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学周刊C版》2016,(26):5-6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农村家庭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都希望子女跳出农门,但教育孩子的方法欠缺。有一部分家长常年在外打工,还有一部分家长经商,没有时间管孩子,由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照看孩子,很少和孩子交流,偶尔有时间回家看看孩子,不是指责就是打骂,反而适得其反。在实践中,我一直在努力探索有效的家校合作教育方法,使家校形成合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铺路架桥。  相似文献   

2.
家长会,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相互沟通的桥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孩子从出生第一天起,直到长大成人,都在受着家庭的各种影响,可以说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因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而农村小学家庭教育薄弱,缺乏教育知识与教育理论的学习,能承担家庭教师这一责任的家长实在太少。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话,难管教,但不愿去与学校联系,形成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学生在家不服父母管教,家长显得束手无策,在校顶撞老师,家长轻信一面之词来校闹事,既损坏了学校的声誉,又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才起着重要作用。成功的家长会可以增强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增强家长的责任感,增进家长、学校、学生之间相互了解,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增强家长教育子女的信心,协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从而形成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教育是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责任,但是很多家长往往忽视了这个问题,认为学生交给学校就能完成教育的全过程,家长只要管好孩子衣食方面的需求即可。这种观点在农村家长当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初中学生处于思想的叛逆期,对初中学生的教育应该有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参与,这样才能帮助孩子顺利渡过叛逆期,让其健康快乐成长。基于此,就农村学生家庭亲子学习共同体建构进行探究,具体从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状况和农村学生家庭亲子学习共同体构建的策略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有些农村学校班主任工作存在很多难点,比如家长工作繁忙、文化水平较低、管理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多、意识不强等。加强家校联系,提高家长管理教育学生的思想认识,家长学校老师形成合力,共同努力,有利于做好班主任工作。通过班级微信群与家长联系、通过家长会与家长联系、通过早晚家长接送孩子的时候与家长联系是与家长联系的好方法。在与家长联系的时候,要尊重家长,体谅家长的难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以取得良好的联系效果。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家长要制定良好的家规。家长要宽容而不纵容孩子。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家长要动之以情,管事有度。家长要多赏识少指责。家长教育孩子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家长教育孩子要激发情趣。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中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需要靠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更需要家长持之以恒的诱导。  相似文献   

7.
陆靖 《贵州教育》2012,(12):18-19,31
寄宿制学校建好,不等于就能留住学生。因为当今家长更关注的是学校能否让孩子真正受到好的教育,能否让孩子安心“上好学”。  相似文献   

8.
农村家庭教育中存在着教育观念陈旧,家长外出打工致使教育孩子精力不足,重智育视轻德育的现状。农村家长需要转变观念,注重孩子全面发展和人格培养,提高自身素质,改善亲子关系。教师要主动与家长沟通,学校教育要担负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隔代教育是指家长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缺失孩子的教育而将孩子托付于父母的教育方式,然而,隔代家长们的素质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和孩子成长的要求。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尤其是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对于世界有了一套自己的看法。为了克服缺少父母教育的隔代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教师应担负起学生教育中家长的角色,积极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也离不开家庭教育。家庭作为学生的第一社会场所,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而家长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等更与学生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作为家长,应该学会尊重孩子、陪伴孩子,应努力做一个有耐心的家长,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陪伴者。  相似文献   

11.
正同一个孩子究竟为什么在学校和家里会判若两人?按理说,现在的家长都比较重视孩子的教育,为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他们化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并不比老师少。可是总有一些家长教育的结果往往事倍功半,甚或事与愿违。我想这恐怕与家长的教育方法有关系吧!带着这样的疑虑,我利用课余时间走访了家长,并和学生谈了谈心,从中获得了  相似文献   

12.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还没有真正转变的今天,广大教师,家长同志们考虑的只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少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对心理健康课及心理健康标准没有认识或认识不全面。学校追求升学率,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学生希望自己能够考上一所好大学,所有这些都注定使人们关注学业而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因而导致了农村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3.
在现如今的农村教育过程中,总是存在着这样一种观念:孩子成绩好,则一切都好。反之,就是教师没有抓紧学生,或家长没有盯紧学生。教师与家长合作交流的矛盾也由此而产生。从农村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家长交流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入手,分析这些矛盾产生的原因,结合在农村小学见习过程中常见的一些对小学生造成恶劣后果的不良现象,如"告状""体罚"等等,找出教师与家长双方教育理念上不同的地方,以及两者各自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上的不足之处。讨论教师与家长应该如何进行交流,以及交流什么,才能够改进教育理念,改变教育方法,从而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我当了十五年的班主任,多年实践使我逐渐懂得了,家访工作一定要了解学生和家长的思想性格特点,注意研究家访时学生与家长的心理,采取适当方法,讲究家访艺术。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严,但管教不得法,动辄打骂,往往造成孩子在家长面前循规蹈矩,一旦离开家长就“无法无天”。家访时如多讲或只讲学生缺点,家长火冒三丈就会打骂孩子,会使孩子和老师产生对立情绪。访问这样的家长,我总是把《班级学生情况记载》带去请家长看(学生不在场),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的优点和不足;同时向家长介绍教育孩子的方法。这样,家长能和老师很好配合。有些学生的父母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不一致,家访工作就应做到更细致些。几年前,我班有个女生,比较散漫。她父亲对孩子要求严格,性格爽直。家访时我  相似文献   

15.
亲子心理课堂,就是把家长请入学生的心理课堂,或把学生请入家长的心理课堂,通过辩论、小品表演、游戏等多种亲子互动形式把家庭教育指导、家庭心理辅导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结为一体.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让家长了解孩子,掌握孩子心理特点与成长规律,促进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引导家长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完善家庭教育的指导体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对农村中学特殊体育教育在实施新课程标准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县、镇教育主管领导要重视农村残疾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学校长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残疾学生体育课及自由活动存在的问题,转变家长只关心安全,不关注孩子身心健康的观念,引导残疾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7.
陈永 《教育文汇》2011,(3):23-23
学生家庭作业要不要家长签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家长双方的责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生作业家长签字,也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8.
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务工子女留守、单亲家庭学生的增加,家庭教育的缺失,或因家长文化程度偏低、溺爱型、粗暴型家庭教育方式占主导地位,使学校对学生的教育难度倍增,学生学业不良的现象日益严重。本文以中学语文教学的亲情教育实施为改进思路,具体分析了实施策略,试图为农村孩子良好人格形成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杨玉明 《考试周刊》2011,(31):206-206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富裕,愈渐重视孩子的教育,但现阶段农村小学教育无法满足农民家长的愿望,特别是小学英语教学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出现了农村小学生流向城市的大趋势,农村小学教育频临危机。  相似文献   

20.
“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意识普遍较低”其主要原因是家长文化程度有限,思想落后教育意识淡薄。这也是农村幼儿园教育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幼儿园教育离不开家庭的参与和配合。家长教育观念对幼儿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农村幼儿的家长家庭教育有如下特点家长教育意识不高.对家庭教育不够重视;缺乏与孩子和幼儿园的有效沟通,不注重孩子的培养,耽误了幼儿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带来了不利的负面影响;因此,能否运用开家长会、举办讲座、开展亲子活动、家园开放日活动、家教宣传活动等有效方法转变幼儿家教观念是幼儿园对农村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