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声名远播的学者和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新闻工作者。他的政治生涯和他的新闻活动特别是报刊活动紧密相连。他一生的政治活动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利用报刊进行舆论宣传,其宣传革命主张的主要途径便是报刊,在办报办刊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新闻传播思想:对报刊功能,新闻自由,舆论监督,报刊业务,读者意识,报刊自律以及报刊言论独立性都有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今传媒》2012,(4):57
正2012年新闻出版总署将重点开展4项新闻报刊领域的专项治理行动。分别是:打击新闻敲诈、治理有偿新闻专项行动,规范新闻采编秩序;开展教辅类报刊专项治理,规范报刊出版秩序;开展学术期刊违规刊发质量低劣论文专项治理工作,提升学术期刊的出版质量;开展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治理行动,加强报刊广告监管。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有关负责人强调,各地在抓专项行动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违法案件的查处和督办工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媒科技》2009,(2):13-14
2月12日至15日,2009年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针对目前新闻报刊界普遍关心的体制机制改革、退出机制、新闻从业人员队伍管理等问题,对2009年的报刊管理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相似文献   

4.
从清朝末年到新中国的成立,中国报刊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具有不同的新闻追求,同人报刊在中国历史上作为一种重要的报刊存在形式,它在我国报刊事业的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而报刊的发刊词往往最能体现一份刊物的办刊宗旨、方针等内容.对于同人报刊发刊词的研究,能更好地了解它们的新闻价值,进而从中汲取一些对现代新闻事业的发展能起到借鉴作用的精髓.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为200多家报刊撰稿,他们对报刊的运作十分熟悉,既从新闻职业角度,也从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角度考察报刊现象.他们关于有机的报刊运动、报刊的公正惯例、报刊与人民的关系、报刊的首要职责、报纸是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等观点,丰富了我国的新闻理论研究.他们对报刊与政治的论述,开阔了我们全面观察报刊的眼界.  相似文献   

6.
<正>2月12日至15日, 2009年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针对目前新闻报刊界普遍关心的体制机制改革、退出机制、新闻从业人员队伍管理等问题,对2009年的报刊管理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相似文献   

7.
杨璐 《新闻世界》2014,(11):102-103
商业性报刊在鸦片战争前后出现并得到迅速发展,甚至曾一度成为上海报业主流,是我国近代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性报刊的出版时间长短不一,但在新闻业务、经营理念和与其他报刊间的互动等方面对宗教性报刊、政治性报刊产生重要影响,在中国新闻传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为我国以后的报业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1838年到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属于民主报刊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的准备阶段。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主张报刊必须摆脱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要成为人民的代言人。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报刊有一种“高贵天性“,即报刊是一种理智的力量,它懂得怎样为了正义而不是为了个别利益工作,它统管一切事物,但目的只是自己本身。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希腊新闻传播史的发展历程及各阶段不同媒介的发展特征.1821年到20世纪20年代,希腊最初一批报刊创立并缓慢发展.1924年至1974年,希腊新闻业在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中艰难前进,受到严厉管制及压迫,主要为各党派的宣传工具.1974年,希腊开始了真正的民主化进程,新闻传播业转向市场化,确立新闻自由的体制,形成了新闻专业主义的职业规范.  相似文献   

10.
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美国报刊属于商业报刊体系,在世界新闻四百多年(从1609年世界上第一张报纸算起)的历史中,商业报刊也就是二百年的时间。但这却是生机勃勃的二百年,诸多的新闻理念、媒介运行规律都是在商业报刊的衍生、发展中逐渐成熟起来的。  相似文献   

11.
王尤 《新闻界》2003,(5):63-63
鄙人爱看、爱藏报刊。每年都自费订阅十几种报刊,并已收藏了二三百种、近万份。可惜,近年来,除自选订阅的报刊有些看头、藏头外,凡是上面压着订的、熟人处不过情面勉强订的,其内容都非常让人失望。特别是有些子报子刊,新闻不像新闻,广告不像广告,报刊不像报刊。你即使耐下性子用心寻找往往也难看到几篇像样的东西。所以,我现在有的报刊拿到手,顶多稍翻一下,就丢进了垃圾堆。社会上一些不好的事情,人们还可以通过报刊评评说说,而这类报刊,自己护短,它压根儿不会让你“发言”;别的报刊,看在同行面上,一般也不会帮你“多嘴”。故而这类“垃圾报…  相似文献   

