儿女的寄托、炎黄子孙的骄  相似文献   

6.
教育,不要让"我"代替"我们";教育,也不要让"我们"吞噬了"我"。一学期一次的学校运动会又要到来了,但老师和孩子们早就知道这次运动会将和以往不同——早在一个月前,学校就说要搞趣味运动会,并且要让每个学生都参加,还让孩子们自己选择、申报参赛项目。自然,学生参与的热度很高,获奖的学生数也成倍增加了。与大规模学校的运  相似文献   

7.
一、主题的产生 国庆过后,我们一进活动室,就见孩子们成群地围坐在一起,开心地笑着谈着."这是我和妈妈在上海野生动物园拍的,看,我们身边有很多的猴子.""我也去过了.""我去了朱家尖的桃花岛,姐姐说,那儿还拍了电影呢"……原来是孩子们在互相交流外出旅游的情况哩.我们敏锐地感觉到这将是一个很有教育价值的主题活动,于是马上和孩子们一起商量想不想知道更多关于"旅游"的知识,孩子们纷纷表示赞同并发表意见:把自己去过的地方向同伴介绍;想了解同伴去旅游的地名、物产;想了解各旅游景点的门票……接下来的几天孩子们忙着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有关旅游的照片、门票等资料,于是"旅游"主题活动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8.
变化的点点滴滴 陶行知先生要求教师善于变,他说:"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教育在于让你所教育的对象有所变,变好、变坏都是教育.我们要在每一天里感受着教育给你所教的孩子们带来的点滴变化. 当我告诉孩子们今天有外校老师听黄老师的英语课时,教室里热闹了起来,片刻之后,教室内安静了不少,本想像以前那样只靠单纯的说服教育来动员大家上好这堂课.忽然,一个想法跳人我的脑子里,用"给自己鼓鼓掌"这样的做法来激励孩子们,让他们配合黄老师把课上得更精彩.课后,黄老师立刻对我说今天学生表现得真好,连平时不爱听讲、不怎么爱举手发言的几个小鬼今天都积极举手发言……上课、听课的老师刚走出教室,我就听到一阵热烈、持久的掌声.这掌声是孩子们对自己的赞赏、对同学的鼓励,也是对老师的肯定.  相似文献   

9.
喜欢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只有在自然的状态下,孩子们才会展现他们最纯真的一面。有时,孩子们的言行可能与我们所设想的优秀品质有差异,但是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因为毕竟孩子们年龄较小,可能只是觉得"好玩儿",而并非真的"想发坏"。所以,如何因势利导,使孩子们在玩中也能受到教育,应当是我们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在我的电脑里存着一张照片,那是一群孩子的照片。他们是我的学生,当时上三年级。坐在前排的几个男生  相似文献   

10.
<正>"如果我们的教育远离了孩子们的生活,没有充分考虑孩子们在教育过程中的生命状态,那么我们的教育注定是难以高效的"。细细品味,感触颇多。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传道、授业、解惑",不只讲解那些学生认为枯燥无味的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做人的智慧,懂得做人的道理,用自身人格魅力感染他们,朝着苏霍姆林斯基界定的教育理想境界"培养正直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11.
在幼儿园里,我时常会听到孩子们大呼小叫:"有蜜蜂!""有蜘蛛!"……有些孩子会"勇气十足"地冲上去踩死这些小昆虫,甚至会肢解这些小昆虫。孩子们的行为虽然是无意的,却过于残忍。我想,这也许是我们疏于对孩子进行相关的教育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人的差异就在业余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看到一些媒体的报道《上海小囡凭啥拿到美国杰出青年夏令营"门票"》、《孩子们看不懂"毕加索"》、《哈佛要的,不是中国式的"尖子"》、《19岁火狐狸之父挑战比尔·盖茨》等,很有感触,使我想起了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人的差异就在业余时间"。我感到,今天必须要呼吁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家长,更多地关注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和校外教育,更多地关注学生们的艺术教育、科普教育、体育活动和兴趣活动。现在我们中小学生生活在被"应试教育"扭曲了的"教育生态"中,孩子们可悲到几乎没有自己的"业余时间"。尽管在政府的大力干预下,在社会有识之士的呼吁下,我们在  相似文献   

