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很大的世界,下面这些小动物不心迷路了,你可以在地图上帮它们找到家吗?它们分别来自哪里呢?  相似文献   

2.
找家     
瞧,这个小妹妹迷路了,她找不到自己的家在哪里。幸好她有张自己家门口的照片。小朋友,你能不能根据照片上门的形状,为小妹妹找到她的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永远的语文     
语文,该关注什么? 从事语文教育多年,我一直认为在思考语文该关注什么之前,应该弄懂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的语文素养到底从哪里来?是从听老师讲课中来,还是更多地靠自己阅读感悟得来?第二个问题:学生一个学期或者一年不上语文课,他的语文成绩会差吗?如果一个学期、一年不上语文课,他可能会差在哪里?损失在哪里?第三个问题:真的有必要篇篇课文都那么细讲、那么分析吗?该在什么地方讲、怎么讲呢?  相似文献   

4.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语文教学的突破口在哪里?下面浅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评论家的眼光,让学生质疑 要培养学生评价家的眼光,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质疑,我认为首先要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语文教学一直在“少”“慢”“差”“费”的怪圈里徘徊,语文考试的分数是所有科目中最低的,语文教改喊得最响,语文教师遭受的指责也最多,受了不少冤屈,心中有倒不完的苦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能否和谐共振?语文教学的“瓶颈”在哪里?语文教学高效的秘诀在哪里?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语文教学一直在“少”、“慢”、“差”、“费”的怪圈里徘徊,语文考试的分数是所有科目中最低的,语文教改喊得最响,语文教师遭受的指责也最多,受了不少冤屈,心中有倒不完的苦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能否和谐共振?语文教学的“瓶颈”在哪里?语文教学的金钥匙在哪里?  相似文献   

7.
在农村小学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深知农村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现状.我常在想,我们农村的小学生比不上城市的小学生,问题出在哪里?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是生源?还是师质?还是教学条件?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相似文献   

8.
燕尾蝶     
我们就像迷路的燕尾蝶,迷失在城市的森林。童话里的燕尾蝶最终找到了家,那么,我们呢?  相似文献   

9.
教师只有首先从文本中发掘出具体合宜的“语文元素”,才可能在教学中转化为“传递”给学生的相应的语文素养,才能首先从“教学内容”层面保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如何从文本中发掘合宜的“语文元素”呢?一、基于文本:进入文本的语文世界“语文元素”在哪里?“语文元素”从哪里来?“语文元素”当然在文本之中,当然从文本中来。但是,“语文元素”蕴含于文本之中,  相似文献   

10.
总有老师说,学生太笨了,一节课连一小段都背不下来。总有学生说,老师你讲的很好,可是考试不考啊。语文教师的幸福感在哪里?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又在哪里?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笔者认为应大胆放手,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构建和谐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应该板着面孔.应该努力营造充满激情的课堂。那么,语文教师的激情来自哪里呢?  相似文献   

12.
该如何教语文?语文的性质是什么?语文数学的核心在哪里?对人的培养会产生怎样的作用?语文教学的现状是否能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于是,有关语文教育本位的诸多思考便扑面而来。笔者认为;在常态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大胆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让学生争做语文学习真正的主人.从而使他们具备高尚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育的现状,历来为人所诟病。如今的语文教育在评论者的笔下,近乎到了严重侵害下一代身心健康的程度,这不禁令处在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们汗颜不止。汗颜过后是深深的思考,我们的语文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问题的症结又在哪里?该如何寻求突破?应该说上个世纪的语文教育病得不轻,  相似文献   

14.
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要有浓浓的“语文味”。课堂上要充满“语文味”,那执教者在引领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时就必须要注意对文本的细细品读,即“文本品读”。何谓“文本品读”?笔者认为,“文本品读”就是要求执教者引领学生对文本重点之处进行反复推敲,对文本的重要语段进行潜心会读,对文本细节之处进行品词析句。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所说:“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味’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对关键词句理解后的朗读里,即文本品读里。”那“文本品读”品读什么?又应该如何品读?品读中还应注意什么?笔者就小学高段语文的有关课堂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文本品读”教学策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解决小学语文教学低效问题的出路在哪里?多年来,我们坚持语文教学落实学生语文实践的研究,取得初步的成效。那么,为何要落实学生的语文实践,何为学生的语文实践,如何落实学生的语文实践?本文就这些问题的研究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6.
孔凡华 《山东教育》2014,(11):14-14
前日上网读到鸿鹄班主的帖子《做个有专业尊严的语文老师》,感慨良多。从教二十余年,我也在思考:自己是一名专业化的语文老师吗?作为一名老师.我们需要提升自己的专业尊严吗?教师的专业尊严来自哪里呢?  相似文献   

17.
高中生语文学习困难在哪里?教师抱怨语文教学之难难在哪里?即使经过新课改实验,我国的母语教育,特别是我国的高中语文教育似乎仍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语文教育的问题不仅仅是语文教师的问题。母语贫血的背后是民族精神的贫血。德国教育家洪堡特有一句名言:"民族的语言即民族  相似文献   

18.
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先生在成都教育学术研究报告会上曾经提出:为什么社会上、家长、包括不少学生都批评我们说,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总是老一套,质量不高啊?原因在哪里?老师为什么费力不讨好?  相似文献   

19.
《顽皮娃娃》2009,(7):8-9,26
快看啊!这些动物怎么会交换住的地方了呢?请小朋友们赶快帮帮忙,指引这些迷路的动物找到真正的家。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素称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一直以来,教师教作文难,学生学作文也难。作文难,难在哪里?面对现实的窘困,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开展作文教学?本文试图对这两个难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