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大比拼     
[开开心心——阅读] 在日本,一位父亲带着6岁的儿子去郊游.父亲钓鱼,儿子在一旁玩耍(shuǎ sá). 在离湖边不远处,有一个很深的大坑.孩子好奇,自己偷偷摸索着下到坑里.玩了一阵子后,他发现大坑离地面很高,下来容易上去难. 于是,他不得不向正在钓鱼的父亲求助:"爸爸,帮帮我,我上不去了!"但他没有得到回应.其实,此时此刻,他的父亲正在距离他不远的地方钓鱼.于是,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愤怒.他开始直呼父亲的名字,称之为"八格牙鲁(混蛋)".父亲还是置之不理.  相似文献   

2.
在日本,一位父亲带着6岁的儿子去郊游,父亲钓鱼,儿子在一旁玩耍。在离湖边不远处,有一个很深的大坑。孩子好奇,自己偷偷摸索着下到坑里。玩了一阵子后他发现,大坑很深,下来容易上去难。于是他不得不求助于正在钓鱼的父亲:"爸爸,爸爸,帮帮我,我上不去了!"但他没有得到回答。天渐渐地黑下  相似文献   

3.
学会自立     
有一位父亲领着四岁半的儿子去游玩,遇到一个土坑,儿子非要下去玩。当儿子玩得高兴时,爸爸躲到不远处的地方,不让儿子看见。儿子玩够了,要上来,开始  相似文献   

4.
爱的作业     
一天,老教授在授课时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国王有三个儿子,他很疼爱他们,但不知传位给谁,最后,他让三个儿子回答:"如何表达对父亲的爱。"大儿子说:"我要把父亲的功德制成帽子,让全国的百姓天天把您供在头上。"二儿子说:"我要把父亲的功德制成鞋子,让普天下的百姓都知道是您在支撑着他们。"三儿子说:"我只想把您当做一位平凡的父亲,永远放在我的心里。"最后,国王把王位传给了三儿子。  相似文献   

5.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梵高故居。在看到一张小木床和一双裂了口的皮鞋时,儿子问父亲:"梵高不是一位百万富翁吗?"父亲回答道:"梵高是一个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过了一年,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参观安徒生的故居,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他生前怎么会住在这个阁楼里?"父亲回答道:  相似文献   

6.
在日本,—位父亲带着6岁的儿子去郊游。父亲钓鱼,儿子在一边玩耍。  相似文献   

7.
一位父亲带4岁的儿子去游玩。遇到一个大土坑,足有一人来深。不知怎的,儿子来了兴趣,非要下到坑里去玩儿不可。父亲没有同意。也没有阻止,他只是蹲在不远的地方。儿子玩够了要上来,可是下去容易上来难,他看看四周,没有一处能够上去。儿子有些慌了,开始喊爸爸,他希望爸爸能够从上面拉他一把。然而这位父亲听到儿子求援的呼喊一声不吭。装作没有听见,故意不理他。儿子在恐惧中先是大声叫喊,然后是一阵哭骂。  相似文献   

8.
父子爬山     
父子俩爬山,父亲说:看啊,山下的风景多么美丽啊!儿子说:既然山下这么美,我们爬上来干吗?  相似文献   

9.
卑微     
《小读者》2008,(7)
一位父亲带儿子去参观凡高的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凡·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凡·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  相似文献   

10.
一位父亲带着6岁的儿子郊游,父亲钓鱼,儿子在一旁玩耍。在离湖边不远处,有一个很深的大坑。孩子好奇,自己偷偷摸索着下到坑里。他为自己发现新大陆而兴奋,手舞足蹈地尽兴调皮了一阵子。后来他发现,大坑离地面很高,下来容易上去难。于是他不得不求助正在钓鱼的父亲:“爸爸,爸爸,帮帮我,我上不去了!”但他没有得到回应。其实,此时此刻他知道他的父亲正在距离他不远的地方钓鱼,他没有想到,父亲会对儿子的求助置之不理。于是,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愤怒。他开始直呼父亲大人的名字,并称之为“八格牙路(混蛋)”。他的父亲还是置之不理。这时,天渐渐…  相似文献   

