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学家发现陨石和星际尘埃中含有大量有机分子,认为生命起源应当追溯到与生命有关的元素及化学分子的起源,即宇宙形成之初。最初的生命有机物质来自星际分子云中,然后经受住了宇宙中的漫长旅行,最后通过彗星和小行星来到地球,参与或加速了早期地球上正在进行的生命构建活动。  相似文献   

2.
最新研究发现,现在有一颗彗星正在向地球的方向飞来。科学家们预计这颗彗星将于2094年与地球相遇。尽管这颗彗星的大部分与地球擦肩而过,但还是会有两块彗星的碎片猛烈撞击在我们的南半球。  相似文献   

3.
地球生命之源可能来自40亿年前坠入海洋的一颗或数颗彗星。这是一些科学家对地球生命起源的最新解释。持这种观点的科学家包括美国国家航空和宇航局的空间物理学家迈克乐.穆马和德国莱顿大学的天体  相似文献   

4.
地球生命起源一直以来有多种说法,其中的一个版本是,彗星尘埃带来的有机分子帮助地球产生生命。德美研究人员近日首次在彗星尘埃中发现了在生命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种辅酶,从而为上述说法提供了新的佐证。  相似文献   

5.
一些科学家认为,璀璨星空中到处充满构建生命的物质,早在45亿年前,这些物质搭乘小行星或彗星来到地球,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化,它们变成可自我复制的简单细胞,进而发展成地球上生生不息的复杂的生命.并且这些科学家推测,那些构建生命的有机分子在35亿年前演变成为细胞.  相似文献   

6.
2005年7月4日13时52分,美国宇航局发射“深度撞击”号探测器,以每小时3.7万千米的速度,在距地球约1.3亿千米处,与坦普尔1号彗星成功相撞。太空中绽放出美丽的“焰火”。科学家猜测,彗星上很可能存在最早的生命物质。这次撞击的目的是探究太阳系的诞生和地球生命的起源,同时为防止小行星撞击地球进行了一次演习。“焰火”在太空绽放@刘青红  相似文献   

7.
科学家长期以来猜测发生在二叠纪和三叠纪期间的生物大灭绝归咎于彗星或陨星的撞击,但直至最近,一个美国研究小组才找到了表明彗星或陨星撞地球的有力证据。 在过去几年中,美国华盛顿大学地球化学家贝克及其同事研究了中国、日本和匈牙利的页岩和燧石,并在这些地质样本中找到了布基球分子,这种分子为彗星或陨星撞击地球提供了有力证据。这是因为,彗星和陨星来自恒星,通常是坍塌中的恒星的"信使",而布基球分子的形成需要非常高的压力,恒星则是布基球形成的良好场所;此外,贝克等人找到的布基球分子中含有明显的氦氩混合物,而这种混合物只存在于太空中。以上两点说明,布基球分子是由撞击地球的彗星或陨星带来。 科学家认为这一彗星直径大约13公里,足以在撞击地球时将布基球分子稀疏地散布到整个地球。他们还推测彗星在2.5亿年前撞击了地球。彗星撞击地球导致90%的海洋生物灭绝,70%的陆地生物消失。这场大灭绝是发生在二叠纪和三叠纪之间的分水岭事件,也是地球在史前遭遇的5次类似灾难中最严重的一次。  相似文献   

8.
[生命起源]美航天航空局“深度撞击”计划成果提示彗星有可能是地球上最早有机物的来源据2005年9月5日《环球时报》报道,美国航天航空局“深度撞击”计划首席科学家迈克尔·赫恩表示,利用航天器对“坦普尔1号”慧星的撞击所得资料表明,在彗星和小行星撞击频繁的地球早期阶段,彗  相似文献   

9.
在地球之外的茫茫宇宙中,是否存在着智慧生命?地球人不想孤单,地球人不愿孤单。仰望宇宙,科学家扪寻求地球外智慧生命的热情从未消减过……  相似文献   

10.
人类很早之前就在思考:外星人到底在哪里呢?我们怎么去找到他们?据说火星曾经适合生命生存,有的科学家甚至还在上面发现了外星文明遗址,另外在一颗遥远的星球——“超级地球”上,现在就极有可能存在生命……如果有一天外星人和地球人相遇,会发生什么呢?外星人会给我们带来快乐还是恐惧呢?  相似文献   

11.
《海外英语》2011,(12):21-21
到目前为止,尽管飞碟之争还没有定论,然而众多的科学家仍坚持茫茫宇宙必然有与我们相似的智能生命这一观点。寻找外星人,并与他们建立联系,众多科学家视这一目标为己任,并为之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和汗水。在其他星球上真的有智能生命存在吗?地球人类如何能发现他们并与他们取得联系呢?本期话题,我们一起谈谈“外太空”。  相似文献   

