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高凯  冯锐 《声屏世界》2012,(2):21-22
社教类电视节目是以电视传播的形式对观众进行社会教育、文化教育的一类节目样式。它曾经与新闻、文艺共同组成了我国电视节目的三大板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新闻类节目不断改革,文艺类节目也日趋走向娱乐化,而社教类节目却陷入了尴尬的处境。①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满足现代观众的口味,社教类电视节目也纷纷进行了创新  相似文献   

2.
魏飞 《新闻知识》2012,(7):49-51
社教栏目又名社会教育栏目,即面向公众,以社会教育为宗旨的电视专栏节目。它的主要功能是传授知识,疏导理念,修正思想和指导行为。社教类栏目已经成为各大媒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目类型。社教类栏目按照题材分,可以分为社会政法类、经济民生类以及教科类。由于社教类节目主要是以引导正确的价值导向为目标的,所以如果节目过于说教,那么很容易让观众感到节目枯燥乏味,以致于流失受众。由于社教类节目的特殊性,因此观众对其要求更为严格。如何成功地做好一档社教类节目呢?下面就以湖南卫视的《辨法三人组》节目为例,来看看社教类节目如何通过节目创新,进而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3.
社教类少儿节目主持人的特点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红 《声屏世界》2011,(12):28-28
社教类节目是广播、电视节目中对受众进行社会教育、文化教育的一类节目样式。这类节目寓教育于娱乐.寓教化于服务,寓宣传于信息、文化知识的传播之中。它题材广泛、节目设置、编辑、播出手法灵活多样。是集中体现媒体特色和水准的一类节目。社教类节目往往设置固定的专栏和节目主持人.注重与观众的交流.吸引观众参与节目,调动各种艺术手段,进行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让观众在兴高采烈中陶冶性情,提升思想,  相似文献   

4.
“造成电视传播低俗倾向和泛娱乐化现象的终极原因,是中国电视在市场化进程中对利润指标的片面追求。因此,用主流价值观统领中国电视的评价标准是大势所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时统宇看来,首先应该有制度保证,“增加新闻类、社教类节目的比例,缩小游戏娱乐类节目的播出平台”。他建议:“把欣赏指数、满意度等软指标变成具有市场导向的硬指标,着力构建电视节目恪守审美与艺术价值判断的游戏规则。”  相似文献   

5.
朱红生 《新闻通讯》2013,(10):49-50
社教类电视节目是区县台重要的节目种类,在电视节目中,往往占有重要的分量。但是,在社教类节目中,由于这个“教”,往往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等……不能吸引人,让观众产生隔阂感,电视媒体人花了很大的力气,收视率却不高。那么,社教类电视节目能否办好让观众喜闻乐见?回答是肯定的,关键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本文以笔者主创的《市民大学堂》电视社教类栏目为例,对这一问题作些探讨。第一、主题新颖与适用的关系2013年3月,南京溧水县撤县设区,农民变居民,居民变市民,如何融入南京主城,提升市民素质?溧水电视台围绕文明礼仪、健康教育、社会公德、交通法规、清正清廉等主题,从今年5月下旬开始,精心策划开播了每期半小时的大型社教类栏目《市民大学堂》,  相似文献   

6.
所谓"泛娱乐化"现象,指的是电视媒体制作、播出的格调不高的娱乐类、选秀类节目过多,人为制造笑料、噱头、"戏说"过滥,连新闻、社教类节目也掺进"娱乐"元素,甚至用打情骂俏、大话"性感"、卖弄色相的情节和画面来取悦观众,令收视率增高。①泛娱乐化是近年来电视节目的趋势,其中有深刻的社会原因,本文以江苏卫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为例,对这一社会现象做初步分析,同时揭示泛娱乐化所带来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7.
当前,电视节目争夺收视率日趋激烈。为了取得高收视率及其带来的广告、赞助增收,一些频道和栏目不惜放弃媒体的崇高社会责任,不择手段地恶拼收视率,过度地追求娱乐化,片面强化和突出感观刺激,以“呕像”取代偶像,以“恶搞”取代尊重,以“刺激”取代关爱,以“愚乐”取代娱乐。不仅娱乐类节目如此,在新闻、社教类专栏节目中。也存在着低俗化倾向。电视新闻、社教类专栏节目从“会议报道”、“精英说教”走向平民化,本是电视接近它的本质特征的一次重大改革,但某些电视台为了使新闻、社教类专栏节目达到高收视率,  相似文献   

8.
法制类节目深受观众的喜爱,是和受众对安定的社会秩序期待与对周围环境的认识有着密切的联系的,在全国电视台社教类节目中,法制栏目的设置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央视和许多地方电视台都有自己的法制类节目,如央视的《今日说法》,上海电视台的《案件聚焦》,重庆电视台的《拍案说法》和上海东方电视台《东方110》等等,都获得了良好的收视率和较为稳定的受众群。  相似文献   

9.
在新媒体环境下,社教类节目创新不仅是争夺观众和市场的关键因素,对于地方电视台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内容上赢得了竞争,才能更有效赢得观众、赢得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社教类节目采访中,采访前的资料搜集、采访时的问题设计、采访中的信息优化是十分重要的技巧。三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过程,也是提升采访质量、深化节目内容与主题的有效路径。社教类节目的采访与新闻采访既有相同性,也存在差异:案头采访的作用在社教类节目中尤为重要,在问题设计与内容表达上,社教类节目有其特殊性。本文旨在阐释上述三点技巧的含义与运用方式,结合新闻理论与自身实践,总结广播社教类节目采访的特殊技巧和经验。  相似文献   

