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有一则古代笑话,大意说的是:明朝初年,有个举人赴京赶考,因离家匆忙,没有来得及把家事交待清楚。他一到京城,就赶快给家中的妻子写了一封信。  相似文献   

2.
如果你有日子没来北京,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她外观的巨变.西客站、立交桥、三环路、四环路、漂亮的写字楼、豪华的商厦,还有衣着越来越时髦的姑娘和街头桥下跳舞、扭秧歌的老人们.古都风貌日渐被现代气息所洗染.除了皇城根的灰砖墙,以及红墙外边年年绽放的白玉兰,任何怀旧的人,巳难寻觅到往昔痕迹.实际上,久居京城的人,虽然亲眼所见周围的景象天天在变,倘若静思我们身边究竟发生了什么,也会产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惊诧.不信,笔者就写几件事情给你看.  相似文献   

3.
写作,就像摄影一样,选好了角度,就能产生独特的效果。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绘景、状物,如果将常用的角度加以变化,往往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改变平常角度,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改变观察的角度如果多数时候都是用视觉去观察的事物,那么不妨从听觉上去感受一下它;若平常多用听觉去感受的事物,则可以从触觉上进行感受。比如写春雨,大多是从视觉上写春雨的形态、动态等,若能从听觉上着笔,写春雨轻巧细腻的声音,或从嗅觉上着笔,写春雨带来的春的气息,则别有一番情趣。再如写音乐,有人以"音乐的颜色"  相似文献   

4.
5632     
王老师是音乐教师,他的妻子也懂音乐。一天,他家中没米下锅了,妻子就到办公室来找他。恰巧王老师有事外出了,妻子就在他的办公桌上留下一张字条,上写“5632”。和王老师同室的几个老师看了半天也没看懂,只好等王老师回来后再请教。  相似文献   

5.
笑翻天     
谁的话多丈夫在看报纸时注意到一条消息:研究表明,女人比男人话多。上面写着:男人每天说15000个字,而女人每天要说30000个字。丈夫平时就抱怨妻子话太多,这次他要证明这一点,于是他得意地给妻子看了报上的这项研究。  相似文献   

6.
枇杷和琵琶     
<正>从前,有个纨绔子弟,自幼好吃懒做,不好好念书。长大以后,他常因写错别字闹笑话。有一天,他妻子说想吃枇杷。于是,他从桌上随手拿出一张纸,挥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便招呼仆人去买枇杷。他妻子接过纸来一看,扑哧一声笑了。原来,上面写的是"买琵琶五斤"——五个字错了两个,"枇杷"被误写成了"琵琶"。他妻子看过后,在后面题了一首打油诗:  相似文献   

7.
说郭晖是邯郸的“张海迪”,一是因为她和张海迪一样,都是以轮椅代步的残疾女性,而更重要的一点是,她有着与张海迪一样坚强的精神和斗志……2003年7月7日下午,笔者在郭晖家的后院里,见到了正在教几个孩子学英语的郭晖。在落日的余晖下,郭晖身着一袭浅紫色的连衣裙,一双睿智的眼睛闪动着令人可亲的真诚。得知笔者的来意后,郭晖大方地与笔者聊了起来。意外导致下腿截瘫1981年,上小学五年级的郭晖在一次课外活动练习跳远时,不小心扭伤了左膝盖。大约一个月后,细心的妈妈发现她的左腿有些异样,便带着她踏上了求医的道路。在以后的四年中,她们四处…  相似文献   

8.
结婚23周年纪念日那天,我把很早就准备好的礼物——一款皮包拿给妻子。“是什么?”妻子打开了包装袋。瞬间,她的脸上洋溢出了惊喜。“真的非常漂亮,我很早就想要这种款式的皮包了。亲爱的,谢谢你,明天我就用它!”妻子一边说着,一边迫不及待地把旧皮包的东西一件件地拿出来放在桌子上。妻子的旧皮包里不知装了什么东西,满满的。我好奇地盯了好长时间。妻子最后拿出来的是一叠厚厚的信。凑过去一看,发现是我以前写给妻子的信。两年前,我和妻子约定一个月写一封信,以便及时传递彼此的心情。妻子竟然把那段时间我写给她的信全部装在皮包里每天都…  相似文献   

9.
"啰唆"本是个贬义词,"啰唆"的话人们不喜欢听,"啰唆"的文章人们也不爱看。但生活中也有"啰唆"得绝妙的例子钦?"啰唆"还是假"啰唆"?看看下面几个例子,你就明白了。明朝初年,有一个考生进京赶考,因离家匆忙,没有来得及将家事交代清楚。他一到京城,就赶紧给家中的妻子写了一封信。吾妻:  相似文献   

10.
那个星期三的清晨,天空突然像发了怒似的,暴雨倾泻而下,像在泼,像在倒。 早餐时间,我准备到楼下买点东西。下到一楼一看,整个校园已经积满了雨水,尤其是主干道,彻底被水淹没了。  相似文献   

