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曲波 《记者摇篮》2010,(5):13-13
去年,辽宁日报先后进行了"瘦报"和"进家庭、进报亭"两次大的改版实践,改版后辽宁日报始终坚持在突出新闻性上下功夫,用新闻手段完成宣传任务,顺利实现了要闻版的成功改版。  相似文献   

2.
贾辉 《新闻传播》2010,(1):119-120
2009年4月1日,《辽宁日报》正式改版,采取瘦报形式全彩刊出。作为传统党报,辽报的再度改革创新引起业界高度关注。笔者从辽报改版之日起,陆续跟踪观察其特色和风格,今将直观印象辑成下文,以期同仁能从辽报的改版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3.
2009年以来,辽宁日报为提高新时期党报舆论引导能力,先后进行两次改版创新。第一阶段自2009年4月1日始,主要目的是提高阅读率,让订辽报的人看辽报;第二阶段自2009年7月1日始,进报亭进家庭,主要目的是提高影响力,让没订辽报的人买辽报、看辽报。首次改版是基础,二次改版是飞跃。  相似文献   

4.
辽宁日报从4月1日起,把一张从“形体”到内容面目全新的瘦报奉献给各界读者。编辑部著文表示,改版后的辽宁日报将扣紧时代脉搏,与省委工作同步,为辽宁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舆论保证。站在新的起点上,展示新型党报特征。  相似文献   

5.
《记者摇篮》2009,(8):62-65
第一部分 进报亭进家庭的基本情况200 9年以来,辽宁日报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提高新时期党报舆论引导能力,先后进行两次改版创新。第一阶段自4月1日始,主要目的是提高阅读率,让订辽报的人看辽报; 第二阶段自7月1日始,进报亭进家庭,主要目的是提高影响力,让不订辽报的人买辽报、看辽报。首次改版是基础,二次改版是飞跃。  相似文献   

6.
《记者摇篮》2009,(8):21-21
辽宁日报改版创新进报亭进家庭,不仅是辽报的事,更是全集团的一件大事。编采力量的充实、零售发行的支持、出版环节的配合,集团各单位各部门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正是有了集团的蓬勃发展和雄厚实力,才有了辽宁日报曾经的辉煌和更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7.
辽宁日报4月1日改版以后,版面视觉与内容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给我们地方党报的改革与创新工作带了好头。辽报改版的成功实践,充分说明党报只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就会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在竞争中形成特有的优势,不断扩大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文然 《记者摇篮》2009,(6):10-11,9
2009年的春天,辽宁日报进行了令人瞩目的改版。在信息化、视觉化等改版举措的同时,一个重要的改版行为,就是对辽宁日报进行了大胆的“瘦身”。现代报纸已经历了一个从“瘦”到“肥”的过程。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西方现代报纸在广播电视的影响下,开始了自己的“厚报”时代。应该说,报纸半个多世纪的“增肥”,  相似文献   

9.
7月1日,《辽宁日报》以落实“三贴近”要求为目标全面改版。这次改版从今年初开始,历时半年,是历次改版中经历时间最长的一次,也是各项工作准备最充分、改革创新力度最大的一次。  相似文献   

10.
《记者摇篮》2000,(11):4-5,7
辽宁日报报业集团共办有8报2刊。除辽宁日报外,还办有辽沈晚报、半岛晨报、辽宁农民报、辽宁朝鲜文报、辽宁日报海外版、球报、北方晨报等7张子报。在如何办好子报的指导思想上,辽宁日报党委始终认为,这些子报虽然都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读者群,各有各的发行渠道,但他们都是辽宁日报的补充和延伸,都应视为是党  相似文献   

11.
从4月1日辽宁日报正式改版到现在,已经运行了两个多月。在改版创新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在不断否定中完善自己。今天我从几个方面与大家作交流——  相似文献   

12.
临时代陈波总编辑参会,没有准备。仅就学习辽宁日报创新改版和兄弟报社的经验谈淡个人认识。辽宁日报全新改版,是站在为党和人民利益服务的高度,加大了信息传播和导向,体现了务实、开放、求真的主流大报应有的责任感,这对辽宁地区党报改革、创新与发展具有很强的导向性、示范性和标志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记者摇篮》2009,(5):7-9
3月30日,《辽宁日报》新版启动动员大会在辽宁日报传媒集团召开一总编辑孙刚在会上做了动员讲话,对改版的目的、意义、原则以及办报方针,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4.
《记者摇篮》2009,(8):12-13
5月25日,辽宁日报编辑部召开改版创新进报亭进家庭动员大会。姜凤羽社长对这一重大改革创新举措提出的五点要求。第一,辽宁日报改版已经取得重大成果,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成果,走进报亭走进家庭,赢得受众,扩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让订党报的人看党报.让不订党报的人买党报。2009年以来,辽宁日报先后进行两次改版创新.强势进入报刊零售市场。4月1日首次改版,提高了报纸的阅读魅力.在读者中引起一片“叫好”声:7月1日再次改版,实现了辽宁日报进报亭进家庭.让党报在市场上有了让人满意的“上座率”。  相似文献   

16.
《记者摇篮》2009,(8):14-15
4月1日到现在,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召开了两次改版动员大会。动员会的内容,对辽宁日报》而言都具有深远的影响,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情。这在辽宁日报的发展史上是没有的,在中国省级党报的发展历程中也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17.
黄岩 《记者摇篮》2010,(5):14-14
2009年,辽宁日报“进家庭、进报亭”,这是党报史无前例的改革举措.辽报走市场,体育新闻是最接近市场前沿阵地的改版的报道领域:面向市场,要有“卖点”和利于“传播”,在报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一张进家庭、进报亭的报纸还要有“看点”,版面好看与否,是否第一眼就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对能否吸引阅读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8.
《辽宁日报》编辑部又实行重大改革.自1998年7月1日始,开办沈阳地方新闻版;编辑部内部机构打破几十年来在计划经济时期按不同工作战线划分编采工作部门的传统.重新设定要闻中心、专刊中心、沈阳新闻中心及策划管理部4个工作大部门。改版后的《辽宁日报》,周一到周四在沈阳地区发行12个版,在其它地区发行8个版;周五在各地均发行12个版(仍出刊6个周末版);周六和周日均发行4个版。这次改版的主旨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形势需要,加强党报的宣传力度,提高党报的宣传水平.从而进一步发挥舆论导向的主体作用。改版后的《辽宁日报…  相似文献   

19.
《记者摇篮》2009,(8):24-24
把部长指示落实到每一块版面里(4月21日谈稿会)今天,张江部长对辽宁日报进行了详细阅评,并亲自来信对辽报改版以来的工作给予鼓励,对今后的办报理念和思路作出指示。就如何贯彻落实部长指示,我提四点要求:一、要认真领会部长对辽报重要批示的深刻意义; 二、要根据读者定位的调整在通俗化上狠下功夫; 三、要用强大的细节保证报纸的高品质; 四、要把部长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到每一块版面里。  相似文献   

20.
赵维 《记者摇篮》2009,(7):21-22
2009年1月1日,辽宁日报传媒集团与铁岭日报社的战略合作进一步推进,铁岭日报实施改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