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比较题目,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这个单元当中,我们已经学习过了两篇课文,第一篇课文是什么?生:《狐假虎威》。师:它是一篇寓言故事,也是一个成语故事。第二篇课文是什么?生:《狐狸分奶酪》。师:这是一篇民间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  相似文献   

2.
董琼 《湖北教育》2006,(8):43-47
片断一 师:老师曾到过一个美丽的地方。(课件出示教师在草原拍的照片)看得出这是哪里吗? 生(看到老师的照片后兴致勃勃):草原。 师: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是老舍先生的《草原》。四十多年前,老舍先生到草原参观访问时,记下了沿途的所见所闻所感。今天,就让我们与老舍先生一同进行一次草原上的“心灵之旅”。  相似文献   

3.
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这是小学语文教学走出高投入、低效益的困境,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科学之路。哈尔滨市继红小学王京老师上了一节示范课,现把这节课介绍给大家。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草原》一课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生:介绍了作者初次到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和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板书:景美人亲)师:这节课我们重点来学习“景美”这一部分。(出示草原挂图,看图想象草原是什么样的。)师:我们来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看这段中哪句话向我们概括地介绍了草原景色的特点。(生读课文)生:“一碧千里,而并不…  相似文献   

4.
一位教师讲《美丽的草原》。草草读了一遍课文,教师问:美丽的草原是什么样的?学生异口同声:是美丽的!再问:草原上有什么?答:草、鲜花、羊群……几分钟就把课文讲完了。接下来,教师问:谁能用画笔把它表现出来?于是,有学生上黑板画画;又问谁能用歌声把它表现出来?于是,有学生到讲台前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最后问:能用舞蹈表现吗?于是,几个孩子跳起了舞蹈《草原英雄小姐妹》。  相似文献   

5.
董学勤 《广西教育》2013,(37):46-47
【课堂实录】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这是一则——生(齐):寓言。师:以前我们也学过一些寓言,谁说一说?生l:《狐假虎威》。生2:《自相矛盾》。生3:《亡羊补牢》。生4:《守株待兔》。  相似文献   

6.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作者图片)师:认识他吗?(生摇头)他是我国著名作家刘章,出版有《刘章诗选》《北山恋》等诗集,被称为"农民诗人"。(出示作者家乡风景图)作者回忆家乡,既没有描绘家乡秀美的山川,也没有描绘家乡清澈见底的小溪,却写了——生:搭石。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这些词语会读吗?(出示)  相似文献   

7.
一、联系旧知。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还记得这个学期我们一起学习过的两篇课文《美丽的南沙群岛》和《赶海》吗?想一想,大海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杨娜 《中小学电教》2011,(12):131-131
一、释题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儿童和平条约。)师:“和平”是什么意思?生:没有战争。师:1986是什么年?生:国际和平年!师:你们还了解到什么?生:“1986年9月25日。世界各国儿童代表共聚美国纽约。分别代表本国儿童共同签订了《儿童和平条约》。  相似文献   

9.
一 “景”与“言”——美感的联通 1.走进文本。弄清“事实”。师:课文哪个部分写草原景色美呢?生:第1自然段。师:谁来用朗读把我们带人草原?(指名读第l自然段)师: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草原。生:我看到了空气清新、天空明朗的草原。生:我眼中的草原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相似文献   

10.
【片段一】特级教师支玉恒《放弃射门》教学 师:刚才同学们读了三遍课文,谁愿意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生读) 师:课文中描写精彩场面的是哪一节? 生:第四节。  相似文献   

11.
一位教师讲《美丽的草原》、草草读了一遍课文,教师问:美丽的草原是什么样的?学生异口同声:是美丽的!再问:草原上有什么?答:草、鲜花、羊群……几分钟就把课文讲完了。接下来,教师问:谁能用画笔把它表现出来?于是,有学生上黑板画画;又问谁能用歌声把它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正>一、预学反馈,任务驱动1.回顾单元学过的课文。师:孩子们,父母之爱被无数作家所赞颂,你知道哪些诗和文章是赞颂父母之爱的呢?生:孟郊的《游子吟》。师:这是一千两百多年前,唐代大诗人孟郊的诗作,大家会背诵吗?(生齐背诵)师:一首短短的《游子吟》之所以流传千年,就在于它生动讴歌了伟大的母爱。还有吗?  相似文献   

