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崔勇 《收藏》2012,(1):169
这是世界上最大、最具收藏价值的河磨玉(仔玉),也是一块奇石。高203厘米,宽118厘米,厚62厘米,重208吨,糖色玉皮,内含黄白色丽质。其原生形态如一只佛掌,掌上图案酷似一仙翁头像,额头上的道道皱纹又仿佛是一个“寿”字。所以此玉得名“仙翁祝寿”。  相似文献   

2.
王长启  唐龙 《收藏》2001,(7):51-53
1980年,在西安市北郊范南村西北医疗设备厂发掘了一批古墓葬,其中170号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两件玉镂雕螭纹碟(She音射)形佩。两件略有差别,均为青玉,雕刻精巧,器形怪异。其一鸡心形片,上尖下圆,中有圆孔,一面下凹,另一面上凹,周围阴刻卷云纹,在周廓外上部与左右分别镂雕云纹。长7.1厘米,宽4。4厘米,厚0。4厘米(图1)。另一件也是鸡心形,周围刻云纹,长4.4厘米,宽3.8厘米,厚0.3厘米(图2)。同时还出土玉质与水晶印,共4方,其中两方刻“陈请士”篆书3字。据墓葬形制、棺椁、随葬品及周围墓葬分析,此墓属西汉早期中层官吏或富民墓葬。玉镂雕螭纹  相似文献   

3.
刘盛全 《收藏界》2010,(1):76-76
在清理自己的钱币藏品时,发现一枚独具匠心的明代圆形银饼钱币(见图),其直径为4.6厘米。纵观是币,正面中央为楷体直书“大明弘治年”五字,两侧分别有:右“纹银”左“一两”四字;背面有一个很大的篆体“寿”字。该银饼是笔者初涉泉途时,在一古镇,从一老者手中搜集到的。惟因余初涉泉坛,泉识浅薄,资料欠缺,对是币无多知晓,今公诸于世,但愿能供方家、同好研讨之用。  相似文献   

4.
李文 《集邮博览》2012,(5):60-61
在我国2012年的纪特邮票发行计划中,8月17日将发行《和田玉》特种邮票1套4枚,其中1枚表现的是和田玉质的国家一级文物“玉辟邪”的风采。这件玉辟邪长7厘米.高5.4厘米,晶莹透亮,线条流畅,刚劲有力。1972年在陕西省咸阳市周陵乡新庄村(汉元帝渭陵建筑遗址)出土,现藏陕西省咸阳市博物馆。  相似文献   

5.
马起来 《收藏》2007,(7):69-69
该碗高6.2厘米,口径15.6厘米,足径5.4厘米,安徽宋墓出土。碗内壁有五条凸线纹,碗底中心印有“河滨遗范”4字楷书底款。这种印有“河滨遗范”的铭文碗是龙泉窑特有产品,目前像这样完整的碗发现很少。“河滨”是指今山东西南部万福河上游的定陶县。传说舜曾在河滨制陶,《史记·五帝本纪》即载有“舜陶河滨,器不苦窳”。“苦窳(yǔ)”指器物粗劣。  相似文献   

6.
吴定安 《收藏界》2011,(9):50-52
地摊上淘得一只直径仅5厘米高4厘米的小圆盒,一面粉彩绘一淡雅女子(图1),一面墨书潦草四字(图2),一个都不认识。放在案上把玩半年之久,忽一日灵光一闪,悟出此四字乃"美人如玉"也,心中大喜。这四个字省笔狂草,率性天真,真是别有风味。不用说,此玲珑小盒乃仕女化妆用胭脂盒也。  相似文献   

7.
藏鉴有约     
读者求鉴:本人有一粉彩福寿白菜盘求鉴。鉴定结论:此盘口径14.5厘米,底径8.7厘米,高2.8厘米,盘沿为花口,上施酱黄釉,盘心矾红双圈内绘蝙蝠和寿桃,取“蝠”与“福”同音,桃象征长寿之意。《蔡传》:“人有寿,而后能想诸福。”古人取此二物寓意福寿双全。双圈外绘满白菜,上有蜻蜓、瓢虫等小动物,“白菜”与“百财”谐音,寓意财源兴旺。盘底绘“盘长”款。此盘画  相似文献   

8.
魏咏柏 《收藏界》2013,(12):92-92
几年前,我在古钱市场淘到一枚“唐国通宝”,此钱直径约2.5厘米,重约4.5克,钱面篆书“唐国通宝”四字,体正势圆,字迹工整,笔法秀丽。  相似文献   

9.
精巧的扳指     
杨波  赵智军 《收藏》2011,(1):93-94
扳指古称“碟(she)”,有骨制、角制和玉制的。可能是由于玉较易保存的缘故,考古发现中只有玉碟出现。我国已知最早的一件谍是出自商代晚期王妃妇好墓中,现存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该镍表面呈淡绿色,有少部分的淡褐色沁斑,一侧高2.7厘米,一侧高3.8厘米,形似半截壶嘴,中空,可套入拇指。背面下部有一条横向的浅槽,槽由窄而宽。  相似文献   

10.
吴佩英 《收藏》2010,(2):123-123
2008年春天,我在古玩市场购得铸有文字的铜权一件(如图)。权为青铜质,合范铸造。权身上大下小,呈梅瓶形,溜肩束胫,有倒梯形钮,钮中间有一圆穿孔,有上小下大的圆形底座。权高9.5厘米,底径4.2厘米,重630克。权身铸阳文,惜铸工不精,字多漫漶,30余字只认出:“至正四”“曹州水~救灾~准官”“公私米”10余字,从形制和铭文看应是元代铜权。  相似文献   

