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学习光学时,许多同学常把影、小孔成像、实像与虚像混淆不清.这里把它们的形成、遵从的物理规律等作一个比较,使同学们能从本质上区别它们.(-)影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在光线行进的路径上放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一部分光被这个物体挡住,物体背后就形成了一个光线照不到的区域,这个暗区就会产生影.如果把屏放在物体的背后,屏上会留下物体的投影.由图1可以看出,影是由发自光源并与投影物体的表面相切的光线围成的黑暗区域‘(=)小孔成像小孔成像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图2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由图可以看出,烛…  相似文献   

2.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的一种实例.众所周知,平面镜所成的像除了是虚像之外,像的特点还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都相等,像与物体大小相同”,以及“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课本P55专门有一段讲到利用光的反射定律来说明平面镜成像的原理:镜前的S点在镇后产生一个虚像点S1,并且“物体上的每个点在镜子里都有一个像点,所有的像点就组成整个物体的虚像.”显然,上面所说的平面镜成像特点是着重指点的像,而后汇集成整个物体的像.不管是点还是整个物体,它们的平面镜成像其实都是一种对称图形,几何学上叫做平面对称.平面镜即…  相似文献   

3.
1.下列各组图形是位似图形的有().①放电影时,胶片和屏幕上的画面②小孔成像实验中的物体与物体的像③八达岭长城与中国地图中的八达岭长城  相似文献   

4.
再谈透镜观察范围的作图方法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石油管理局第二高级中学刘善明读了贵刊1994年第9期徐志长老师的“透镜观察范围的两种作图方法”一文后,很受启发.文中谈到的“特殊情况”,即被观察的物体或眼睛的任一方恰好在凸透镜的焦点或焦平面上.下面就其“特殊...  相似文献   

5.
1.在图1中,对应于凸透镜左侧的入射光线,在凸透镜右侧的四条光线中,属于正确的折射光线是:()A.①号光线;B.②号无线;C.③号光线;D.④号光线.2.用照相机对准拼音字母“b”拍照,结果在底片正面上得到的像是缩小的拼音字母:()A.b;B.d;C.p;D.q.3.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20厘米,位于它的主光轴上、且相距1米的物体,以5厘米/秒的速度沿着主光轴向凸透镜做匀速运动,从物体开始运动计时,则物体的成像情况是:()A.第10秒时,生成像的移动速度大于5厘米/秒;B.第15秒时,生成像的移动…  相似文献   

6.
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像实质上就是物体关于镜面的对称点.在与平面镜成像有关的一类物理问题中,若将物体与物体所成的像转换为轴对称图形,把平面镜转换为对称轴.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去分析解决这类问题(即利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平面镜成像有关的问题),往往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7.
王春芳 《中学理科》2007,(12):58-59
1.平面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2.平面成像特点:物、像与镜面对称,且为等大的正立虚像,由图1可知,当平面镜不动时,平面镜在∠SOS’的平分线上,这一特点对光源(或物体)运动的成像问题有特别重要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测量大变位的一种高精度方法(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CCD位置探测系统测量物体的位移或变形的新方法.目标点固定在被测物体上,成像于CCD摄像头,输出电信号.AD转换器将模拟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送至计算机.采用数字图象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并计算测点的位置变化.在距离被测物体6m时,测量精度可达001mm.  相似文献   

9.
镜像概念在空芯变压器电路分析中的运用庞善飞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只要求出物体上的每一点对于镜面的对称点,就可以得到物体的像。它具有以下三点对应规律:1.物体在平面镜里的像是正立的虚像。2.像和物大小相等。3.像和物相对镜面是互相对称...  相似文献   

10.
学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题目:已知物体到凸透镜某一距离的成像情况,要判断物体距凸透镜另一距离时的成像情况.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觉得难以判断.其实解这类题目并不难,首先我们要熟记凸透镜成像规律,然后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再复杂的题目也会迎刃而解.下面以两例说明具体的解题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告诉我们:位于一倍焦距上的物体经透镜折射后不成像,在一倍焦距以外的物体经透镜折射后成倒立的实像,这个实像既能呈现在光屏上,又能被眼睛观察到。然而,进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发现:眼睛通过透镜能观察到位于一倍焦距上的物体的像,在靠近透镜处观察到的位于一倍焦距以外的物体的像不是倒立的而是正立的,眼睛在成像处观察却不见像,这是为什么?是成像规律有误,还是  相似文献   

12.
透镜成像问题是几何光学中的一类重要问题,对于掌握几何光学知识,了解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透镜成像问题,学生熟悉用公式1/f=1/u 1/v和m=v/u进行定量计算,当物体在透镜主轴上移动,要定性地判断成像规律时,学生不易  相似文献   

