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罗曼蛋鸡商品代种蛋分为小于55克、55至65克、大于65克三组。按常规入孵,观测三组种蛋的受精率、胚胎发育的“合拢”和“封门”期的时间和比率、出雏率和健雏率等。结果,蛋重在55至65克范围的种蛋受精率、出雏率和健雏率均高于其它两组。试验证明,蛋重偏大或偏小对受精率、出雏率及健雏率均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孵化期种蛋的失重及其与孵化效果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正常的孵化条件下,测定了迪卡鸡种蛋在孵化期间的失重率,通过系统分析种蛋的失重规律及失重与孵化效果的关系表明:种蛋的失重遵循块-慢-快的规律,且失重过大和过小均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3.
不同环境因素对贵州疣螈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组实验,研究了在自然温度下自然光照和水分对贵州疣螈胚胎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光照对贵州疣螈胚胎发育的影响较小,水分对贵州疣螈胚发育的影响较大,在潮湿环境中发育的胚胎比在水中发育的胚胎畸形及死胚率较低,胚胎发育过程中卵黄吸收良好,孵化出膜时间短,有明显的出膜高峰期,出膜胚胎运动有力。  相似文献   

4.
在正常的孵化条件下,测定了迪卡鸡种蛋在孵化期间的失重率,通过系统分析种蛋的失重规律及失重与孵化效果的关系表明:种蛋的失重遵循快——慢——快的规律,且失重过大和过小均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5.
禽胚发育阶段逐日的"蛋相"变化与解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孵化期间头禽胚的蛋形态及大小是随着发育的进行而不断变化的,不同的发育日龄胚胎都有各自的标准“蛋相”(用照蛋器大头处透视蛋所观察内容物的形态)及“长相”(解剖学特征),通过调节孵化条件(主要是孵化温度)来促使胚胎在发育的各个日龄阶段适时达到标准“蛋相”及“长相”是提高孵化率及雏鸡质量的关键。本文详细阐述了白来航鸡逐日发育的“蛋相”及“长相”,为家禽工作者看胎施温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一般分为两个时期,胚胎发育时期和胚后发育时期,前者指从受精卵逐渐发育成胚胎的发育时期,后者是指胚胎从卵膜孵出或母体出生后直到成体死亡时期。胚后发育又有变态发育和直接发育两种形式,有些动物幼体的形态构造和生活方式,与成体显著不同,在变为成体的发育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变化的,称变态发育,如蛙类和昆虫等。反之,称为直接发育,如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从水生过渡到陆生的系统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7.
柯勉 《中学生阅读》2007,(12):48-52
一、知识方面 1.基础知识 (1)高等植物(被子植物)的基本发育过程,包括:胚和胚乳的发育(含有胚乳种子与无胚乳种子)、种子的萌发和植株生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重点) (2)高等动物的基本发育过程,包括:胚胎发育(含羊膜功能,卵生与胎生),胚后发育(变态发育与直接发育)。(难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皖西白鹅胚胎中、后期部分内脏器官发育性变化.方法:100枚种蛋常规孵化,分别于17、23、29胚龄各取10枚发育正常的孵蛋,胚胎称重,仔细分离心脏、肝脏、脾脏、腺胃、肌胃、全肠和小肠称重并测量小肠及全肠长度.结果:17胚龄各器官及胚胎重均最低,17~23胚龄(胚胎中期)各器官以及胚重的增长速度均明显快于23胚龄以后(胚胎后期),不同胚龄间各器官重量及器官指数均出现显著差异(P< 0.05,P<0.01),并且胚胎中期和后期均是小肠重量增长最快.小肠和全肠的长度均呈现随龄性增长,不同胚龄间亦出现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心脏、脾脏和腺胃的最大器官指数出现在23胚龄,而肝脏、肌胃、小肠及全肠的最大器官指数出现在29胚龄.  相似文献   

9.
用由99%的常规饲料和1%的结合亚油酸(简称CLA)组成的试验饲料喂种鸡,血清和卵黄中C16:0、C18:0、CLA—1、CLA—2的浓度明显升高,同时卵黄的熔点升高。用试验饲料饲喂的母鸡所产种蛋,孵化时,多数鸡胚在孵化早期便发生死亡,孵化率仅为13.1%,而正常种蛋的孵化率为92.8%。但母鸡的健康状况无异常  相似文献   

10.
用由99%的常规饲料和1%的结合亚油酸(简称CLA)组成的试验饲料喂种鸡,血清和卵黄中C16:0、C18:0、CLA-1、CLA-2的浓度明显升高,同时卵黄的熔点升高。用试验饲料饲喂的母鸡所产种蛋,孵化时,多数鸡胚在孵化早期便发生死亡,孵化率仅为13.1%,而正常种蛋的孵化率为92.8%。但母鸡的健康状况无异常。  相似文献   

11.
以ρCu^2+为0.01、0.05、0.1、0.2mg·L-1 4个浓度的溶液对稀有鮈鲫受精卵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研究了Cu^2+对稀有鮈鲫受精卵胚胎发育早期的的影响.结果表明,Cu^2+对稀有鮈鲫胚胎发育有显著的毒性.Cu^2+暴露组稀有鮈鲫胚胎的死亡率升高,心率减缓且伴随心率不齐;初孵仔鱼体长较短,心包囊和卵黄囊水肿;高浓度Cu^2+(0.2mg·L-1)暴露60h后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12.
常温条件下,大树蛙早期发育从受精卵到蝌蚪孵化需6d左右,卵群形态、孵化方式等与大多数无尾两栖类有别;胚胎发育、变态发育与其它无尾两栖类相似;在实验室人工饲养下,蝌蚪在孵化后的第29d长出后肢,第36d长出前肢,第43d完成变态发育.  相似文献   

