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从断裂体系和构造演化特征出发,研究桩西潜山带的负反转构造。桩西中古生界潜山经历了挤压应力到张性断裂的交替变化,该区主要有单条冲断系负反转、复杂冲断系的局部负反转和截断取直型负反转3种构造样式。通过研究这些构造样式的负反转构造,发现其对桩西潜山及上覆古近系和新近系的油气运聚和保存起到关键作用,并控制形成了该地区多层系、多类型的复式油气聚集带。  相似文献   

2.
东营凹陷复杂断裂带浅层依据不同级别、不同走向和不同力学机制的断层构成,可以划分为中央背斜式和断阶式复杂断裂带。断裂带结构和断层的性质对油气的垂向运移起到了关键作用,油气成藏受构造、不整合面、断层及储盖配置关系多种因素控制,具有多级断裂输导、复式仓储调控的特点。在中央背斜式复杂断裂带以垂向断裂主控运聚模式为主,断阶式复杂断裂带以侧向砂体主控运聚模式为主。  相似文献   

3.
东营凹陷复杂断裂带浅层依据不同级别、不同走向和不同力学机制的断层构成,可以划分为中央背斜式和断阶式复杂断裂带。断裂带结构和断层的性质对油气的垂向运移起到了关键作用,油气成藏受构造、不整合面、断层及储盖配置关系多种因素控制,具有多级断裂输导、复式仓储调控的特点。在中央背斜式复杂断裂带以垂向断裂主控运聚模式为主,断阶式复杂断裂带以侧向砂体主控运聚模式为主。  相似文献   

4.
东营凹陷孔店组高凝油油藏具有含油面积小、分布零散、平面及垂向分布复杂的特点,其成藏规律一直是勘探的难点。笔者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手段进行研究:利用试油成果配套分析技术分析探井的得失成败;利用油源对比技术明确油气来源、进行成藏体系划分;利用输导体系研究技术明确油气的运移路径;运用油气成藏规律控制因素研究技术明确油藏控因;利用流体势分布研究流体势对成藏的控制作用。孔店组主要为岩性-构造油藏,各断块、各小层具有独立的油水关系。从宏观来看,构造背景控藏,南部斜坡带是孔店组最有利的油气富集带,北部洼陷带的成藏条件相对较差,大构造背景上形成的反向断块油气最为富集,王家岗构造带和王66构造带是有利的勘探区域。  相似文献   

5.
断裂体系对圈闭形成演化及油气运聚成藏等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借助三维地震资料,对东营凹陷青西地区断裂体系静态特征进行精细描述,依据级别和走向进行断裂分级分组,并明确平面及剖面构造样式,利用平衡剖面技术,恢复构造演化过程,明确构造对圈闭发育等的控制作用,研究最终确定东营凹陷青西地区断裂体系的时空发育规律和构造格局形成演化过...  相似文献   

6.
涟源含煤区(简称本区)发育有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基底断裂构造,该基底断裂构造将本区分割成若干微断块,本区盖层构造受基底构造控制明显,不同的盖层构造样式,与由基底断裂所固限的特殊微断块相对应。  相似文献   

7.
沙东南构造带是在渤海湾裂谷盆地背景上演化而来的,发育有3个面积较大的圈闭,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本文分别对研究区的构造演化特征、断裂期次划分及圈闭构造样式进行了详细研究,依据活动期次将断裂分为早期活动断裂、晚期活动断裂和长期活动断裂,指出长期活动断裂对该区成藏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为有利圈闭和油气藏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复杂断块油藏具有断层多、构造复杂、油藏分割性强的特点,相控地质建模技术成为复杂断块油藏储层建模的技术难点。以王102断块区为例,分别进行多资料控制且多条件约束的高准确度复杂构造建模、以单井相为基点且平面相约束的高认识度沉积相建模、多相关性分析且多参数约束的高精度相控属性建模,结果符合油藏实际地质特征,这为后期油藏数值模拟和剩余油挖掘提供了可靠的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粤西NE向的四会—吴川断裂带新构造时期的活动特征进行了讨论。该断裂带在晚第三纪—早更新世主要表现为控制断裂带内及其两侧的断块差异升降;中更新世为第四纪活动高峰期(断层物质年龄集中于49~30万年),并以压剪性、蠕滑为主要特征;晚更新世早期部分NE向主干断裂和NW向断裂仍有活动,且NE向断裂主要呈张剪性,NW向断裂主要呈压剪性。据河流阶地剖面资料,该断裂带在Q_2—Q_3主要活动期中的差异运动速率<0.013cm/a。晚更新世晚期以来,近地表或地表活动趋于微弱,但对地震、温泉的分布仍起一定的控制作用。在新构造时期、该断裂带不同地段构造活动的强度、方式、性质均有差异,表现出空间上的分段性。  相似文献   

10.
沙东南构造带是在渤海湾裂谷盆地背景上演化而来的,发育有3个面积较大的圈闭,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本文分别对研究区的构造演化特征、断裂期次划分及圈闭构造样式进行了详细研究,依据活动期次将断裂分为早期活动断裂、晚期活动断裂和长期活动断裂,指出长期活动断裂对该区成藏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为有利圈闭和油气藏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D区块构造复杂,断层发育,圈闭类型以构造圈闭为主,因此断裂系统的刻画直接影响到D区块油气圈闭的识别.通过断层增强技术对地震资料品质进行改善,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多种属性对断裂系统进行精细刻画,提高断裂系统解释精度及准确度.进一步分析研究区断裂特征及构造演化模式,指导有利圈闭识别.  相似文献   

