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群辉 《职业圈》2007,(4):134-13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情况.我们应按照中央德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高校实际,不断探索德育工作新思路,使高校德育工作不断深入,跃上新台阶.文章指出了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策略,供广大德育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吕海军  顾玉军 《职业圈》2007,(4S):231-232
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思想品德及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要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力度,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辅导员在具备一定素质和能力的基础上,要积极探索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和途径。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将高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梁洪卫 《职业圈》2008,(14):115-116
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由于观念和做法上的诸多问题,使得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下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分析了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最后给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由于观念和做法上的诸多问题,使得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下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分析了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最后给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5.
论网络对高校德育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晓燕 《职业圈》2007,(21):157-158
网络的迅猛发展,急剧地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给高校德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德育要抓住机遇,把握规律,迎接挑战,开创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网络文化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文章分析了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的负面影响,并从思想观念、管理机制、内容和方法的创新上,提出了坚持创新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杨帅 《文化学刊》2010,(4):61-63
纵观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想要培养出世界一流人才,需要有赶超的勇气和信心,同时必须面对的问题是德育队伍自身的局限,即以行政为价值本位的行政化倾向。高校如何不断寻求德育实效的增长点,将是一个值得长期探索的问题。从分解现象入手力主去除高校德育队伍泛行政化不失为一个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齐轶丹 《职业圈》2007,(4S):236-237
建设和谐校园需要和谐德育,而德育工作必然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情感智商,教师的情感智商影响学生对德行教育的接纳程度。它包括了情感认知控制能力、情感沟通影响力和情感教育实施力,这三种能力的提高必然能够提高德育工作的时效性与实效性。从而促进校园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黄惠群 《职业圈》2007,(5X):132-132,122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当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德育实效性较差,德育工作陷入了困境。文章从学校德育工作的客观和主观方面进行探讨,以有利于以后中职学校的德育实践。  相似文献   

10.
徐迅迅 《职业圈》2008,(15):156-156
INTER_NET是20世纪的一个重大发明,而它在21世纪爆炸性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奇迹。网络冲击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更是影响到大学生的精神思想,彤形色色的网络资源引诱着当代的大学生,给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INTERNET是20世纪的一个重大发明,而它在21世纪爆炸性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奇迹.网络冲击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更是影响到大学生的精神思想,形形色色的网络资源引诱着当代的大学生,给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董娜 《职业圈》2007,(8S):82-82,95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是对其庞大理论体系的系统概括和总结。在当今工具理性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呼唤人们回归生活世界,重视主体间交往行为的合理性,其思想对于深化高校德育工作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应建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为平等交往主体的新型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3.
邓幸俊  曾楠 《职业圈》2007,(9X):46-47,3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赋予了高校德育工作以新的内涵与课题。文章通过阐述高校德育工作的价值取向及经济伦理教育的价值功能,寻找二者价值意义上的趋同性,并提出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应加强经济伦理教育的现实性与原则途径。  相似文献   

14.
刘丹 《职业圈》2007,(6X):133-134
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学生科和班主任的事,也是全体教师的职责。中职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适时、适当、适量的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受到更完备的教育,形成更全面的素质,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赋予了高校德育工作以新的内涵与课题.文章通过阐述高校德育工作的价值取向及经济伦理教育的价值功能,寻找二者价值意义上的趋同性,并提出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应加强经济伦理教育的现实性与原则途径.  相似文献   

16.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娜 《职业圈》2007,(15):82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是对其庞大理论体系的系统概括和总结.在当今工具理性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呼唤人们回归生活世界,重视主体间交往行为的合理性,其思想对于深化高校德育工作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应建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为平等交往主体的新型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7.
创新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积极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晓林 《职业圈》2007,(3X):106-106,127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实际,创新德育工作,全面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是高职院校当前面临的一项十分迫切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朱雪梅 《职业圈》2014,(29):76-76
引入企业文化教育对增强技校德育工作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工作开展要讲究途径和方法,同时要注意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重点分析了新时期艺术类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难点与困境所在,一是学生价值观念存在着双重性矛盾;二是政策制度方面设置的瓶颈。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涵盖体验环节和渗透环节的德育工作新模式,突出强调符合艺术类大学生个性特点及专业特色的"全程艺术实践"教育活动与校园小众媒介作用的发挥,务求在新时期发挥德育的时代性、人本性、全面性特色,不断探索育人的新模式、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滟 《职业圈》2007,(9S):193-194
随着网络飞速发展,网络道德失范日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文章从分析网络道德失范对于大学生的危害性入手,探究了在新的网络环境影响下的高校道德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强调了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在认识到网络发展的必然性的同时,不断积极发展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加强思想道德工作管理,趋利避害,使网络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