11.
作为现代广播信息的三大支柱节目之一,社教类广播节目正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突出的功能和效力,它与新闻类、文艺类等其他两大支柱节目相互辉映,相辅相成,同时更呈现出多元化、丰富化、多向度的发展趋势。因此,众多广播电台便将重视和发展社教类节目作为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前不久,笔者参与了2002年度“陕西广播电视奖”广播社教节目的评奖工作,有幸接触到了大量的广播社教节目。对于目前广播社教节目的基本态势及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2.
近期的央视索福瑞收视统计分析显示,地域性正在成为影响观众收视的基本因素。从春节期间在全国热播的电视剧《走西口》的收视情况来看,其收视率高低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变化:越往北收视率越高,越往南收视率越低。这一现象说明观众对地域特色是相当敏感的,抓住了地域特色,也就等于抓住了牵动观众视觉的敏感神经。然而这一规律并没有在业界得到充分的认识和运用。以生活服务类节目为例,目前大多生活服务类节目程式化、雷同化明显,地方化特色不足。这也就意味着观众从我们的节目中获得的信息有相当一部分也可以从其他频道获得。  相似文献   

13.
法制节目,是以普及法律知识、分析案件前后的法律意义,为观众提供法律服务为宗旨的社教类节目,而明确“法是什么”应该是法制节目的逻辑起点,也就是说法制节目的大前提是弄清楚“传播的是什么”,要追问法的本质。虽然对法的本质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但学界公认“对法的本质的探讨,必须回归到人的本质的问题”上。  相似文献   

14.
汪波 《传媒观察》2006,(4):43-45
社教节目曾经是我国电视台节目设置的三大支点之一(新闻、社教、艺)。曾几何时,上到中央台下到县级台都设有“社教部”(再不济也是个“新闻社教部”)。每年大大小小的各级评奖中,“社教节目”也都是紧排“新闻节目”之后,奖项的含金量也在伯仲之间。可如今绝大部分电视台都不见了“社教部”的踪影,新入行甚至可能都没有听过“社教节目”这一个节目门类。社教节目似乎已经离我们的电视从业人员、电视观众远去了!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度河北新闻奖(广播社教类)分对象性节目、公众性节目、特别节目和栏目四大类,初评工作由河北省广播电视协会组织完成。社教类节目是广播节目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广播媒体传播信息、引导舆论的重要载体。办好社教类节目,对于提升广播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和社会影响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透过参评河北新闻奖的社教类广播节目作品,可以较全面地了解当前我省广播社教类节目的整体水平和创作理念,对于广播社教节目的未来走向有着示范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息类节目出现在屏幕上,消息类节目主持人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在《现在播报》里我们认识了康辉和海霞,在《第一时间》里认识了欧阳夏丹,在《全球资讯榜》里认识了芮成钢,在《中国新闻》里则认识了鲁健,他们的出现将新闻类节目播报人推到越发显著的位置上,他们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人们对这些优秀的新闻播报人都冠以“主播”的称号。  相似文献   

17.
穆晶 《记者摇篮》2009,(11):64-64
电视法制节目是以普及法律知识、分析案件前后的法律意义,为电视观众提供法律服务为宗旨的社教类节目。法制节目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案例向人们反映出案例背后的本质,给观众提供借鉴和思考,观众在了解案件事实的情况之后,希望获得通俗易懂的解疑释惑,因此,承载着教育和人文关怀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当代电视传媒所传播的节目族群中,有一类节目以其与众不同的吸引力,吸引着中国观众十余年来的密切关注。这类节目既不是像新闻、资讯类节目那样,因其自身内容的“易碎”品性而被观众迅速不断地“弃旧图新”;也不像娱乐类节目那样,因其很大程度的市场化操作导致对观众口味的一味迎合,而“只领风骚三五天”。相反,这类节目以其自身题材的平民化、大众化,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形式的追求“纪实性”、过程相对完整性,特别是以其自身内涵的极富人关怀特征,而在观众中引起了良好反响,许多节目对观众心灵世界起到了无声的抚慰、滋养、丰富、升华作用。  相似文献   

19.
蒋婷  崔思瑶 《报刊之友》2014,(2):131-132
根据格伯纳的“涵化理论”,电视具有涵化作用。民生类电视节目反映基层百姓的身边事,锁定当地老百姓的生存状态、生存空间及生存环境,节目所体现的内容,新闻主题的选择、节目品味的提升和整体风格的打造,都对城市文明有些很大影响。本文通过材料收集、调查问卷、实地调查等方式,访问周边电视台民生类节目的节目策划、内容安排和目前观众的反响,以及节目预期达到的目标。对该现象进行分析,了解观众对民生类节目的收看情况以及对城市文明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1996年10月12日,中央电视自经济服务类栏目《生活》推出了《家事·国是》系列节目,在观众中引起了一二定的反响。说起经济服务类节目,人们联想到的往往是“油、盐、柴、米、酱、醋、茶、衣、食、住、行、用”等等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词,轻松明快,贴近观众,贴近生活似乎应该是经济服务类节目的基本特征。那经济服务类节目能不能涉及国家、百姓经济生活中的重大选题呢?《家事·国是》系列节日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老百姓想看什么?如今老百姓爱看什么样的节目,干电视的常叹找不到感觉,轻松调侃的,观众嫌没分量;严肃凝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