11.
藏鉴有约     
《收藏界》2010,(7):128-128
铜鎏金金刚手菩萨;粉彩寿字纹艇;谷纹玉璜。  相似文献   

12.
张志 《收藏》2016,(11):94-97
家传一砚,石色青绿,石中有细长刷丝纹,其质如玉。长方形,长10.3厘米,宽6.8厘米,高1.5厘米。砚分三层,均为石质(图1),简朴无华。砚堂微凹,上端开墨池,抚之光润细腻。砚背凹人,中镌篆文“乾隆年制”四字,刀工爽劲,字形规整。砚盖凸雕双夔龙,纹饰古朴,有商周钟鼎彝器之风。底座凹承砚身,底面四角皆有矮足(图2)。五爪团龙纹锦盒包装(图3),顿为精致。  相似文献   

13.
珍币二品     
天雨 《收藏界》2010,(1):73-74
新发现的“大安通宝”西夏钱 最近在家里整理过去收藏的钱币时,发现了一枚珍贵的西夏汉文小平钱——“大安通宝”。此钱夹在一串明清两代钱币中,该钱币为青铜质,传世品,包浆熟旧,钱币表面呈现绿色并经风化腐蚀而显示出剥落的包浆。钱文直读,重4.3克,外径2.4厘米,厚0.15厘米,素背。“大安通宝”四字,字体笔划较谱微细,文字工整,  相似文献   

14.
刘云辉 《收藏》2010,(8):85-87
2009年9月底,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在西安录制“寻宝——走进大唐”节目,西安收藏家陈先生持家传的一对鎏金狮子葡萄纹银瓶请专家鉴定。银瓶一高18.7厘米,上口直径4.4厘米,圈足直径6.2厘米,重276克(图1)。口沿处有少许残缺。银瓶二高18.8厘米,上口直径4.3厘米,圈足直径6.1厘米,重266克(图2)。专家们从这两件器物的造型、花纹、文化内涵、制作工艺等方面综合分析,认为是唐代的金花狮子银瓶(唐代将鎏金花纹称之为金花)。  相似文献   

15.
这件“内府”款黑釉大罐,呈直口、丰肩,口径28.5厘米,高58厘米,肩部凸雕正楷“内府”二字(图1)。“内府”两字被人为损坏,从残留的部分可以看出字款处无釉,周边泛火石红,平底满釉,底面留有5处支烧痕迹。此罐应系元末明初皇宫在北方磁州窑系订烧的内府装盛粮酒之物。  相似文献   

16.
方耀成 《集邮博览》2001,(10):37-37
这是一张面值一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赣省革命战争公债券”,长12.5厘米,宽7.5厘米,双面印刷。正面上端印有券名,中间的图案为井岗山,上盖红色方形印章。两旁为面值“壹圆”,面值左边是发行日期“公历一九三三年七月”,右边是编号。图案下方印有“财政部长谭余保”字样。四角为“壹”字。  相似文献   

17.
藏鉴有约     
《收藏界》2008,(3)
本期鉴定:《收藏界》文物古玩鉴定专家向专家借双慧眼给藏品讨个说法专家依据藏品照片得出鉴定结论,仅供参考。照片鉴定每件收费50元。如需刊登交流,另加刊登费50元。喜字玉牌该玉牌长4厘米,宽3.2厘米,厚0.5厘米。采用镂雕工艺,刻出"喜"字,边沿刻阴线一周,阴线刻得较浅且不直,软弱无力。玉质洁白,但不温润。玉牌表面有黄褐色沁痕,细看是人为用氧化铁粉做上去的锈色。据此当为现代仿品。  相似文献   

18.
邓朝辉  刘利 《收藏》2001,(2):54-55
湖南省博物馆在整理馆藏货币时发现一套极为珍罕的“孙中山开国纪念壹圆银币”币模,分上下两模,呈圆柱形状。上模为孙中山头像,上缘为“中华民国”四字,下缘为“开国纪念币”字样。左右两边缘为花草纹饰。通高3.55厘米,上端略大,直径为4.25厘米,刻字图一端略小,直径为3.8厘米。下模正中为币值“壹圆”、嘉禾图样,四周边缘环的英文字样。通高3.25厘米,上端略大,直径为3.95厘米,刻字图一端略小,直径为3.8厘米。上下两模刚好合成完整的一套铸造银币冲压币模。  相似文献   

19.
“洪武天下太平”钱,背穿上下为“圣旨”;左右为“日月明,午人存”6字。直径2.7厘米,穿径0.8厘米,重9克左右。此钱采用明太祖年号,而形制怪异,与历代官铸钱币截然不同,而其钱文繁多,书写较为随意,且存世量极少,可以肯定不属于行用流通货币。  相似文献   

20.
福禄寿玉佩     
笔者从民间收集到一件福禄寿玉佩(如图),其晶莹的玉质,精细的雕刻,美好的寓意,确实令人爱不释手。这件福禄寿玉佩为片状,厚0.6厘米,纵7.3厘米,横5.3厘米,重39克,上窄下宽,呈似鸭蛋的椭圆形。工艺采用高浮雕和镂空雕的技法,在鸭蛋形的小头雕了一只展翅飞翔的蝙蝠,头向下,两翼张开,代表着“福”字。在鸭蛋形的大头雕了一只正在行走的鹿,长着双角的头弯曲向后,口含灵芝,代表着“禄”字。在蝙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