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喉咙是歌唱的核心枢纽,这个核心枢纽能否正确打开是歌唱的关键。在任何时期的声乐教学中都需要解决好打开喉咙的问题,只是不同流派、不同的声乐教师对打开喉咙的认识、理解和采用的方法不同罢了。  相似文献   

2.
声乐教学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教师要从歌唱站姿、呼吸、打开喉咙、共鸣、咬字、吐字、声情并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以培养声乐人才。  相似文献   

3.
歌唱发声的三个基本要素贯穿于我们声乐学习和声乐教学的始终,我将其归纳为三点,首先,是横膈膜的有力支持;其次,是喉咙的完全打开;其三,是充分的面罩共鸣。在为学生解决每个发声技巧问题时,总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并且是行之有效的。这三点似乎是一把万能钥匙,只要解决  相似文献   

4.
声乐教学比起其它学科来说,是教与学结合很紧密的个别教学,它的教与学双方都很重要.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学总以学生为主体来解决问题,而忽略了教师的素养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本文主要从教师的角度探讨 "自我反思"在声乐教学的运用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5.
声乐训练中,不能只强调打开喉咙而忽视打开口腔,打开口腔是打开喉咙的前提。而人的真声和假声两种发声机能在年龄阶段上表现有差异,其两者之间的过渡在美声唱法中的换气要求是无痕迹的过渡。  相似文献   

6.
打开喉咙是歌唱训练中,扩大、美化声音的关键技巧,它几乎是声乐教师歌唱训练时的口头禅,但却不易把握与调控,本人根据教学体验,结合理论,简述打开喉咙的原理,并指出打开喉咙易落入的歌唱误区及打开喉咙的训练方法,以期引起声乐同行的重视,共同提高对打开喉咙的分析辨别能力和对打开技巧的掌握.  相似文献   

7.
声乐教学的方法和经验是多样的,每个教师采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美声唱法中气息支持、喉头的位置与打开喉咙、面罩共鸣三个环节的训练是不容忽视的,还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从而完善美声唱法科学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曹娣 《考试周刊》2013,(15):25-26
在歌唱训练中"打开喉咙"是十分重要的中心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声音的好坏。打开喉咙也就是将喉头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口盖积极向上收缩成拱形,舌根放松,平放在下牙齿后,牙关打开,下巴放松自然放下而稍后拉,这时候的喉咙是打开的。  相似文献   

9.
刘爱珍 《天中学刊》2003,18(4):117-118
声乐基础教学,要使学习者掌握歌唱气息的运用和打开喉咙的方法,体会声音的位置和走向,进行混声和发展音域训练。  相似文献   

10.
声乐教育在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阶段我国声乐唱法"百家争鸣",因此根据不同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声乐课程教学,成了声乐教师的一个巨大挑战。文章通过对高职学生在歌唱时的歌唱姿势、气息、喉咙打开、共鸣、咬字等方面的阐述,提出了见解,从而说明了高职学生在声乐演唱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声乐教学中打开喉咙的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打开喉咙是歌唱训练中,扩大、美化声音的关键技巧,它几乎是声乐教师歌唱训练时的口头禅,但却不易把握与调控,本人根据教学体验,结合理论,简述打开喉咙的原理,并指出打开喉咙易落入的歌唱误区及打开喉咙的训练方法,以期引起声乐同行的重视,共同提高对打开喉咙的分析辨别能力和对打开技巧的掌握。  相似文献   

12.
盛梅 《华章》2012,(25)
我国的民族声乐发展的作为一门学科,集各民族、各剧种的个性之大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魅力,目前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在借鉴美声发声技巧的基础上,继承我国戏曲、曲艺、地方民歌的优秀艺术元素,丰富了民族声乐的表现技巧,本文就民族声乐演唱当中将如何训练学生喉咙打开和声音集中做了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喉咙打开是建立正确歌唱状态的核心,喉咙是否打开直接影响着声音的好坏。但是,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往往要求学生必须打开喉咙,同时还要求他们声音集中、明亮、要有穿透性,这使他们感到矛盾、迷惑不解、无所适从。这说明喉咙打开与声音集中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因此,我们必须运用辩证法思维去认识、解决声乐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努力寻求协调、统一、平衡、科学的发声方法,获得美妙动听的声音。  相似文献   

14.
声乐教学中打开喉咙的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打开喉咙是歌唱训练中,扩大、美化声音的关键技巧,它几乎是声乐教师歌唱训练时的口头禅,但却不易把握与调控,本人根据教学体验.结合理论,简述打开喉咙的原理,并指出打开喉咙易落入的歌唱误区及打开喉咙的训练方法,以期引起声乐同行的重视,共同提高对打开喉咙的分析辨别能力和对打开技巧的掌握。  相似文献   

15.
"感觉"是声乐学习中感受和获取种种技巧、方法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渠道。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将重要的技巧"感觉化":将"声门挡气"技巧寓于"搬重物"的感觉中、将"打开喉咙"技巧寓于"打哈欠"的感觉中、将"头腔共鸣"技巧寓于"面罩"的感觉中、将"字声结合"的技巧寓于"语言表达"的感觉中,可以使复杂的机理技巧变得简单和直观,使技巧的训练过程更易于掌握运用、富于乐趣、融合情感。  相似文献   

16.
声乐教学是教育专业的的重要课程,也是技能性很强的一门学科.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声乐知识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增强学习声乐的自信心.提高课堂声乐教学成效,使学生通过有限的课堂教学,在声乐的发声方法、技能技巧及舞台表演等方面高效地取得显著进步,对促进声乐教学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美妙的歌声”是横膈膜的支持,喉咙的完全打开以及充分的头腔共鸣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结果,横隔膜的支持(歌唱时的呼吸)是基础,打开喉咙是关键,头腔共鸣是灵魂;通过阐述此三要素的关系,使得初练声乐的同行更易掌握。  相似文献   

18.
声乐教学中正确处理好喉头的位置与状态问题 ,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它直接关系到演唱者水平的发挥和效果 ,处理得好 ,会给歌唱创造良好的条件 ,否则 ,就会带来种种发声弊端 ,严重的还会损伤喉头器官 ,导致生理上的病变 ,过早损坏嗓音的先天因素 ,丧失演唱者的艺术青春。教师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 ,发现许多学生常常会出现压喉、吊喉、捏喉、撑喉等不良现象。所有这些问题都是由于喉头不稳出现的弊病 ,主要原因是局部用力 ,喉咙没有真正打开 ,失去平衡所造成的。这类问题都与如何“打开喉咙”稳定喉器有着密切的关系 ,喉咙不解放 ,喉头不能够…  相似文献   

19.
笔者有幸在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班学习期间,先后跟十余位声乐老师上过课,并观摩了公开课、观看了独唱音乐会及歌剧演出,阅读相关文章,结合多年的声乐教学实践对“打哈欠”在歌唱及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有了比较系统和清楚的概念。尤其是近些年,声乐爱好者的自学人数越来越多,我认为不论是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打开喉咙、放下喉头,更好地掌握声音的共鸣点的歌唱原理及应注意的问题都是相通的。在声乐学习中,教师都要求学生打开喉咙、打开共腔腔体,借鉴打哈欠进行训练是打开一条到共  相似文献   

20.
薛婷婷 《教学研究(河北)》2006,29(3):251-252,282
目前,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声乐教学一直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陈旧、教学观念落后、师资力量参差不齐、学生个人素质不等等诸多问题,导致声乐教学效率低、人才的培养周期过长,甚至终难成才,严重的阻碍了我国大批声乐人才的脱颖而出。因此,必须大力提倡并实施“有效声乐教学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