13.
案例:《三顾茅庐》。 [片断一] 师:你觉得这篇课文中最关键的人是谁? 生:刘备。 (课件出示电视剧《三国演义》刘备剧照) 师:认识他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一、词语导入 1.听写词语,指名板书:山洪暴发溪水猛涨拖鞋绾裤风景 2.集体订正。 师:看最后一个词语“风景”,你觉得前面的几个词描绘的是风景吗? 生:不是。 师:一提到风景,你会想到什么? 生:我会想到雄伟的高山,清澈的小河,美丽的花朵。 生:我会想到美丽的大草原。 师:说到风景,我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那些环境优美的地方,在这样的风景中,我们用眼睛就能真切地看到其中的美。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搭石》向我们展示的却是一道特殊的风景,不但需要我们用眼睛去看,更多的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  相似文献   

15.
师:(板书陶渊明《桃花源诗》中的几个诗句:“相命肆(从事)农耕”“桑竹垂(落下)余荫”“鸡犬互鸣吠(鸡犬相闻)”)这样的图景,我们在过去读过的哪一篇课文里曾见到过?生(齐答):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教师率领学生一齐背诵“土地平旷……并怡然自乐”一段)师:这写的是陶渊明的理想社会,是一幅很好的风习画。现在大家可以猜到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了吧?生(齐答):《五柳先生传》。(教师板书课题并范背全文;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并下位巡视,回答了个别学生的提问。)师:这篇课文要分两段练习背诵:第一段是传的正文;…  相似文献   

16.
《草原》这篇课文我已经教了好多次了,每次教学都是循着草原的“景美”、“人美”的路子教学这篇课文,效果都不错。一次外出听课时,我被一位教师教学《草原》这篇课文时精彩的课堂生成所折服,同时也不断地责备自己,为什么没有好好地钻研教材,引导学生去发现课文中描写“人美”部分中的其它方面的美呢?上个学期,我又一次教学《草原》这篇课文,于是,我将那位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时所使用的提示性的语言搬到自己的课堂上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中其它方面的美: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草原》这篇课文中描写草原景色美这部分内容,这节课…  相似文献   

17.
30.《琥珀》片断实录师:默读课文,请在文中找出描写太阳的句子。生:“……太阳暖暖地照着……”生:“……太阳照得火执……”.,,生:“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的照射着整个树林。”师:课文为什么要描写太阳,而且要写出阳光一次比一次强烈?生:如果没有强烈的阳光,松树就不会渗出松脂,也就不会有松脂球。师:对!强烈的阳光是形成松脂球的必要条件,再请大家默读课文,想想形成松脂球还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找出来,填在表格中。(教师出示预先制作的表格。)(学生动手练习。)师:松脂球形成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请用“如果没有……就…  相似文献   

18.
一位教师讲《美丽的草原》。草草读了一遍课文,教师问:美丽的草原是什么样的?学生异口同声:是美丽的!再问:草原上有什么?答:草、鲜花、羊群……几分钟就把课文讲完了。接下来,教师问:谁能用画笔把它表现出来?于是,有学生上黑板画画;又问谁能用歌声把它表现出来?于是,有学生到讲台前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最后问:能用舞蹈表现吗?于是,几个孩子跳起了舞蹈《草原英雄小姐妹》。这是离开文本解读的一堂课。有人在课后很气愤,认为这是对语文课的亵渎;可也有人说:这是一堂好课,体现了“愉快教学”、“合作学习”的新课改理念,也体现了多种学科整合的精神。看来,怎样评价课堂教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进一步推动新课程改革,提高素质教育质量,本刊开展“好课标准”的研究和讨论,欢迎广大读者结合教学实践继续发表看法。  相似文献   

19.
师:同学们,咱们先来听一首歌,会唱的同学请跟着一起唱。(师生同唱《好汉歌》)师:大家唱得真投入。知道刚才我们唱的是哪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曲吗?生:《水浒传》。师:对。《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这部小说塑造了108位个性鲜明的英雄好汉形象。今天,咱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位,他就是景阳冈上的打虎英雄———武松。师:这节课我们要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课文描写武松打虎前的内容,通过语言了解武松的特点;学习运用语言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师:首先,请同学们速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什么?生:(自读课文…  相似文献   

20.
一位教师讲《美丽的草原》。草草读了一遍课文,教师问:美丽的草原是什么样的?学生异口同声:是美丽的!再问:草原上有什么?答:草、鲜花、羊群……几分钟就把课文讲完了。接下来,教师问:谁能用画笔把它表现出来?于是,有学生上黑板画画;又问谁能用歌声把它表现出来?于是,有学生到讲台前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最后问:能用舞蹈表现吗?于是,几个孩子跳起了舞蹈《草原英雄小姐妹》。这是离开文本解读的一堂课。有人在课后很气愤,认为这是对语文课的亵渎;可也有人说:这是一堂好课,体现了“愉快教学”、“合作学习”的新课改理念,也体现了多种学科整合的精神。看来,怎样评价课堂教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进一步推动新课程改革,提高素质教育质量,本刊开展“好课标准”的研究和讨论,欢迎广大读者结合教学实践继续发表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