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本《邓拓散文》,使我爱不释手。看一幅画、听一出戏、听一首歌,在邓拓同志的笔端就流出一篇篇优美动人的文章。读后会使人增长知识,同时能悟出写文章的道理。我觉得邓拓同志的文章贵在“准确”二字上。  相似文献   

2.
邓拓同志是我的福州同乡,又是高中同学,而且曾经一度同是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我和邓拓同志开始经常联系,是在一九五九年《光明日报》的《东风》副刊改版以后。由于我参加编辑《东风》副刊,曾向邓拓同志组稿,并请求他给予协助。在这中间,邓拓同志为《东风》写了不少  相似文献   

3.
“丁零零……”电话声响,我赶忙拿起听筒.“是祥科同志吗,你寄来的《新闻爱好者》每期都收到了.尤其是《邓拓与丁一岚的诗情》一文,我们几个都看了,很有兴致啊!你知道吗,邓拓和丁一岚的故事,胡老,胡开明知道得不少,胡老还是他们的‘红娘’呢?你有兴趣的话可以来一趟.”  相似文献   

4.
书讯     
《人民新闻家邓拓》出版《人民新闻家邓拓》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该书由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编辑;收有论述邓拓的新闻工作业绩以及散文、诗词等文章50余篇,从各方面展现了邓拓革命的一生,其中包括他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特别是他在抗日战争、解放战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接触邓拓同志生前总喜欢开玩笑地对我们说:“我给《北京晚报》写《燕山夜话》,是被你们逼着上马的。你们真有一股磨劲儿。”确实,我们当时那股磨劲儿,也真够邓拓同志受的。按我们自己的行话来说,对有的作者,就是要抓住不放。邓拓同志就是被我们抓住不放的一个。当他还在《人民日报》工作的时候,在我们组稿作者的名单上,邓拓同志的名字就列在前面。很多作者都被编辑部的同志一个个“攻”下来了,唯独邓拓同志,因为他太忙,却始终没有得到合适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书讯     
《邓拓诗词墨迹选》《邓拓诗词墨迹选》即将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编有邓拓生前在各个历史时期书写的诗词墨迹近130幅,其中关于新闻工作的也有若干首,并配有陶军等同志写的注释。邓拓博学多才,是卓有声望的报人、作家、历史学家和诗人,他的书法具有潇洒俊逸、瘦劲洗练等特点,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此书由邓拓夫人丁一岚编选,以纪念邓拓逝世20周年。估价:5.50元。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新闻史学会、人民日报新闻研究中心、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和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主办,中国记协新闻发展中心协办,福建邓氏名人纪念馆承办的“邓拓新闻思想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5月18日-20日在邓拓的故乡福州召开,今年是邓拓同志逝世40周年,这次研讨会对邓拓的新闻工作经历和新闻思想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会议开幕式由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传媒大学赵玉明教授主持;《晋察冀日报》老报人、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会长陈春森在闭幕式上致辞。此次研讨会通过对邓拓同志每一段工作经历的回顾,通过对邓拓同志工作经历和作品的分析,对邓拓新闻思想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福建人民出版社收集有关悼念邓拓同志的文章,编成《忆邓拓》一书,准备出版。丁一岚同志要我为这本书作序。我是“三家村”的唯一幸存者,又曾经和邓拓同志一同工作过十多年,对这个委托当然无可推辞。但是经历过这十多年人所共知的沉冤浩劫之后,我在感情上发生了一种并不自知的变化;特别是每一提到同受灾祸的邓拓、吴晗两位同志,便情不自禁地伤心落泪,不可抑制。因此在受命作序之后,踌躇再三,只好撇开对邓拓同志本人的沉恸哀思,将自己的思路引向其他方面。  相似文献   

9.
“十年浩劫”使北京晚报、《燕山夜话》和邓拓产生了一种奇妙的联系。北京晚报复刊,人们自然地联想到《燕山夜话》及它的作者邓拓同志。这种联想的感情色彩是强烈的,复杂的,一言难尽的。然而,北京晚报可以复刊,《燕山夜话》的栏目名称可以沿用,它的主人却永  相似文献   

10.
邓拓同志逝世二十年了。我深深地怀念他。邓拓同志长期从事新闻工作,对无产阶级的新闻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很有才华,既是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又是历史学家、书法家和诗人。我开始认识邓拓同志,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他那时担任晋察冀边区《抗敌报》(后改为《晋察冀日报》)的社长兼总编。一九四一年,我在晋察冀边区三专区任文化界抗日救国会主任,兼任《抗敌报》通讯站的工作。一次,为工作,我应邀去抗敌报社。那时的条件是很艰苦的,报社住在阜平县山沟里的一个村庄。他身躯瘦瘦的,举止文雅端庄,目光炯炯有神,态度和蔼,在接触中给人一种强烈的可敬可亲感觉。这就是我第  相似文献   

11.
为纪念邓拓同志逝世二十周年撰写有关文章时,有机会翻阅《邓拓同志撰写社论稿目录》,目光一下子被《压制批评的人是党的死敌》这一醒目标题所吸引,立即产生先读为快的愿望。一查原稿,完好地保存在1953年的档案里。原稿的邓拓手迹,并附有“即排,未完稿即送去。邓”的说明。想了解一下,从初稿到发表有何修改,却找不到一次改样。一查1953年1月  相似文献   