12.
地球的水源     
以前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之水来自太空和地球内部。水从太空来到地球有两个途径:一是落到地球上的陨石,二是太阳的质子形成的水分子。然而美国科学家最近提出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新理论:地球之水来自太空中由冰组成的彗星。  相似文献   

13.
距离     
据科学家研究,如果地球离太阳再近1%,那么地球将成为一个火球,烈焰腾腾,生命将无法存活;如果地球离太阳再远3%,那么地球将成为一个冰球,天寒地冻。生命也将无法存活。  相似文献   

14.
科技快递     
地球变“老”了德国和美国的科学家发现,地球和火星诞生的时间比人们原先认为的要早2000万年。科学家过去认为,太阳系诞生于46亿年前一场巨大的超新星爆发。爆发的冲击波使残余的体凝聚成团块,形成太阳、行星、卫星、小行星和彗星。但这些天体诞生的时间和速度难以估计。对太阳系演化进行  相似文献   

15.
地球获救记     
地球的末日即将来临。我坐在纽约科技大楼里,指挥着全世界最优秀的科学家紧张地工作着。一颗彗星正以每秒6万千米的速度冲向地球,我们将这颗彗星命名为“死亡之星”。  相似文献   

16.
巨型气袋也许有朝一日能够从彗星撞地球的宇宙灾难中拯救整个世界,一名美国科学家这样认为。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教授赫尔曼·伯查德在英国《新科学家》杂志上撰文说,最好还是忘掉用核子弹头去阻止彗星撞地球的主意。他说,即使能够达到目的,爆炸后产生的碎片对地球的冲击仍将是灾难性的,恐龙灭绝就是一个公认的例子。  相似文献   

17.
一些科学家认为,璀璨星空中到处充满构建生命的物质。早在45亿年前,这些物质搭乘小行星或彗星来到地球,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化,它们变成可自我复制的简单细胞,进而发展成地球上生生不息的复杂生命。然而,另一些学者对这种说法表示怀疑。太空中果真存在可构建生命的有机分子吗? 近年来,天文学家观测到一种奇怪的红外线光谱,来自于星际尘埃中的一种简单分子多环芳  相似文献   

18.
双星     
人类自登月成功以来,科学家们就开发利用月球曾提出过各种方案和计划。但科幻小说家也自有其奇特的设想。月球上没有生命,是因为那儿没有水和空气。但有一种研究地球大气演变的学说认为,原始地球也没有大气或只有很薄的一层大气。那么,现在的大气是哪儿来的?以前科学家们认为是地球内部自己产生的。但近来有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新的假设,认为地球上的大气和水是原始地球受到一颗特大彗星或几颗大彗星直接撞击后而形成的,地球上百分之九十的水分来自太空。小说《双星》的作者,根据这一科学假设,异想天开,提出了开发利用月球的新设想,即利用彗星上的冰雪使月球也像地球一样获得水分和大气。我们不能不承认,这并非纯属非分之想。小说还反映了纯洁的科学与庸俗的政治之间的矛盾。科学家所追求的是科学的真理、宇宙的奥秘、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庸俗的政治家所着眼的是眼前的功利、个人的地位、人心的向背。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结合,科学性与现实性兼备,堪称科幻佳作。作者约翰·格里宾是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近20 多年来不断有新作问世。聪明人应记住,做任何事情,显而易见的方法,往往并非是惟一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当科学家们发现彗星即将撞击地球,预示世界末日即将来临的时候,该如何渡过生命中最后的日子呢?一个新崛起的电视主播、两个初尝人生滋味的年轻人以及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这一人生重大抉择,几位抱着视死如归信念的太空人必须尽全力偏转彗星轨道,用他们的努力换取地球上所有生灵的未来。由派拉蒙影片公司及梦工厂公司联合出品的、由咪咪·莱德执导的科幻剧情片《天地大冲撞》(DEEP IMPACT)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故事。这是一部深深植根于现实之上的科幻影片,在漫长的地球发展史中,地球曾无数次遭到慧星和小行星的撞击,据了解,死于彗星撞地球的机率和死于空难的机率一样高。但《天地大冲撞》并不仅仅是一部科幻片,它远远超出了人类所想象的科幻片的范畴。它以人类共同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为主题,透视了人性的善与恶、勇敢与怯懦、真爱与虚情、坚贞与背叛、奉献与索取,令人看后有所思、有  相似文献   

20.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学家们最近又拿出新证据,证明地球的邻居火星上的确曾有生命存在:他们从1.3万年前落到地球上的一块火星陨石中发现了简单细菌的石化.这个消息也许能给怀有移民火星梦想的人们增添一份信心.据媒体报道,科学家们的新证据是从一块1984年在南极洲发现的火星陨石中找到的.据介绍,这块被命名为艾伦·希尔斯84001的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