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刘萍莉  饶浪 《科教文汇》2009,(13):275-275,279
近年来.胚胎干细胞(ES细胞)因其自身的许多特性成为生命科学的研究重点,在基因治疗、组织工程学、药学研究等许多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最近.将人类体细胞诱导成为多能性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细胞)的研究成果在生命科学领域引起了又一次轰动。被誉为人类生命科学新的里程碑。这些突破性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多能性干细胞的调控机制带来了观念上的创新并提供了新的研究模型.同时也建立了一种全新的体细胞核重编程的方法。近来随着胚胎干细胞不确定分化和自我维持的新机制的发现,产生了对胚胎干细胞增殖调控的新认识。此外,新结果还对人们理解如何控制肿瘤细胞生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iPS细胞的研究概况、胚胎干细胞的发展方向两方面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
干细胞研究已经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的前沿和热点。基于干细胞修复与再生能力的再生医学,有望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医学难题,帮助人类实现修复创伤和病理组织、治愈终末期疾病的梦想,引发继药物和手术之后的新一轮波澜壮阔的医疗技术革命。文章分析了干细胞研究领域的国家战略需求,概述了国内外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的发展现状,同时介绍了中科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实施进展情况,并为我国干细胞研究领域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孙启贵  郑泉 《科学学研究》2010,28(6):822-828
基于人类胚胎干细胞科学研究的发展情况,运用"行动者一网络"理论模式的独特视角,建构了行动者网络并界定了网络中的各类行动者,分析了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与发展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针对性策略,由此深化认识了行动者网络理论在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中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当人们欢呼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宣告完成的时候,一个蓄势已久的“干细胞”狂澜也开始席卷而来。人们已预见到干细胞尤其是胚胎干细胞在医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中的巨大潜势。科学家预测,如果此项研究进展顺利,那么在3-5年内将使肝病、血液病、糖尿病、角  相似文献   

5.
8月31日上午,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著名胚胎工程专家窦忠英教授率领的科研攻关小组第六次从人胚胎干细胞分化诱导得到心脏跳动样细胞团,这是我国科学家在人类胚胎干细胞克隆在国内取得的唯一由人类胚胎干细胞分化得到的心脏跳动样细胞团.这标志着我国干细胞研究跻身于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6.
干细胞的临床研究和应用给人类多种重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干细胞和再生医学已成为当今最受瞩目的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但同时干细胞技术的蓬勃发展也受到了伦理、道德和法律方面的冲击。本文重点分析了干细胞和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尤其是干细胞技术与产品带来的伦理争议,深入探讨我国应如何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办法,并关注其它需要重视或亟待解决的问题,希望有助于推动我国干细胞临床研究和治疗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干细胞研究已经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的前沿和热点。 基于干细胞修复与再生能力的 再生医学,有望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医学难题,帮助人类实现修复创伤和病理组织、治愈终末 期疾病的梦想,引发继药物和手术之后的新一轮波澜壮阔的医疗技术革命。 文章分析了干细 胞研究领域的国家战略需求, 概述了国内外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的发展现状, 同时介绍了 中科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实施进展情况,并为我国干细胞研究 领域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科技广场》2002,(2):15
美国《科学》杂志2001年最后一期上列出了2002年值得关注的六大热门科技领域,它们分别是干细胞研究、蛋白质组研究。天文、遗传学、光学钟和基本常数及对复杂分子生物系统的观察。 1.干细胞研究方面,2002年世界各国将明确干细胞研究的政策,科学家有可能获得新的人类胚胎干细胞源,并有可能将老鼠干细胞研究成果应用于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 2.蛋白质组方面,目前生物技术公司和投资公司正为破解人类蛋白质组投入大量资金,2002年将有可能出现首批以蛋白质为基础的药物“靶”。 3.在天文研究领域,2002年初,“…  相似文献   

