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亮 《精武》2013,(36):154-154,156
随着近年来"体育强国"口号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开始强化身体锻炼,以其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高中生学生群体作为祖国的未来建设者和民族希望,强化该群体的体育锻炼能力,存在着特有的作用意义。目前在我国诸多学校也强化作出了体育锻炼课程的开发研究,旨在提升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及对体育知识技能的掌握,促使高中生群体以一个正确的体育锻炼态度来强化身心素质,适应现实社会所需。本案针对当前高中生体育锻炼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做出了系统的评价分析,并着重提出了强化高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及能力的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体育价值观念是体育意识的清晰流露,它集中体现在人们参加体育活动欲达到的目的之中。虽然当前大学生对体育的功能和体育锻炼的意义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体育价值的认识还是粗浅的、朦胧的。具体表现在主观行为上对体育锻炼缺乏主动和持之以恒的坚定态度,缺乏积极参与意识。众所周知,体育锻炼,贵在坚持,为使体育教学效果存在学生的自我锻炼中得到延伸和体现,有必要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对体育价值的认识。而从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看,传统的教育思想、内容、方法  相似文献   

3.
女大学生是具有现代思想并充满青春活力的知识群体,她们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仅体现出当代青年女性对待体育行为的一般观念,更重要的是她们把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等同起来进行思考。大学时代是终身体育观念形成的最佳时期,且终身体育教育是高校体育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对高校学生进行体质健康状况及体育锻炼态度进行调查和研究,了解影响女生体育锻炼积极的因素和体育与健康的观念,并有针对性地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女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4.
雷先良  周贤江 《体育科技》2012,33(2):99-101
主要从我国家庭结构类型、家庭养育方式、家庭教育方式、家庭体育文化氛围、家庭成员素质、家庭居住环境、家庭经济收入、家庭体育行为、家庭健康观念等九个方面探讨影响青少年的体育行为和体质健康问题,分析影响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行为和体质健康的原因,从而使人们认识家庭因素对青少年体育行为和体质健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正>一、正确理解体质健康提升与体育素养涵育之间的关系体育素养包括身体素质、社会认知和心理发展,对人整体健康且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当一个学生拥有良好的体育素养时,他可以在体育活动中对身体实现有效地协调和控制,懂得体育锻炼的重要作用,获得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体育技能,在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同时,促进身边人共同获得健康生活方式的能力。如,拥有良好体育素养的学生可以通过自身影响和家人一起锻炼,向家人普及健康知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可以伴随他的一生。因此,我们可以把体育素养理解为对于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方面高度概括的综合概念。  相似文献   

