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徐艳 《考试周刊》2014,(12):82-83
人本主义教学观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是19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将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推广到教育教学领域的产物。本文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探讨如何把人本主义教学观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以此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学的三大职能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学、科研、服务是当代高校的三大职能,本文旨在探讨大学三大职能的演变过程(中世纪时的教学职能→1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确立科研在大学中的地位→19世纪中后期美国的服务型大学)和三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19世纪中后期,美国高等教育开始步入“大学化”时代。在德国大学理念影响下,留德归美学者将“教学科研相结合”以及“教学自由”原则引入美国,形成了新的大学思想。吉尔曼成功创建了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哈佛和耶鲁等殖民地学院也开始了由“学院”向“大学”转型的改革。美国“大学化”运动不是对德国大学的简单模仿和复制,而是德国大学理念与美国精神文化的融合,体现了文化上的独立、选择和修正。  相似文献   

4.
爱默生是19世纪美国文学家、教育家,集众誉于一身,有独到的天人观、自然观、人性观和教育观。他抨击旧教育制度无活力、无过渡、不务实;认为大学教育的本质就是读书,强调书籍的重要性,指导书籍选择与阅读的方法;在教授管理上,认为优秀的教授应经得起自然、书本与行动的检验,为人自信,给教授充分自由;学生方面,要尊重学生,运用启发方法教导学生,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爱默生理想大学的构建,对我国当下教育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刘文霞 《教育》2012,(29):57-58
大学发展史表明,知识观是影响大学制度的一个重要因素。"知识材料,尤其是高深的知识材料,处于任何高等教育系统的目的和实质的核心。"历史上,大学经历了形而上学知识观和科学知识观两个时期,不同时期的大学制度形态特征也明显地反映了两种知识观上的差异。如今,后现代知识观的出现更是给大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现代的大学应该持有什么样的知识观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大学制度形态才能更好地释放其"知识能量"呢?知识观视野中的大学制度  相似文献   

6.
大学教师的"三观"即大学教师的大学观、教育观、人才观. 大学教师的大学观简而述之,就是大学教师"关于大学应当是什么样子"的认识和理解.繁而述之,就是大学教师关于大学的理念、大学的要素、大学的功能、大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和目标是什么?如何办好一所大学等等.大学观是大学教师职业信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激励和鼓舞大学教师耕于斯、作于斯、求于斯、成于斯的意义所在.一个有着明确、清晰大学观的教师必然会在他传道、授业、解惑的实践中,为实现其大学观所构画的人生理想而孜孜追求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7.
大学教师的“三观”即大学教师的大学观、教育观、人才观。大学教师的大学观简而述之,就是大学教师“关于大学应当是什么样子”的认识和理解。繁而述之,就是大学教师关于大学的理念、大学的要素、大学的功能、大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和目标是什么?如何办好一所大学等等。大学观是  相似文献   

8.
赫钦斯和克尔都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实践家和思想家。相似的社会历史背案使得他们对大学产生了一些共同的思考,但相异的思想基础又使两人在大学观、职能观、人才观及目的观和实现途径等问题的看法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文章详细考察了19世纪中后期美国研究型大学形成的背景和形成的具体过程,并得出了一些启示,希望对我国创办世界高水平大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慧猛 《教育》2013,(8):64
美国比较教育专家阿特巴赫指出:德国是第一个切实改变高等教育制度的欧洲国家,它为西欧、美国及日本,提供了一种大学模式。在德国的古典大学观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洪堡、施莱尔马赫、费希特三人,他们三人的高等教育理念及相关论述被公认为是关于德国古典大学观的经典阐释。借鉴德国古典大学观和大学建设的经验,对于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吉尔曼的办学理念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尔曼是19世纪中后期美国高等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他创立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美国第一所现代研究型大学,并成为许多大学学习的榜样。他倡导的学术自由、以人为本、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开展研究生教育等思想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罗伯特·M·赫钦斯是20世纪中叶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他在《美国高等教育》中用优美且严密的文字批判了当时美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他呼吁大学的批判功能,强调大学是独立思想或批判中心,教授和学生通过交流和沟通来发挥批判功能,并认为通过名著提供的经验有助于形成学生的鉴赏和批判标准。大学的批判功能不论是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上看,都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3.
思想的力量:影响19世纪初期德国大学改革的大学理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出现了一批论说大学理念、大学改革的思想家,其中的主要者如康德、谢林、施莱尔马赫、费希特、洪堡。如此众多的思想家对大学理念的集中论述,既是中世纪大学产生以来的大学史上的第一次,同时在迄今为止的大学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也是不多见的。思想家们的论述对19世纪初期的德国大学改革乃至世界大学的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美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霍桑深受其清教徒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的影响 ,他常以清教的善恶观来观察分析社会现象 ,但是他又厌恶清教的严酷性。同时 ,19世纪各种新思潮的兴起也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 ,尤其是先验论 ,其精神是挑战清教主义的理论基础 ,霍桑既赞赏先验论本身所包含的激情及人文精神 ,又始终对其保持一种审慎的怀疑态度。本文试从其代表作《红字》中人与上帝 ,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角度 ,进一步探索该作品的深刻内涵及霍桑的写作思想。  相似文献   

15.
在亨利·大卫·梭罗的政治思想体系中,个人良心被视为比法律更高的一种道德原则.他主张个人利益高于机构组织利益.任何机构化了的组织都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而应当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当政府机构运作出现偏差和失误时,公民有权拒绝与政府结盟,有权反抗政府.发表于1849年的<论公民的不服从>,集中地表达了梭罗的这些政治观点,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部半自传体小说,《苦行记》表现了19世纪美国西部的社会生活。通过分析小说中的种族伦理叙事和马克·吐温对土著印第安人和华人的种族伦理观,指出19世纪土著印第安人和华人遭受了来自美国主流社会严重的种族歧视。马克·吐温对印第安人进行极力丑化,表现出极度的仇视。对华人的同情和赞美,以及对华人负面形象的塑造仍然流露出白人种族的优越意识和文化优越感。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对英美国家大学理想研究的学术史进行了梳理,将其分为18世纪至19世纪末、19世纪末至20世纪二战前后、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反对新大学,意味着传统大学观念的成熟;第二个阶段是反对高等教育领域的功利主义;第三个阶段是反对现代性对大学的戕害.在第三个阶段,中国大陆的大学理想研究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融入了这一学术史历程.最后,本文提出了大学理想研究的局限和突破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霍桑是19世纪名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之一,《红字》是最能体现霍桑艺术风格-象征手法的代表作。霍桑的象征手法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不拘泥于传统形式。霍桑被誉为19世纪美国的最出色的象征派作家。  相似文献   

19.
美国大学成立之初,宗教建制是共灵魂.19世纪末,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大学开始用科学的方法诠释《圣经》,开始了大学宗教建制的方法世俗化.20世纪初,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对上帝的皈依不再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是追求内心上的永恒.大学的宗教建制也从方法的世俗化发展到观念上的世俗化.至此,美国大学从宗教化走到了世俗化.  相似文献   

20.
美国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演进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第一阶段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在部分杰出人士、实用主义思湖和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推动下,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得以确立阶段;第二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受凯恩斯主义和联邦政府政策影响,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得以发展;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受新科技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在广度和深度方面得到了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