11.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在新书中论证说,你在职场中是获得成功还是失败与你拥有一位什么样的父亲有关。"计时炸弹"型父亲如果你是"计时炸弹"型父亲的儿子,你可能会拥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取悦他人的能力。被动型父亲如果你是被动型父亲的儿子,你可能在情感  相似文献   

12.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曾听说过一个故事.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传宝箭,佩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相似文献   

13.
[原文] 树上的那只鸟 胡艾耶·玛汪析译 夜晚,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在院子里散步.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在外地工作,好不容易回一趟家. 父子俩坐在一棵大树下,父亲指着树枝上的一只鸟,问:"儿子,那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一位母亲怕耽误孩子的学习,风尘仆仆走了几十里路,把儿子落在家里的书送到学校,然而这本书却是孩子在家里看的一本小说。母亲的行动震撼了孩子的心,使他强烈感受到深沉的母爱,不识字的母亲并没有如常人一样讲刻苦学习的道理,却收到了促使孩子猛醒,从此用功读书的效果。一位父亲带3岁半的儿子去游玩,遇到了一个土坑,儿子非要下去玩。当儿子玩得高兴时,爸爸悄悄离开,蹲在不远的地方,不让儿子看见。儿子玩够了,要上来,开始喊爸爸,爸爸一声不吭,装着没听见,儿子直呼爸爸的名字,爸爸还是不理他。于是他连哭带骂:“坏爸爸,大坏蛋!呜呜……”叫喊哭骂都不见爸爸露面,儿子只好自己想办法,终于发现了坑边的土阶梯,便手脚并用地爬上来了。当他发现爸爸就在坑边一棵大树下蹲着时,便惊喜地扑上去,高兴地举着小拳头不无自豪地说:“是我自己爬上来的,没有爸爸,我自己也能上来!”以上是“无为”教育的典型事例。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有人认为对孩子说得越多,管理越细就越好。根据柳宗元的名文《种树郭橐传》中以种树讲哲理,种树高手“能使树活得长,长得快,不过是按照树生长的自然规律,充分适应它的天性而已”。对孩子的教育也如此。若能对孩子进行“不教而教”的教育,即“无为”教...  相似文献   

15.
在日本,一位父亲带着6岁的儿子郊游,父亲钓鱼,儿子在一旁玩耍。在离湖边不远处,有一个很深的大坑。孩子好奇,自己偷偷摸索着下到坑里。玩了一陈子后他发现,大坑离地面很高,下来容易上去难。于是他不得不求助正在钓鱼的父亲:“爸爸,爸爸,帮帮我,我上不去了!”但他没有得到回应。其实,此时此刻他知道他的父亲正在距离他不远的地方钓鱼,他没有想到,父亲会对其求助置之不理。于是,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愤怒。他开始直呼父亲大人的名字,并称之为“八格牙路(混蛋)”。他的父亲还是置之不理。这时,天渐渐地黑下来,出于恐惧和无助,他的第二个反应是哭…  相似文献   

16.
夜晚,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在院子里散步。儿子已大学毕业,在外地工作,好不容易回一趟家。父子俩坐在一棵大树下,父亲指着树枝上的一只鸟问:"儿子,那是什么?""一只乌鸦。""是什么?"父亲的耳朵近来有点背了。"一只乌鸦。"儿子回答的声音比第一次大,他以为父亲刚才没听清楚。  相似文献   

17.
夜晚,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在院子里散步。儿子已经大学毕业了。在外地工作,好不容易回一趟家。父子俩坐在一棵大树下,父亲指着树枝上一只鸟问:"儿子那是什么-""一只乌鸦。""是什么-"父亲的耳朵近来有点背了。"一只乌鸦。"儿子回答的声音比第一  相似文献   

18.
一位父亲用一道并不新颖的智力题考儿子:"一个桌子有四个角,切去一个,还有几个?""三个。"儿子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当然,这样的回答正在父亲的意料之中。于是,父亲呵呵笑道:"真的吗?不对吧,应该是五个。"儿子无法接受这样的答案,坚持着他的数学原理:"四减一就是等于三。"  相似文献   

19.
佚名 《高中生》2008,(1):16-16
一位父亲带儿子去参观梵·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梵·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  相似文献   

20.
股迷父子爸爸是位炒股高手,儿子受其影响,也是满口炒股术语。一天,儿子考试回来。父亲问:"行情如何?"儿子答:"行情低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