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这两类知识获得的心理过程及其在头脑中的表征、保持与激活等特点都有显著的差异。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主要有:促进陈述性知识习得的策略;促进陈述性知识保持的策略;促进陈述性知识有效提取的策略。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主要有:掌握程序性知识的陈述形式;明晰程序性知识应用的条件;从陈述性知识到程序性知识的转化;从程序性知识到陈述性知识的转化等。  相似文献   

2.
皮连生教授综合奥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加涅的智慧技能学习层次论以及I.R.安德森的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相互转化的理论.提出了广义知识教学过程模型。该教学过程模型既能指导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又能解决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难题。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习类型和阶段选择相应的教学步骤。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3.
基于用人单位、学生、学校三方都存在的就业问题和需求,提出依托贯穿四年的实践教学体系,搭建用人单位与高校教育的对接平台。通过学业意识向职业意识的转化,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实现大学生就业和职业角色的顺利转换,为进入职业生涯的下一个阶段做准备。  相似文献   

4.
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不是线性的,知识向能力转化受知识类型、学习策略、学习情境等中介变量的制约。研究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条件与策略是深化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新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可分为三大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知识转化为能力,需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之间相互转化,策略性知识调控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问题解决检验个体能力的高低。  相似文献   

5.
高师生教学技能是其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技能包括内部心智技能与外部动作技能。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现代知识现为基础,重新阐释了教学技能,认为教学技能的形成要经历陈述性知识学习、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程序性知识自动化三个阶段,并尝试性地构建了高师生教学技能的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6.
<正> 教育心理学家皮连生教授认为,认知策略的学习要经过命题表征(陈述性知识)阶段,转化为产生式表征(程序性知识)阶段,达到元认知阶段。练习是认知策略从陈述性阶段向程序性阶段转化的重要条件,因此,解题  相似文献   

7.
从理论和教学实践两个方面阐述高中化学课程程序性知识教学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和教学程序。认为要增强程序性知识教学的意识,了解程序性知识教学的基本程序,研究促成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或范围内看作程序性知识在活动中的主体化。程序性知识的教学是培养能力的一种主要方式 ,而解决好程序性知识的教学首先要搞清楚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机制问题。程序性知识本身并不代表能力 ,因此教学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促进程序性知识向能力的主体性转化过程。通过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还必须面对多样的个体和他们多元的潜能 ,结合学科或课程 ,走向课堂和生活  相似文献   

9.
正一、概念程序性知识是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是关于"怎么办"的知识。在学习程序性知识的第一个阶段,是了解程序性知识的陈述形式,新知识进入原有的命题网络,与原有知识形成联系。第二阶段,经过各种变式练习,使贮存于命题网络中的陈述性知以转化为一般方法或一般途径的程序性知识。第三阶段,过程性知识依据线索被提取出来,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二、高中生物程序性知识的主要类型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程序性知识,我们首先要了解哪些是程序性知识,才能针对程序性知识的特点有效组织教学。高中生物学科中  相似文献   

10.
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程序性知识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根据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不同特点以及ACT认知模型相关理论,通过揭示大学英语学习者的听力能力习得过程,提供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能采取的有效方法,以期提高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听力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