9.
人类干细胞的研究涉及大量的伦理道德问题,大部分西方国家通过立法强制监管,并且设立了相关的监管程序.我国关于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法律规制研究甚少,仅依靠现有的伦理指导准则,并不能有效解决由此引发的伦理难题.通过借鉴境外相关立法,完善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中的有关伦理准则,并在其指导下制定法律监管政策,完善审查机制等来规范该科学研究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60年代人类首次利用流产胎儿组织建立人二倍体细胞系(HDCs)以来,人胚胎来源的细胞就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为提高人类健康水平作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包括人胚干细胞在内的人多能干细胞在再生医学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治疗潜力,并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同时,由于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的因素,人胚胎来源细胞的研究和应用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文章通过介绍人胚胎来源细胞在生物医药领域研究应用的历史和进展,探究不同国家监管制度的演进,以期为完善我国对该领域的监管框架和技术要求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来干细胞研究领域里最为上镜的人物当非韩国“克隆之父”黄禹锡莫属了。2005年5月黄禹锡宣布,其研究小组已经成功地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出人类胚胎,并从中提取了世界上首批与病人基因相符的胚胎干细胞系,从而一举成为基因研究领域里的领军人物,随后其研究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科学的研究中,“干细胞研究领域的新发现”曾经荣登1998年年度十大科学成果之首。由于它具有不可估量的医学价值,世界各国都对它的进展予以高度关注。在干细胞研究方面,美国已进行了30多年。1998年,美国科学家成功实现了人类胚胎干细胞在体外的生长和增殖,这一成果带动了全世界的干细胞工程研究热潮。目前,大批美国公立、私立科学机构都在从不同角度对干细胞进行研究。布什政府已经组建了一个由知名科学家、生物医学伦理学家和律师等组成的总统委员会,专门监督干细胞研究。英国是占据领先地位的又一个国家。2001年,英国第一个将克隆研究合法化,新的法律允许研究人员通过克隆技术制造干细胞。但研究中使用的所有胚胎必须在14天内被销毁。在日本,干细胞研究是“千年世纪工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关于干细胞的报道多数集中在造血干细胞、胚胎于细胞和神经干细胞的研究工作上。随着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各种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干细胞构建各种细胞、组织、器官,作为移植器官的来源,将成为干细胞应用的主要方向。中国的干细胞研究从何时开始,现在进展又是如何呢?  相似文献   

13.
2000年,关于干细胞的研究,再次被世界最权威的美国《科学》杂志评为当年十大科学成就之一。科学家成功分离人体胚胎干细胞的新闻曾经轰动了世界,1999年,《科学》杂志曾将干细胞研究评为年度世界十大科学成就之榜首,人类基因组测序和克隆技术“屈尊让贤”。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干细胞的研究领域也有上好的收成。一些科学家发现,从成年老鼠的大脑中取出的细胞注入胚胎后,能够重新分化为胚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年底的<自然>杂志评选出了该年度十大科研热点,干细胞研究位列其中,而美国哈佛大学干细胞研究所的凯文·埃根的研究成果最值得一提.他于2005年8月在实验过程中成功地用人类胚胎干细胞系代替了以往克隆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人类卵细胞,突破了干细胞研究的伦理"瓶颈",免遭道德卫道士们的攻击,因此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载人宇宙飞船飞向太空、登上月球 ,人类梦想一一实现的今天 ,假如人的各个组织器官能像机器零件那样容易拆卸安装的话 ,我们把已衰竭、恶化的细胞替换掉 ,将新的器官移入体内 ,那么 ,像糖尿病、心脏病等顽疾不复存在 ,各种癌症也能被治愈。这是人类迫切希望实现的又一个梦想。而目前干细胞研究让我们看到了希望。1 干细胞的分类一些学者将干细胞定义为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前体细胞 ,它们能生成一种或多种特定的细胞类型。干细胞初步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 (组织 )干细胞两大类。1 .1 胚胎干细胞 ( embryonic stem cell,Esc)是从早期…  相似文献   

16.
英首次将人类胚胎干细胞用于三维打印英国赫瑞瓦特大学和一家干细胞技术公司合作,开发出一种真空阀门式(valve-based)三维(3D)打印技术,首次将3D打印拓展到人类胚胎干细胞范围。这一突破使得利用人类胚胎干细胞来"打造"移植用人体组织和器官成为可能,打印结构还能用于药物测试,加速改良测试过程。  相似文献   

17.
正中、美一项合作研究发现,把不同物种的多能干细胞放在一起培养时,会观察到不同物种的干细胞之间在特定发育阶段普遍存在细胞竞争现象。通过克服不同物种的细胞竞争,有助于提高人类干细胞在动物胚胎体内的嵌合率,给未来利用嵌合胚胎技术制造人类器官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18.
《大众科技》2008,(1):8-9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研发在过去一年继续升温,其中,寻找新的干细胞资源和比较基因组以及癌症基因组学的研究是引人注目的研究热点,在这些领域中,研究成果丰硕,特别是干细胞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9.
正由中美科学家领衔的一支国际研究团队首次成功在体外培养出由人类干细胞和猴细胞组成的嵌合体胚胎,并让这种胚胎在体外存活20天。所谓嵌合体胚胎,就是让不同物种来源的细胞在同一个胚胎中存活。研究人员将食蟹猴的受精卵进行体外培养,并在受精后的第6天向132个食蟹猴囊胚注射了25个人类扩展多能干细胞。注入了人干细胞的食蟹猴囊胚到受精后的第19天时,仍有3个存活。研究人员发现,  相似文献   

2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人页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牛和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日前通过教育部组织的鉴定。专家们认为,这一成果整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1993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我国最早开展了牛胚胎干细胞研究。1995年,在胚胎工程专家、博士生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