11.
儿子贪玩,对老师布置的写字作业,常常是乱涂乱画交差了事。有一天,妻子检查他的作业,看过之后,把他狠狠地骂了一顿,并罚他重写5页。不到10分钟,儿子便来交差,我惊异于他的“神速”,妻子接过一看,才知他每页只写了4个东倒西歪的大字。妻子气得扬手欲打,儿子却振振有词,辩道:“你要我写5页,并没要求每页写多少个字。”我听后哭笑不得,妻子却咬牙切齿  相似文献   

12.
写作,就像摄影一样,选好了角度,就能产生独特的效果。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绘景、状物,如果将常用的角度加以变化,往往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改变平常角度,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自从女儿上小学后,我们这个幸福的小家庭就少了很多欢乐。那么小的孩子,每天老师要留三四个小时的作业,不仅节假日要留作业,晚上要留作业,就连中午这一会儿时间也要留作业。天真快乐的小女儿一下子变成了重压下的“小大人”:刚放学回家就趴在桌上写作业,吃过晚饭还要继续写,晚上,再也顾不得看中央电视台的《大风车》,作业多时要写到11点。每逢这时候我和妻子总是心疼地看着女儿写作业,不少时候我们都想睡觉了,而七八岁的女儿还要伏案疾书。女儿的课余时间都给了一本又一本的作业,很少有玩的时间,不仅上学前我们教她的唐诗、…  相似文献   

14.
开心一笑     
加菲 《当代学生》2011,(19):46-47
电话簿在一家精神疾病医院里,有两个病人在聊天。甲对乙说:"我最近写了本书,你看了吗?"乙答:"看了,写得挺好,就是书里的人名太多,我记不住。"正在此时,院长进来了,说:"你们俩拿我的电话簿干什么?"出乎意料的道歉校长收到一盆仙人球,是他妻子送来的。他对我说,他和妻子大吵了一架,妻子可能是把这仙人球送来以表歉意。他让我把卡片上的话念给他听。  相似文献   

15.
儿子上班走了,妻子塞给我一张纸条儿,我展开一看,上面写着:“爸爸,今晚我同女朋友一块儿去看电影,请你提供恋爱经费50元(鸳鸯座需24元,余下26元买瓜子和冷饮等)。儿子,即日。”我“噗哧”一声笑了:儿子这是搞的啥名堂?有话当面对我说不就得了,何必这么正经地写申请呢!  相似文献   

16.
谁是教育者     
儿子高硕今年10岁,上小学五年级。别看他长得虎头虎脑的,学习成绩却很突出;尤其喜爱美术,水粉、国画画得特棒。所有这些应该归功于妻子对他的“教育”。每天晚上,妻子把小高硕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井井有条。其实高硕非常勤奋,就是妈妈不督促,他也会每天主动这样做的。可妻子好像一天不要求就没有尽到义务似的。儿子傍晚一放学回家,妻子就习惯地布置:先半个小时的素描,饭后看30分钟的电视,到七点开始写作业,写完后进行课外阅读,九点钟准时睡觉。对了,她还忘不了唠叨:明早六点起床。  相似文献   

17.
幽默问答     
谜信从前,有一对夫妻。丈夫在外面做生意。寒冷的冬天快要来临了,妻子特意为丈夫缝制了一床厚棉被,托人捎去。半个月后,丈夫捎回来一封信。妻子打开一看,只见信纸上写着"由、甲、申"三个字,妻子思忖良久,终于明白了丈夫的意思。  相似文献   

18.
调侃式教育     
张燕 《班主任之友》2009,(12):46-47
中午我去教室的时候发现,身材高大、长得又黑又胖的郭晖正追着瘦猴子似的李杰边骂边打,李杰只是闪躲,并不反抗。两个人的言行与平时的个性都不符合。郭晖孔武有力,但是憨厚可爱,李杰瘦弱,却是古怪刁钻,不肯吃亏。因此这一幕的出现必有缘由。  相似文献   

19.
这篇文章写的是从孩子眼里看到的已经在人类家庭中落户的松鼠,于是,它就有一种特别的格调和趣味了。  相似文献   

20.
我正看报纸,3岁的女儿琳琳笑呵呵地拉我:“爸爸,你来看看,你来看看嘛。”又搞什么恶作剧了?我知道要想清静,就得顺着她。我随她来到客厅的沙发上一看,没什么,只是把一只大布熊猫“枕”在一只小毛毛狗身上,“爸爸,好玩不?”我对儿童的玩法不感兴趣,也就随口说了声“好玩”打发她。她笑了,我也解脱了。过了些时候,妻子回来了,我听到琳琳又拉妻子去看她的“杰作”。我估计妻子也会像我一样应付她一下。琳琳问:“妈妈,好玩不?”待了会儿,我却听到妻子说:“不好玩!”真笨!我暗笑她不会迎合孩子的心理去讲话,这下准惹她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