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特岗计划"的实施为农村教育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但是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如地方在招聘过程中只看重学历、特岗教师到岗后"教非所学"的困境、特岗教师工资发放不及时、硬件配套设施滞后等。为了有效实施"特岗计划",让这项政策真正发挥作用,需要把好招聘入口关,带动社会资本的支持,健全学校用人机制,给予特岗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
常银梅  刘瑞儒 《科教文汇》2013,(14):16-16,21
本文从信息化教育的引路人、信息化教育观念的播种者、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的指导者、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传播者、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者、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构建者和维护者这六个方面分别论述了特岗教师对推进西部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向志军  李娟 《科技风》2024,(8):28-30
针对基层水利单位多为地处偏远、工作多人员少,面临人才引不进、技术人员流动性大的难题,为了满足基层水利单位的需要,湖南省决定定向培养2500名水利特岗生,从2020年起共培养五届。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承担了专科层次水利特岗人员培养工作,作者从基层水利高职特岗生的特征入手,分析了700余名特岗生培养过程中的特殊性,结合学校的实际从教学管理机制、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提升水利和基层的认同等方面进行了对策探索。  相似文献   

4.
自"特岗计划"启动以来,几十万特岗教师奔赴中西部农村教学一线。特岗教师在补充农村师资总量、优化农村师资结构、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同时,自身也面临着职业认同低、职业幸福感弱、职业压力大、职业发展动力缺乏等困境,认真分析这些困境背后的原因,为找寻有效措施,帮助特岗教师突破职业发展困境,促进特岗教师职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工业互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迫切需要具有新一代信息技术,懂工业和制造的高技能人才。“岗课赛证”融合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与工业互联网的互联、融合、共享、智能的特点相符。该文分析了工业互联网的人才需求和模式,阐述“岗课赛证”融合模式现状,构建了工业互联网专业“岗课赛证”融合模式,提出了实施路径。该模式在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实施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工业互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技术岗位对机器人专业人才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要求的不断提升,结合“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理念,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机器视觉课程对接学生未来发展构建出“一岗双师三面”的课程改革实施方法,有效提升了学生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取得良好效果,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理念的应用提供更科学的实证理论。  相似文献   

7.
陈冬  杨辉静  闫浩月 《科技风》2023,(6):136-138
“岗课赛证”是新时代高职教育提出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方式,在“岗课赛证”的教学模式当中,必须要彻底改变传统的课程教学标准以及教学体系。在了解整体理论深度和广度的基础上保证智能机电技术专业教学的实践教学更加有效,且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能够有效衔接,同时也推动了教师、教学方法和教材的三方面改革,真正提高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基于此,本文对“岗课赛证”融通模式的概念及价值进行简要分析,并探讨在高职智能机电技术专业“岗课赛证”融通教学应当如何开展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8.
刘旺林 《科教文汇》2024,(3):135-138
探索建立较为完备科学、高效务实的岗课赛证创一体化育人机制,是顺应形势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重要举措。但目前尚未形成明确的、系统性的实施策略和操作路径,该文通过作者的实践探索和精练总结,提出岗课赛证创一体化育人“五四”融合实施策略,是落实岗课赛证创一体化育人模式操作性强、实效性高、针对性好的办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吴开瑞 《知识窗》2013,(20):52-52
毕业至今,笔者从教已有7个年头。期间,笔者曾在3所私立学校工作过,接触过各种校本的研修。2009年9月,笔者考取了江西省第一届特岗教师,被分配到横峰县新篁学校。也就是从那时候起,笔者在新篁学校陆续参加过几次校本研修,也申报过县级、市级课题。回忆这几年的校本研修工作,笔者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是职业院校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途径,对高职院校教学及课程改革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各高职院校可以以岗课赛证融通为切入点,优化整合课程设置体系,本文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探索构建并实施岗课赛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1.
余东  于志刚  李春芳 《科技风》2023,(22):49-51
多年来,职业教育的育人模式在岗课衔接、课证融通、工学交替及学徒制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还存在着人才培育供需失衡问题。为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技能人才,职业教育急需一套“提质培优”纲领性路径,对于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和优秀技能人才的孵化,教师教学能力水平高低尤为关键。本文主要从“岗课赛证”本质出发,探索“岗课赛证”融通模式,解决教师教学理念滞后,专业学识不够,教学能力不高,人才供需两端脱节、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实施的旨在选拔和培养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的“百人计划”,其首批招聘工作于1994年11月圆满结束,14名青年学者被列为1994年度“百人计划”资助对象.“百人计划”,即在2000年前按学科领域的需要从国内外公开招聘100名左右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青年人才,加大投资强度,期望把他们培养成为跨世纪的高层次学术带头人.该项计划每年招聘选拔10—15人.中国科学院今年初宣布实施“百人计划”后,有64名海内外青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构建了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岗课赛证课程体系构建及教育过程,与其相匹配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以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四个方面。通过教学实践提高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标准,定位于“人人皆可成才”的目标,推进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岗课赛证”综合育人。  相似文献   

14.
周奎  王玲  王叶飞 《科教文汇》2023,(22):154-157
为促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变频器技术课程教学团队深化校企合作,改进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对接职业核心岗位,开发“岗课融通”知识体系;对接“智能产线控制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开发“课证融通”项目内容;坚持立德树人,开展“训育一体”协同育人;采用任务驱动,开展“学习目标、思政引入、资格认证、项目引入、任务描述、创新拓展”六步教学,实施“岗课证训育”一体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乔丹  马鹏 《科技风》2024,(4):10-12
课程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载体。要实现“建筑结构”课程“岗课赛证”融合的职业教育模式,必须构建以行业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大职教观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是课程建设之纲,文章结合“建筑结构”课程教学现状,以“以岗定课、以赛促课、以证融课”为出发点,从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取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等方面探究了课程标准的制定,为“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下的“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杨杨 《知识窗》2023,(2):57-59
“岗课赛证一体化”理念的提出,为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建设与改革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文章基于“岗课赛证一体化”的理念,提出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的优化建议和新的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胡劲德 《科技风》2023,(26):10-12
一体化综合实训是职业教育推进“岗课赛证”融通的着力点和落脚点,为课程体系和X证书及技能大赛搭建了互相融通的桥梁,从实训操作层面解决“岗课赛证”融通的问题。为其他建筑类课程实现“岗课赛证”融通提供了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一体化综合实训中的系统性实训思维、综合任务驱动、提前介入、“三统一”“三分散”、接力棒式实训,对于建筑类这种面向综合复杂问题的专业都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鲍亚莉 《知识窗》2023,(6):78-80
“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出现的一种新形态,而开发并实践新型活页式教材,可以为“岗课赛证”融通的实现夯实基础。文章从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新型活页式教材开发现状出发,提出教师需要注意把握活页式教材开发的内涵,确定活页式教材开发的路线,明确活页式教材呈现的形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物联网应用系统工程技术”为例,对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改革开展论述。在开展课程改革过程中,通过深入分析岗位、赛项及证书的要求,基于“能力保真传递”构建课程资源,基于“项目载体、能力递进”开展项目化教学,全面推行知识引导地图和项目导航树,进行了“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张敏  朱婉莹 《知识窗》2024,(2):42-44
文章研究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现有培养模式的分析,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基于“岗课赛证”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