13.
烟嘧磺隆对斑马鱼胚胎孵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玉米除草剂烟嘧磺隆对斑马鱼胚胎孵化的影响.以三组不同浓度(20 mg/L、40 mg/L和80 mg/L)的烟嘧磺隆溶液处理斑马鱼胚胎,观察并记录斑马鱼胚胎孵化情况.结果发现,烟嘧磺隆可导致斑马鱼胚胎孵化率显著降低并延缓斑马鱼胚胎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4.
人合子原核构型及早期卵裂与胚胎发育潜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胚胎早期卵裂及原核构型能否指导移植胚胎的选择及与胚胎发育潜力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早期卵裂时间及原核构型不同进行筛选而移植的129个体外受精(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周期,共1 032个正常受精卵为资料。根据受精卵原核构型的不同分为四组,结合构型类型及早期卵裂与否进行选择性移植,通过观察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种植率和怀孕率,来评估合子原核构型和早期卵裂与胚胎发育潜力的关系。结果:最常见的原核构型为PN1(29.58%)及PN2(27.67%),接着是PN3(22.38%)和PN4(20.37%),而且这些构型与受精方式及精子穿卵的位点无关 与其它种类的原核构型相比,源于PN1和PN4原核构型的合子发育到优质胚胎及囊胚的比例显著增高(P〈0.05) PN1和PN4原核构型的合子发育成的胚胎,其种植率和怀孕率亦显著升高(P〈0.05) 早期卵裂胚胎与晚卵裂胚胎相比,发育到优质胚及囊胚的胚胎数与种植率、怀孕率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合子原核构型与胚胎早期卵裂时间能够指导移植胚胎的选择,对种植率及怀孕率的提高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描述了四川裂腹鱼的胚胎发育过程。在水温11.0—21.0℃,平均16.35℃条件下。受精后1h形成胶盘,11h进入囊胚期,23h进入原肠胚期,39h进入神经胚期,45h出现肌节,78h形成心脏,130h孵出。四川裂腹鱼的胚胎发育过程与青海湖裸鲤、墨头鱼、云南光唇鱼相比,其肌肉效应期和尾鳍褶形成期出现的顺序、卵周隙大小、初孵鱼苗全长等方面均有差异。这主要是产卵场的差异导致的。温度对四川裂腹鱼的胚胎发育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实验以三组不同浓度(80mg/L、120mg/L和160mg/L)的苯磺隆溶液处理斑马鱼胚胎,研究苯磺隆对斑马鱼胚胎孵化情况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苯磺隆溶液浓度升高,斑马鱼胚胎的孵化率逐渐降低,而且胚胎发育过程随之变缓.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杂交鳜胚胎发育的连续观察,研究了其胚胎发育的时序和特点.结果显示,杂交鳜的受精卵呈淡黄色圆球形,卵径为1.52±0.16mm,油球多个且大小不一.杂交鳜胚胎发育的主要特征与已报道的鳜鱼胚胎发育相同,可分为胚盘形成阶段、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胚阶段、神经胚阶段、器官形成阶段和出膜阶段7个阶段及27个发育时期.在水温19.5±1.2℃条件下,34h50min开始形成器官,受精约98h后仔鱼孵出,孵出的仔鱼全长为3.55±0.10mm.胚胎发育总积温为1 982.38℃·h.  相似文献   

18.
孵化至18d的肉仔鸡活胚蛋240枚,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枚蛋。处理组Ⅰ羊膜腔注射1mL0.75%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处理组Ⅱ、Ⅲ、Ⅳ分别向羊膜腔内注射质量浓度为0.5%、1.0%、1.5%的谷氨酰胺营养液1mL。继续孵化及出壳后分析表明:胚胎注射对胚蛋孵化率没有影响(P〉0。05%);胚胎注射谷氨酰胺对肉仔鸡出壳重和出壳重/蛋重无显著影响(P〉O.05);出壳后第3天,试验组体重较对照组有提高的趋势(P〉0.05),出壳后第7天,1.0%注射组体重比对照组提高10.89%(P〈0.01),1.5%注射组较对照组体重增加7.33%(P〈O.05);3日龄肉仔鸡0.5%注射组血浆T4含量较对照组提高23.67%(P〈0.05);7日龄肉仔鸡1.0%和1.5%注射组血浆T3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6.63%和26.16%(P〈0.05)。总之,鸡胚注射G1n可促进肉仔鸡早期生长发育,注射对胚蛋孵化率及出壳重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鸡的胚胎发育标本既能比较形象地演示动物个体的发育过程,说明受精卵是怎样发育成一个新个体的,又能用于演示生物进化在胚胎学上的证据(通过与人的胚胎发育比较,清楚地观察到其早期阶段和晚期阶段发育的相同及相近之处,来说明人是由有尾的动物进化而来的)。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制作了鸡的胚胎发育浸制标本来辅助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a.材料用具。孵鸡一窝、福尔马林、泡沫、玻璃胶、小刀、钢锯条、标本瓶。b.制作过程。①将已孵化的鸡蛋从第二天起,每隔2~3天拿一个浸在30%~40%的福尔马林里,浸一个星期,这样即可…  相似文献   

20.
高中《生物》(必修)新教材的第三章写道:“受精卵是一个细胞。这个细胞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形成,直到发育成新个体,这就是生物的个体发育。”(见教材109页)这一定义强调了“受精卵→新个体”这一“胚的发育”(或“胚胎发育”)阶段,而忽略了“幼体→成体”这一“胚后发育”阶段,这是不妥的。 为了保证生物学概念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完整性,本人参照《简明生物学辞典》进行了适当修改:“多细胞生物体从受精卵开始,经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直到性成熟的整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