12.
肖健 《军事记者》2002,(11):31-33
随着我国加入WTO,各家媒体尤其是生活类、时尚类报刊,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采取不同的办法培育市场,力求增加发行量,扩大读者群。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善于培育市场已经成为报刊业竞争的一条有效途径。报刊业竞争,说到底就是对读者的竞争,而赢得读者的关键在于市场的定位。从新闻本身的特性出发,报刊的定位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读者对象,二是地域范围,三是传播途径,四是信息的性质,五是实现的目标。应该说报刊定位的这几条表现,军队报刊特别是军兵种报刊都基本明确。那么,是不是军队报刊就高枕无忧,或者说是不存在培育市…  相似文献   

13.
张琴 《新闻窗》2007,(4):128-128
少儿报刊是一种以目标受众的年龄来界定的特定报刊,其特定服务对象是18岁以下的读者。据中国少儿报刊协会统计,2007年少儿报刊已达28家之多,分属教育、新闻、共青团和妇联等系统,大多数以学习辅导和综合性定位。在我国,少儿报刊竞争激烈,同质化现象严重,在有限的服务区域内,其发展颇为艰难。少儿报刊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读者,就必须创新办刊理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一、《察世俗每月统纪传》、《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以及《万国公报》等的科技、地理、历史和新闻专栏在中国的报刊史上,专栏的出现几乎是与最早报刊的创办而同步的,这也反映了报刊专栏与报刊本身密不可分的联系。有史可查的中国最早的定期报刊应是1815年英国传教士米怜在马六甲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纪传》。  相似文献   

15.
半月要闻     
李东东在上海调研报刊管理工作12月2日,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在沪就江苏、浙江、上海等地新闻出版管理工作召开调研会。此次调研旨在总结新闻报刊管理工作一年来的新经验、创新做法和有效措施,分析新形势下面临的新问题,研究总结进一步做好新闻报刊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青年记者》2012,(10):42
记者从3月21日召开的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2年新闻出版总署将重点开展4项新闻报刊领域的专项治理行动,有效解决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打击新闻敲诈、治理有偿新闻专项行动,规范新闻采编秩序。新闻出版总署将联合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等有关部门,在全国开展为期3个月的打击新闻敲诈、治理有偿新闻的专项行动。  相似文献   

17.
曹鹏 《当代传播》2000,(4):47-48,72
轰轰烈烈的上海“财富论坛” ,可谓是1999年秋天中国新闻传播界关注的重大事件。围绕“财富论坛”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国内各大媒体 ,给予了空前的关注 ,特别是对财经类报刊以及电视节目来说 ,这可能是仅次于建国50周年大庆之外投入人力物力最多的一大热门新闻。据报载 ,有600名国内外记者参与报道这次年会。财经工商杂志一直是笔者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笔者已经从事15年经济新闻采编 ,对国内与英美的主要财经报刊近些年收集、阅读的较多 ,比较熟悉经济报刊情况。作为媒介经济学者与报刊市场观察分析家 ,笔者在此就自己对…  相似文献   

18.
胡正强 《新闻界》2005,(6):77-79
梁启超作为杰出的报刊活动家,从事报刊活动约三十年,见证了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起步发展时期,深刻地观察和理解我国报刊界当时存在的各种问题和不足。面对起步较晚、发展环境不容乐观的中国新闻业,梁启超在其有关论著中,以解读新闻作为范畴支点,对当时的各种报刊及其传播行为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并揭露了当时媒介的诸多不良现象和无行新闻工作人员的蝇营狗苟,通过对媒体和新闻作品展开一系列评价活动,从而建构了他颇具特色的新闻媒介批评理论。  相似文献   

19.
当前,报刊治理整顿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国已停办677家报刊。我们从《当前报刊治理整顿的一些思考》中,可以了解我国过去几次报刊整顿的情况,以及如何看待这次报刊治理整顿。如果从另一个视角来考虑县级报的生存空间,那么可以读一读《生态学视野中的县市报》。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是我国新闻传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您可以通过“民族新闻探析”栏目这个窗口,看到新疆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和少数民族新闻教育发展史。  相似文献   

20.
金臻庠是宁波民国报刊史上一位重要的报人。他将一生的主要时间和精力都用于报刊活动,共创立两份报纸,即《詹詹报》和《时事公报》。其中《时事公报》是宁波近代报刊史上刊行时间最长的民营报纸,是金臻庠追求独立办报的新闻理念和新闻实践活动的集中体现,也是金臻庠一生报刊活动的成功大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