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新型教育智库,是落实中央关于中国特色智库建设战略的重要举措。要围绕我省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中心任务,以省教育科学院和高校高教科研机构为依托,按照中国特色智库建设的标准和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传统高教科研机构向新型教育智库转型。  相似文献   

2.
高校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高校智库建设不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而且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需要。当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中还面临一些问题,深入研究分析高校智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出解决应对之策,对发挥高校智库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校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高校智库建设不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而且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需要。当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中还面临一些问题,深入研究分析高校智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出解决应对之策,对发挥高校智库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校是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力量。北京农学院充分发挥在国家"三农"发展方面的智库作用,在研究方向及稳定性分析、研究队伍结构分析、经费投入产出绩效分析、社会资金投入产生的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实践,对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兰图 《教育文化论坛》2021,13(3):118-124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要统筹推进党政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军队、科技和企业、社会智库协调发展,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新时期,全面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关键在于加强智库人才队伍建设,这是各地建成并发展新型智库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本文在对贵州省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详尽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从选拔标准机制、激励机制、流动机制、人力资本投入、研究团队建设、智库管理运营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智库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进入快车道,打造智库型高校图书馆成为高职院校融入双高建设的重要路径.通过对智库型高校图书馆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双高计划"背景下智库型高校图书馆主要服务内容和智库型高校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短板,提出高校智库型图书馆建设的策略与路径,以更好地促进应用型高校为基础产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库服务.  相似文献   

7.
高校是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力量,但我国高校智库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有限且数量不足,与丰富的智库资源严重不匹配。今后需进一步做好智库建设的顶层设计与战略布局;完善体制机制,畅通高校智库成果传播渠道;建立科学的资助机制,保障智库可持续发展;改革人事制度,汇聚不同领域智力资源;改进评价办法,引导高校智库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2011计划"的实施使我国高校智库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高校智库协同建设应该成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高校智库建设中存在行业内高校与行业间高校、直属高校与地方高校、发达地区高校与落后地区高校、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的协同建设不足问题。为此,需要建立高校智库顶层制度平台、大学内部治理平台、教育资源配置平台、国际高校智库交流平台、学科交叉发展平台等五大"平台",推进中国高校智库协同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分析我国高校智库在人才、内部机制、综合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应以协同创新为机制,充分发挥智库功能。目前我国关于新型高校智库建设协同运行机理的研究较少,因此,基于此协同创新提出新型高校智库运行机制和改革措施,以期对有序推进我国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许睢宁 《留学生》2014,(23):42-45
正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近年来,习近平同志两次对智库建设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的智库发展与决策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偏差,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时代发展的内在逻辑,且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价值理想上高度契合。新型智库的"中国特色",体现在管理体制和科研成果两个方面。新型智库的"新型",则将在决策的科学性、决策的民主化、智库建设的整体规划和科学布局、中国"思想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四个方面突破旧型智库的桎梏。理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背景,解读其意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中国未来智库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高校智库建设:构建知识生产和社会实践的良性互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后,高校智库的建设和发展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议题。高校智库在决策咨询中可以充分利用其学科全面和人才密集的优势,然而其现存的发展困境也不容忽视,特别是高校智库决策咨询研究的"不接地气"反映了其知识生产的封闭性。文本描述了该封闭性的特点,分析了其封闭性的原因,并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出发,论证了打破这种封闭的必要性。最后,文本为构建知识生产和社会实践之间的良性互动提出了四点建议:建设中国特色的"旋转门"、把决策咨询作为学术评价的一个标准、创新高校知识生产体制机制和建设成熟的智库市场。  相似文献   

13.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基于教育部的"双万计划"一流专业的任务要求和申报条件,构建地方高校一流专业建设的智库服务需求体系将促进高校一流专业建设和一流人才培养。通过文献法和访谈法,分析教育部的"双万计划"建设一流专业的申报条件,推演构建高校顶层设计的智库服务需求体系。"双万计划"建设一流专业地方高校的建设任务包括学校定位、专业结构、师资力量、产教融合、质量监控、改革成效等;根据建设任务形成了智库服务需求,最终构建了"双万计划"高校建设一流专业的智库服务需求体系。  相似文献   

14.
《教书育人》2013,(21):83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5月30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领导同志有关要求,充分发挥高校学科齐全、人才密集的优势,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作出贡献。刘延东指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破解发展难题的迫切需要,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升国家软实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15.
建设新型教育智库是实现我国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科研机构在向新型教育智库转型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发挥资政育人功能,助力教育改革与教育现代化进程,日益融入国家与地方教育决策体系及其实践。对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教育智库建设的总体目标,教育科研机构的改革转型面临新的定位要求,转型过程存在诸多现实问题与困境。我国新型教育智库建设,需要在制度与政策、外部环境、内部体制机制以及自身知识生产方式、教育智库评价等改革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6.
文章旨在分析高校智库与学科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就新型高校智库建设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学科发展与创新提出路径设想。研究发现,一流高校智库并非都有优势学科作为支撑,高校智库与优势学科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我国在建设高校智库中存在高校内部"学科依赖"和政府治理"学科偏离"并存的矛盾现象。高校智库需要在知识生产、知识组织和管理、知识传播等环节服务于学科价值链的创新,将自身打造成高校学科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一支力量。政府部门需要完善与学科相关的政策:一是定期修订学科专业分类标准,以促进学科更好地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更好地引领高校智库建设;二是在智库评估中明确与学科相关的指标,促使学科发展与智库建设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7.
特色新型高校智库是我国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我国高校智库建设目前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难免存在研究成果转化不足、制度缺失、体制机制僵化等问题。对此,高校智库建设应从政府、高校智库、高校制度三方主体入手,不断改革、优化高校智库建设方案,产出优秀智库成果,参与地方治理,充当政府智囊团与思想库。  相似文献   

18.
特色新型高校智库是我国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我国高校智库建设目前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难免存在研究成果转化不足、制度缺失、体制机制僵化等问题。对此,高校智库建设应从政府、高校智库、高校制度三方主体入手,不断改革、优化高校智库建设方案,产出优秀智库成果,参与地方治理,充当政府智囊团与思想库。  相似文献   

19.
高校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型高校智库应立足智库建设规律和运行机制,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优势,系统解决好新型高校智库“为谁服务”“怎样服务”“用什么服务”“如何评价”“与谁同行”等关键性问题,为国家战略科学决策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背景下,我国高校急需培育和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科研管理队伍。针对当前高校科研管理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建议在创新科研管理体制、组建多元管理队伍、加强业务素质培养、加强大信息化管理这四个方面进行改革,调动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科研管理水平,推动高校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助力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