6.
影响普通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从心理因素、健康因素和教学因素对体育弱势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体育弱势大学生普遍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对体育锻炼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锻炼行为受健康因素的影响较大;教学内容枯燥、难度大和教师不了解学生心理等主要因素影响了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现如今的国家教育体制以及社会的大环境都不利于学生们对体育产生正确的认识,不能真正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使人们对体育存在偏见,导致现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整体下降。为了不断提升学生对冬季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程度和高度,找出国家现行的教育制度、社会的体育价值观、家长的重视程度、学生本人的体育兴趣、习惯和能力等影响因素,并提出转变观念,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加大社会对体育的关注程度;提升家长对体育锻炼意义和价值的认识高度,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锻炼氛围;提高学生自身运动能力水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等提高的具体途径,切实提高学生对冬季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高度,让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切实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能力的构成1.体育锻炼意识体育锻炼意识是指学生正确认识体育锻炼的目的和意义,指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理论基础。具体地讲就是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欲望和要求等。2. 体育锻炼能力体育锻炼能力是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由认知能力、参与体育活动能力、自我锻炼及评价能力和组织能力等所组成。(1)认知能力学生体育认知能力是以丰富的体育知识和对体育锻炼目的、意义及功能的认识和对体育锻炼有良好的体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也受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例如,50年代的“锻炼身体,保卫祖国,锻炼身体,建…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和仿真分析法建构并验证体育锻炼群体知识转移的机制,以此作为全民健身战略推进研究的新视角。体育锻炼具有极强的实践群体特性,其知识传播有较强的默会性,转移的渠道主要有2种:(1)在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通过体育互动、学习交流间接获取知识;(2)体育锻炼群体中的知识拥有者和传播者(主要是教练员)直接传授知识。体育锻炼群体欲在成员数量上达成稳定性,对时间的依赖性较大。直接传授体育锻炼知识的教练员数量越少,群体将越快达到稳定的成员数量。提出: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业余体育教练员的培养和管理工作、提升志愿服务意愿和水平依然是推进全民健身战略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行动计划理论发展的要求及其对体育健康行为的成效。主要结论:行为频率或持续时间可以说明某一行为已成为习惯。体育行动计划能够有效促进人们不间断地对体育锻炼进行长期规划,并真正地付诸行动,保持科学的体育锻炼习惯。建议:将行动计划健康行为理论,应用在健身运动习惯的养成上,达到通过身体活动促进健康的目的;行动计划对行为的改变可以从行为"抑制"观点介入;行动计划促进体育习惯的养成有较好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11.
女大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女大学生是具有现代思想并充满青春活力的知识群体,她们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仅体现出当代青年女性对待体育行为的一般观念,更重要的是她们把体育锻炼与女性接受现代文明的机会等同起来进行思考。从文化道德、传统认识、目的等更深层次进行理解,从而进入一个更新的文化理论层次。大学时代是终身体育观念形成的最佳时期,且终身体育教育是高校体育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培养女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呢,本文拟对此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沈阳市区居民体育锻炼的动机、锻炼的自然情况和组织形式等行为进行分析,发现沈阳市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是增进健康;老年人在锻炼时间和频率上均高于青年人;锻炼的场所以公共体育场所为主,有一半以上居民体育锻炼意识较强;自我健康评估能力和体育与健康知识不足是多数居民在体育锻炼中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社会网络和知识转移理论的双重视角,创建关于体育锻炼行为机制的理论框架,并通过实证研究加以验证,进而得出关于全民健身深入推进的启示。研究发现:体育锻炼行为之所以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惯性”和“偏好”,是由于体育锻炼者在互动中所形成的社会网络给人们带来体育锻炼信息共享与交换,塑造人们的体育锻炼行为决策偏好,甚至价值观。体育锻炼群体通常为低密度社会网络,情感网络密度越高其成员信任度越高,也越有利于体育锻炼的知识转移。体育锻炼知识转移相对依赖少数几个节点;体育锻炼者知识转移过程中的核心成员,尤其是教练或体育俱乐部负责人,扮演着重要的知识传播者角色;成员获取体育锻炼知识越来越依赖于非正式、开放和网络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农村大众"体育锻炼意识缺乏"的实质进行分析,为促进农村体育发展的相关措施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文献资料、参与观察等研究方法对农村大众体育锻炼意识缺乏的实质进行深入探讨。结论:意识缺乏是农村大众体育锻炼参与不足的表象,不同年龄群体的体育认识错误是体育意识缺乏的实质:青少年群体——体育无吸引力、无作用化,中青年群体——体育理解谬化以及老年群体——体育"无知"化。建议从进一步改善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加强乡镇学校体育建设、利用媒介有效宣传体育健康基本知识和加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四个方面助力农村大众体育锻炼参与。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不仅是运动能力的培养,也包含了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培养,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锻炼能力和良好的健身习惯。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布置及完成可以打通体育核心素养中的内在关联,既有利于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对学生终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养成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推动居民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不仅是”健康中国”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居民健康水平的必然选择。探索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潜在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可为提升我国居民体育锻炼水平提供干预方向和路径,是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计划顺利开展的关键环节之一。使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全国大样本调查数据探析健康素养对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发现健康素养、健康信念、年龄世代、性别、城乡类别、教育程度、配偶状况、个人收入会影响居民体育锻炼行为;健康信念在健康素养对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鉴于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加强居民健康信念在促进居民体育锻炼行为中的显著作用,应加强对不同年龄居民体育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进一步提升居民健康信念水平,倡导居民将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作为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毛坤  许砚田  杨爱东 《体育科学》2002,22(3):65-65,69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导入非常重要,即是从知识、技术的方面导入,还是从能力、知识的方面导入?不同的导入方式,学生们会有不同的心理取向,心理取向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不同。从知识、技术方面来灌输.学生就只会记忆和模仿,而从能力和知识的方面导入,学生就容易学会辩证地分析和判断自己的体育能力,就容易学会感受体育锻炼中的乐趣。在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体系的构建中,应该将知识介绍、技能传授、能力培养和体育境界的提升,分成由低向高的几个层次。帮助学生对自身身体素质、健康状况的分析、判断,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一、对体育课练习密度的再认识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指体育课中学生练习的总时间与体育课课时总时间的比值。《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言部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实践性"、"健身性"的性质。其中,"实践性"是指课程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体育锻炼以及行为养成,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健身性"是指课程强调在学习体  相似文献   

19.
杨国顺 《体育科技》2012,(4):115-120
从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角度分析了高校教师身心健康现状。分层抽取18所高校1100名高校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高校教师标准体育人口比率为20.20%,远低于2007年中国群体体育人口比例;高校男教师体育意识好于女教师,锻炼形式主要是选择与朋友一起锻炼;高校教师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越好,健康得分就越高;体育锻炼次数、体育人口、锻炼态度、锻炼时间和锻炼组织形式是对健康得分预测权重较大、解释能力较强的变量。  相似文献   

20.
一、编写基础理论知识教材的意义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内容是体育与健康课的重要内容,对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学科知识,指导体育锻炼和发展运动技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体育与健康的能力和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准确而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是更好地开展体育理论课教学的基础和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