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两种模式各有利弊,没有任何一种模式占有绝对的优势。本文对金融业的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模式的利弊进行了比较分析。从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出发,论证了我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模式的必然性,而且认为混业经营的具体模式宜采取金融控股公司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构建的设想及其有效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2.
从分析金融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国际金融业的混业经营趋势和中国目前的分业经营模式,指出混业经营才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两种模式各有利弊,没有任何一种模式占有绝对的优势。本文对金融业的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模式的利弊进行了比较分析。从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出发,论证了我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模式的必然性,而且认为混业经营的具体模式宜采取金融控股公司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构建的设想及其有效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4.
加入WTO对中国金融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以“分业”为背景的中国金融业将直面以“混业”为背景的外国金融集团。分业经营模式的弊端决定了中国金融业要在竞争中获胜,必须改革中国金融经营模式,由分业经营逐步走向混业经营;而在过渡期内,构建金融控股公司则是我国现阶段的一个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5.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是金融业的两种模式,世界金融业趋向于混业经营。根据国情,中国应从分业经营发展为金融控股公司形式的混业经营。  相似文献   

6.
中国金融业迈向混业经营的法律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9年11月4日,美国参众两院分别以压倒性多数票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最后文本。它的出台,意味着在美国实行了66年,并由美国传播到世界各地,从而对世界金融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金融业分业经营法律制度的彻底终结。在此之前,采用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的英国、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都纷纷进行了“大爆炸”式的金融改革,已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再加上原本实行混业经营的德国、瑞士、奥地利等欧洲大陆国家,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的普遍模式。西方金融业由分至合的制度变迁过程告诉我们:一方面,法律要顺应经济…  相似文献   

7.
金融业的发展依赖于高素质金融人才的培养。我国在分业经营模式下形成的金融人才实践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本文认为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趋势。为了适应这种趋势,高校在高素质金融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体化实践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培养具有综合实践能力且适应混业经营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8.
混业经营已成为全球金融业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日期日益临近,我国金融变分业经营为混业经营及大势所趋。根据金融业经营理论分析,借鉴国外金融业演变过程及对其的分析,结合目前我国金融业的现状,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是可行的,目前可选择“大合业、小分业”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自1933年美国等西方国家实行金融分业管制以来,金融分业与混业一直是一个很有争议性的话题。尤其在目前,随着金融交易技术进步、信息处理和传输手段改进,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活动全球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家纷纷放弃原先的金融分业管制政策,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热衷于兼并收购和多元化经营,现实金融形势的变化不仅进一步提高了理论界对这个话题的关注程度,也迫使各金融管理当局及政府决策部门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本文通过对目前国际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现象的分析,指出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国家对金融业管制政策的调整,现行的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正面临着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挑战。金融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回归,也必然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最终选择。同时,中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转换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将呈现出一种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态势。  相似文献   

10.
中国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的现实意义及制度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的浪潮下.混业经营已成为世界银行业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仍采取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但从应对WTO挑战和金融业长远发展的长期角度来看,中国银行业应逐步过渡到混业经营的模式上来。本文从世界银行业混业经营的趋势入手,分析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银行业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的深层次原因,详细阐述了中国银行业实行混业经营的现实意义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从符合国情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中国银行业混业经营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的发展和国际金融市场管制的放松,导致金融产业结构发生重大的变化,各处新的金融产品不断涌现,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仅就金融创新的诱因及风险管理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的爆发是全球产业发展矛盾激化的产物,也是国家竞争格局的一次大调整。2008年爆发的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催使各国加快产业技术创新步伐,引发全球新一轮产业调整、转移和升级,带来增长方式的深刻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际竞争格局,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国家在危机克服中表现"抢眼",经济强劲复苏,国家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后金融危机时期产业升级需要更强技术支撑,技术创新将成为产业发展模式突破和全球产业利益调整的重要推动力,是增强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世界各个国家都应审时度势,把握机遇,加快产业技术创新,增强国家核心竞争优势,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金融混业的浪潮席卷全球,我国全面放开的金融业也必然受此影响,受分业经营的限制,我国金融业在面对跨国金融巨头的全面竞争时,无法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因此,拓展金融综合经营,发展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以及选择正确的路径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信息革命的快速发展给传统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对企业的经营运作模式、思想观念等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这些变化对财务管理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在传统的财务管理落后于信息时代步伐的状况下,财务管理革新已经不可避免。企业财务管理理念的更新、财务管理人员理财新观念的建立和开发,使用面向E时代的财务软件已经成为不可改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投资与理财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在"1221"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与当地资本市场和"大金融"的行业发展实际相结合。教学内容中应该高度融入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通过与行业融合的实践教学来实现学生的零距离上岗,因地制宜地面向银行、证券和保险三个部门培养"大金融"的客户经理。  相似文献   

16.
金融会计风险的识别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金融领域对外开放度的不断提高,我国金融机构面临的会计风险问题越来越突出。金融会计风险主要表现为票据结算风险、会计核算风险、会计监督风险等形式,其产生主要受外部市场经济环境、金融管理模式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等因素的影响。防范和控制金融会计风险,必须完善金融会计核算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最大动作,债转股对于盘活银行不良贷款,化解金融风险,转化企业经营机制,推进企业改革,解决企业货款拖欠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债转股决不是“天上掉馅饼”,也是不是“最后的免费午餐”,其艰巨性和负面影响亟待引起重视。因此必须提高金融管理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完善资本市场,建立和完善股权退出机制及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农村金融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服务农民、农村、农业的金融形式持续创新,农村金融在维护基层金融稳定、保护农民权益、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村金融行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健全完善新形势下的农村金融行业发展体系,从更深层次加快服务"三农"步伐。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形势下,随着我国金融业的日益开放,混业经营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原有的分业经营体制下金融监管模式,正面临新的问题和制度缺陷,不利于避免监管混业经营带来的金融风险。因此,有必要变革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应在吸收英国全能型的混业监管模式以及美国综合监管与分业监管相结合的模式经验的基础上,从体制变革、功能变革、监管方式变革、制度变革和机制变革等五个方面创建我国金融监管变革的新的监管模式。这对于有效监控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下带来的新的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有关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业经营是目前发达国家金融业普遍的经营方式和全球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本文从我国金融业目前分业经营的现状出发,探讨我国改革金融体系,逐步向混业经营转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要从多方面做好相应配套措施的改革、调整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