13.
高岚岚 《上海教育》2012,(34):70-71
自封浜小学实施"我的童年在探究"社会实践体验活动开始,每逢单周的周三,校园便成了孩子们"你秀我创"的欢乐园,孩子们张扬个性,习得技能,收获成功;而每月一次的校外实践活动更是让孩子们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分享,学会了关心。"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是学校长期坚持的教育理念。在结合创新课程实施模式的基础上,我们进行课程统整,切实做  相似文献   

14.
正最好的感恩教育,就是用孩子能听得懂的语言、可理解的方式,借助孩子喜欢的听故事、亲身体验、实地感受等方式,把感恩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孩子们,你们知道中国共产党是谁吗?""我知道!中国共产党就是八路军。""共产党是黄继光。""共产党是王海爷爷。"……六一前夕,我们跟随薛小丽园长到幼儿园的排练厅看孩子们排练小提琴合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相似文献   

15.
我是小木匠     
设计意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活动内容要来自孩子们的生活,要是孩子们所熟悉的,要将学习内容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积累、在生活中得到发展。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主动参与意识,我设计了"我是小木匠"系列活动,从孩子们感兴趣的生活中的"小工具"入手,鼓励他们积极动手动脑做自己能做的事,发现并探索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自己用双面胶粘好自己的作品并用订书机装订等。这样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让孩子们获得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经验,如用钉子、螺丝固定桌椅的方法等,让他们在其中充分体验分工合作游戏的乐趣。  相似文献   

16.
<正>那些生存、成长条件好的人真让人羡慕,我们羡慕那些生下来就落户首都的孩子们,他们在没有"贵族"的国度里,成为国民中的"贵族";我们羡慕那些将门虎子与大家闺秀,在起点上他们就赢了我这样的草根一族,那些优越的生存条件,是我用毕生的努力都无法实现的,比如他们从小就能受到一流的教育,他们有挥霍不尽的财富。  相似文献   

17.
<正>那些生存、成长条件好的人真让人羡慕,我们羡慕那些生下来就落地首都的孩子们,他们在没有"贵族"的国度里,就是国民中的"贵族";我们羡慕那些将门虎子与大家闺秀,在起点上他们就赢了我这样的草根一族,那些优越的生存条件,是我用毕生的努力都无法实现的,比如他们从小就能受到一流的教育,他们有挥霍不尽的财富。  相似文献   

18.
<正>那些生存、成长条件好的人真让人羡慕,我们羡慕那些生下来就落地首都的孩子们,他们在没有"贵族"的国度里,就是国民中的"贵族";我们羡慕那些将门虎子与大家闺秀,在起点上他们就赢了我这样的草根一族,那些优越的生存条件,是我用毕生的努力都无法实现的,比如他们从小就能受到一流的教育,他们有挥霍不尽的财富。  相似文献   

19.
在调查研究幼儿园一日生活作息安排时,我们发现孩子们在园一日的生活被安排得满满的,看上去十分丰富、充实。然而静下心来想一想,孩子们的自主性在哪里?他们愿意被安排吗?于是,我在每周五上午开展了大班"自主活动时间"的教育实验,以下现象使我感到忧虑,并引起了我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正>一、在班级管理中捕捉生命教育的契机首先,从班级的布置上,就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年龄特点,设立"我们的图书角"帮助孩子们有选择性的开展阅读活动;设立"多彩展示台"展示孩子们的各种作品:手工,泥塑,漫画,各种奖状等等,只要是孩子们引以为荣的,想展示出来的,都在这里得到展示,交流。为孩子们的个性张扬,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其次,在班级日常管理上,我立足于尊重、赞赏、引导。我对于学生采用友爱、赞赏的支持态度,做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