13.
一、顾此失彼例1把一物体放在焦距为10厘米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焦点2厘米处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A.一定成正立的像;B.一定成倒立的像;C.可能成倒立的像,也可能成正立的像;D.以上说法都不对.错解因为物体距焦点2厘米,透镜焦距10厘米,所以物距为12厘米,这时物距大于焦距且小于2倍焦距,成倒立的实像,本题答案选B.解析本题已知物体距焦点2厘米,物体的位置有两种可能,即焦点外和焦点内.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在焦点外距焦点2厘米时,成倒立的实像.在焦点内距焦点2厘米时,则…  相似文献   

14.
在学习光的初步知识时,有些同学往往容易混淆影、虚像、实像这几个问题,造成对光学成像一些错误的理解和模糊的认识.现将它们的区别简述如下:一、影和像的区别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当光照射到不透明物体时,在物体的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留下了与物体有相同轮廓的黑暗区,便产生了影子.如阳光下的人影、灯光下的手影以及日食和月食的产生等.像是由物体发出的实际光线或其反向延长线会聚而形成的.影是单一的,而像则可分为实像和虚像,有倒立和正立之别,并依据不同的光学规律而成像.如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问物体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否完整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吗?答无关.像是反射光线后向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这是平面镜的成像原理.从物体上任一点射出的光(反射光)只要能射到平面镜面上,必然被平面镜反射.无论平面镜有多小(但面积不得为0),只要把物体放在平面镜面前,如图1所示,从物体上任一点A至少有两束以上的光射到平面镜上的不同点上.这些人射光线的入射两不等,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的反射角也不等.所以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出的光线不平行,它们的反向延长线必然相交于镜后一点A',该点即为A点的像点.物体上的每…  相似文献   

16.
在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题中,有这样一类习题——请学生根据时钟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判断出时钟所示的实际时刻。下面举一例,以说明镜中时钟的读数判断方法。例题图中是一时钟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由像中时钟的分针和时针的位置,可知实际时刻为()。A.7∶19B.3∶37C.4∶41D.8∶22由课本可知,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规律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像和物体位置左右互换,像与物的连线垂直于平面镜,即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时,像和物体有关于平…  相似文献   

17.
凸透镜成像是教学中的重点 ,在实际中应用也很广泛 ,因此同学们应该对这一知识有深刻的理解 ,并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以便较准确地解决有关的问题。一、凸透镜成像有多少课本中主要讲了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 ,这是必须搞清楚的 ,但为了对凸透镜成像的过程有更全面的了解 ,本文再谈一二。1 .当物体在无限远处 ,它发出或反射的光线射在凸透镜上 ,经折射后会聚在透镜另一侧的焦点上 ,这就是物体的像 ,其实它只是一个点 (见图中物体 1和实像点 1′)。2 .当物体逐渐向凸透镜靠近 ,待其移到距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时 (见物体 2 ) ,经凸透镜后形成一…  相似文献   

18.
今年南方某省会城市的高考模拟试题中,有一道考查学生思维品质的好题.原题如下:一直线状物体AB经平面镜MN成像,可看见物体AB完整像的区域为图中的DMNE图1区域;可看见其部分像的区域为图中的CMD和ENF区域(如图1所示).试用作图法确定物体AB的位置,并写出简要的作图步骤.本题失分率较高,原因是大部分学生对此类平面镜成像的作图题只习惯于由已知物体求像,然后通过物体射向平面镜的边界光线再确定观察像的范围.即习惯于由物→像→观察范围的正向思维.而本题恰恰相反,已知观察到像的区域,反过来让你确定物体…  相似文献   

19.
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它是人的重要感官之一,是人观察世界、认识自然的窗口.简单地说,当外界物体发射(或反射)的光线通过眼睛折光系统折射成像在视网膜上时,大脑对它产生的感知为人的视觉.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物理“透镜成像作图法”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会用三条特殊光线作光路图。如果把这要求仅仅看成是一种法则来让学生掌握而不重视作图法的原理(即作图法的依据)的教学,在很多具体问题上将遇到一些很难克服的困难。例如,眼球、照相机、望远镜等物体的长度一般的都远超过透镜的孔径。如图1所示,学生将无法作出A点的像。学生也常常要问,在主光轴上的物点如何用作图法求像的位置。要解决这类问题,必须让学生学会对既不平行于主光轴又不通过主焦点的光线(如图1中的AK)如何作穿过透镜后的光路图。通常采用的“焦平面辅助法”,要引入副光轴、副焦点和焦平面等概念,必然相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