12.
邓拓书法     
邓拓同志是大家熟悉的新闻界老前辈。他热心收藏、研究古代文物,又以精湛的书法深受人们的赞赏。最近,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了邓拓藏画、书法展览,邓拓同志的夫人丁一岚同志在前言中说:“许多朋友希望再看到邓拓的书法,‘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六一年三月,邓拓同志的杂文专栏《燕山夜话》开始在晚报发表。从这以后,我们和他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熟了。晚报同志总希望邓拓同志能多为晚报出点点子,但是他很谦虚,不肯多说。有时说上一点,又接着声明:“我没有办过晚报,我这是姑妄言之,你就姑妄听之吧!”其实,他哪里是“姑妄言之”呢?他对如何办好晚报的许多设想和意见,当年就给过我们很多启发,有些直到今天也还能帮助我们打开思路。这里根据当年自己的札记和记忆整理出一些,供晚报的编辑、记者和通讯员同  相似文献   

14.
邓拓同志才气横溢,学识渊博,对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他不仅是具有丰富经验的报刊编者、研究有素的历史学家,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诗人、书法家、文物鉴赏家,而且对哲学和经济学也有一定的研究。他一生从事党的宣传工作三十年,终生紧握战斗的如椽大笔,积极热情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党的新闻工作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笔走龙蛇三十年”。从一九三八年四月受命于危难之际,主持《抗敌报》,即《晋察冀日报》,到一九五八年秋调离《人民日报》,整整二十年,邓拓先后担任边区党报、中央党报的总编辑、社长。这期间,邓拓同志写了大量的新闻、通讯、文章,修改了无法数计的各种体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当代著名的新闻工作者,诗人,杂文作家邓拓在世的时侯,十分重视资料的积累,常见他在上衣口袋里,装着个小本本,不时地掏出来记点什么。有一次,我专程去他家登门拜访,聆听教益。邓拓同志热情地接待了我。他那诲人不倦的学者风度,至今还给我留有深刻的印象。谈话自然地转到了如何做学问的问题上。邓拓同志郑重地对我说:“无论你是进行学术研究,还是从事新闻写作,除了经常注意摘抄文字资料以外,还要把你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以及亲身经历的、使你感受最深的事情记录下来。”他说:“这在当时或许认为没有多大意思,但是过了10年20几年以后,它们就都变成了你  相似文献   

16.
为纪念邓拓同志逝世二十周年撰写有关文章时,有机会翻阅《邓拓同志撰写社论稿目录》,目光一下子被《压制批评的人是党的死敌》这一醒目标题所吸引,立即产生先读为快的愿望。一查原稿,完好地保存在1953年的档案里。原稿的邓拓手迹,并附有“即排,未完稿即送去。邓”的说明。想了解一下,从初稿到发表有何修改,却找不到一次改样。一查1953年1月23日人民日报,不仅篇幅有所增加,引证的内容也多有调整,后半篇的论述的内容比手稿多,社论论述内容也较手稿详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只有请教老同志。当我向胡绩伟同志提及此事时,他也觉得很奇怪。在他的记忆中,这  相似文献   

17.
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本刊全体同仁怀着无限崇敬和缅怀之情,发表这篇纪念文章。此文,记述了邓拓主持编辑出版全国第一部《毛泽东选集》的经过,不但有纪念意义,而且具有宝贵的文献史料价值。我们非常感谢我国新闻界前辈张帆同志应约赐文,供本刊独家发表。现发表的这段文字,系作者最近撰写的《邓拓与战友》第6章的部分内容。《邓拓与战友》共20章,约15万字,本刊将从明年第1期起陆续刊登,并筹划出版该书,尽早问世,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60年代初,《北京晚报》副刊上曾有一个《燕山夜话》杂文专栏,主持人是邓拓同志。“文化大革命”对《燕山夜话》的“全国性声讨”结果,反倒引起更多读者对这专栏的兴趣和关注。80年代伊始,随着《北京晚报》的复刊,《燕山夜话》以《百家言》栏目复活了。在新时期,新的《百家  相似文献   

19.
时间过得真快,邓拓同志离开我们不觉已二十年了!缅怀在抗日战争中对敌后新闻工作做过杰出贡献的邓拓同志,更是思绪万千!邓拓是一位才华洋溢、胸怀坦荡的同志,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忠贞的无产阶级战士。他没有死于反动派的牢房,没有死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烽火连天的战场,却死于“四  相似文献   

20.
《燕山夜话》终于再版了!一以告慰广大关心此书的读者,二以告慰作者于地下。抚今追昔,真是感慨万千! 这本书的作者马南(屯阝)即邓拓同志,是长期战斗在我党思想战线上的一名忠诚的无产阶级战士。他毕生挥笔,积极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热情讴歌党的事业所取得的每一个光辉胜利。邓拓同志写作是很勤勉的。在战争年代里,他常常是趁行军途中在马背上构思,一到驻地,立即提笔写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