12.
海拉尔盆地为海西褶皱基底上发育的晚中生代-古近纪断坳陷盆地,控盆的边界断裂主要为北东向和北北东向.影响海拉尔盆地油气成藏的因素有:油气源、断裂和泥岩盖层,其中,优质油气源是油气富集的物质基础,断裂是油气富集程度差异的主控因素,稳定分布的泥岩盖层对复杂断块区油气层的形成和保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现今琼东南盆地大地热流在空间上显示出一定的热流分布规律,盆地东部低热流区域基底偏刚性,而盆地高热流区域基底偏韧性。考虑基底性质(刚性和韧性)对琼东南盆地断裂组合发育的影响,开展了两组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刚性基底的上覆地层呈铲状半地堑构造,发育不对称的单侧台阶状地堑,断陷一侧为缓坡,另一侧边界发育有坡度较大的正断层,断层数量较少,单一断层的断距较小;而韧性基底的上覆地层凹陷凸起间隔分布,凹陷内多发于次级断层,断层数量多,单一断层的断距较小。位于凹陷内部发育的2级和3级断层倾向还受到基底刚、韧性的影响,刚性基底上部凹陷内主要发育与伸展应力相同倾向的正倾向断层,韧性基底上部则发育多组倾向相反的断层。  相似文献   

14.
系统整理、处理了民和盆地及邻区重力异常资料,分析研究了重磁异常的展布特征,系统推断了民和盆地及邻区的断裂构造体系,认为盆地主要发育NW-NWW、NNE向两组断裂体系,NWNWW向断裂为基底断裂,基本控制着盆地的发展演化及中、新生界沉积盖层的分布特征;由于盆地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使得基底呈隆坳相间分布,断裂发育,构造复杂.  相似文献   

15.
垦东凸起位于郯庐断裂带北端,为前第三系潜山背景上发育起来的浅层披覆构造。由于潜山带内部不同潜山的雁行式排列而使其潜山披覆构造呈沟、梁相间排列;地层自下而上依次为古生界、中生界、古近系、新近系。通过对垦东西部主体带新近系油气藏形成的区域地质背景、油气成藏条件及主要控制因素分析表明,研究区新近系主要发育他源构造岩性油气藏,具有以曲流河沉积为主的相模式,油源主要来自黄河口凹陷,其次为孤南—富林洼陷及莱州湾凹陷,控边断层及区内小断层、不整合面、渗透性砂体为其主要运移通道。构造和岩性共同控制油气分布范围,曲流河砂体发育情况影响油藏的展布方式。研究对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根据生、储、盖的基本特征与构造样式及流体性质的不同,将巴楚凸起南缘主要划分为石炭系断背斜(背斜)油藏组合、石炭系断背斜气藏组合和下奥陶统潜山背斜油气藏3类已知与志留系断背斜(背斜)油藏组合、石炭系断鼻油气藏组合、志留系断背斜(断鼻)油气藏组合3类预测等6类有利油气藏组合。通过已知油气藏组合特征分析,认为构造演化、储层发育特征与烃源岩演化的差异性控制了戍藏组合的类型与分布。其中东部发育以寒武系为气源的石炭系、下奥陶统气藏组合为主,西部发育以寒武系、石炭系为油气源的石炭系、志留系油气藏组合为主。  相似文献   

17.
巴楚凸起南缘成藏组合特征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生、储、盖的基本特征与构造样式及流体性质的不同,将巴楚凸起南缘主要划分为石炭系断背斜(背斜)油藏组合、石炭系断背斜气藏组合和下奥陶统潜山背斜油气藏3类已知与志留系断背斜(背斜)油藏组合、石炭系断鼻油气藏组合、志留系断背斜(断鼻)油气藏组合3类预测等6类有利油气藏组合。通过已知油气藏组合特征分析,认为构造演化、储层发育特征与烃源岩演化的差异性控制了戍藏组合的类型与分布。其中东部发育以寒武系为气源的石炭系、下奥陶统气藏组合为主,西部发育以寒武系、石炭系为油气源的石炭系、志留系油气藏组合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前车排子地区的原油在多个层系均有发现,但油性南北差异大,且同一层系原油性质也有所不同,给勘探带来很大难度。为了明确研究工区复杂油性的分布规律,本文通过对已钻井的试油资料分析,归纳了该区复杂油性分布特征。通过综合地质分析,确定了复杂油性的控制因素,分别从油源条件,油气成藏期次及油气保存条件出发来分析复杂油性的分布控制因素,初步确定了复杂油性的分布规律,从而确定了研究区油气分布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兰州-白银地区的构造特征和地震之间的关系,系统地对研究区的重力场进行了研究.推断了研究区断裂构造体系,探讨了该区地震与重力异常、断裂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有NWW-NW、NE、NEE、SN向四组断裂,其中NWW-NW向为主干断裂,是控制区域地质体分布的主要构造因素.地震受重力梯级带和断裂控制,中强地震受NNW断裂控制明显;微小地震与NWW、NEE向断裂关系密切,重力梯级带是地震潜在源区的一个重要标志,为该区地震活动认识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定量描述研究区内线性构造特征并揭示构造的内在联系,基于概率论的数理统计方法,以ENVI、ARCGIS、SURFER为平台,对遥感解译到的塔源地区线性构造长度、方位、数量及密度进行定量分析,得到线性构造的相关图件,分析了各图件所体现的线性构造地质意义。得出以下结论:①40°~50°(NE)以及130°~140°(NW)为研究区线性构造产出的最优方位;②研究区内线性构造呈带状分布的高值区大多与区域内主要的大型构造方向一致,即与主要的褶皱及断裂构造有关;③区内线性构造的走向大体呈NE及NW向的空间展布规律,与区内大的断裂构造分布格局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