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国的建筑历史悠久,极具特色。而近年受解构主义的影响,传统的美学设计形式受到挑战,非逻辑性的元素不断增加使传统的美学内涵在中国建筑中软化。  相似文献   

2.
乔君 《科教文汇》2009,(3):271-271
中国的建筑历史悠久,极具特色。而近年受解构主义的影响,传统的美学设计形式受到挑战,非逻辑性的元素不断增加使传统的美学内涵在中国建筑中软化。  相似文献   

3.
文章阐述了美学在建筑史上的地位,并论述了建筑美学的应用和建筑艺术美在设计中的尝试,并对建筑美学应用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4.
薛文选  雷红岩 《今日科苑》2010,(12):165-165
回顾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认识过程,指出理性传统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精华。结合创作实践说明,继承和发扬理性传统,并借鉴西方形式美学的合理部分,为中国当代建筑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原长沙冶金设计研究总院办公大楼的建筑美学分析,综合认识建筑美学的各种创作手段及表达方式,从美学的高度诠释历史建筑长期存在的根本理由。  相似文献   

6.
张旭玲 《科教文汇》2009,(30):248-248
作为与人类生活联系最紧密相关部分,优秀的建筑艺术反映出了政治、经济、哲学、宗教、艺术、美学及自然科学等各个方面,凝聚了古代中国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故官博物院,已经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独特文化的舞台。研究这座代表了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建筑艺术发展巅峰水平的皇家宫殿对中国古代文化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空间,是人类一切文化活动的最基本要素之一.不同民族的空间观念,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即哲学本源的不同.中国寺庙与西方教堂建筑空间的重要区别,在于两者各自空间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文化内涵不同,因而造成了不同的空间形成和造型特征.同时,在建筑空间上进行了布局、尺度和"神韵"的探究比较,试图探寻到中西方建筑空间存在的差异,并揭示中国建筑艺术深层的哲学及美学根源,以期对当代中国建筑实践起到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刘威 《科技风》2014,(13):154-154
建筑是城市美丽的一道风景线,城市建筑是体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城市的品位,表现城市建筑的地域性,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城市建筑与城市文化的关系。在日益体现现代化文化进程的今天,建筑风格显然受城市生活方式的影响,城市建筑也随着城市文化的发展而变化。为保护城市文化遗迹,挖掘城市地域特点,笔者结合城市建筑美学的精髓,对城市建筑美、影响建筑美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9.
数学的发展与自然科学的进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建筑美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其发展变化同样依赖于数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和谐是建筑美学与数学美共同的追求。生态建筑美学强调建筑美来自于和谐。但是,这种和谐指的是一种系统的和谐观,与其他建筑美学相比,它强调的是综合的和谐观,要求建筑体现系统和谐原则,而不像其他建筑美学所强调的只是和谐的一个方面。而数学美的最高追求也为和谐,并且,在数学领域,和谐的涵义本来就是宏观与微观的结合——达到整个数学领域以及内部的各个分支之间的和谐发展,小到分支内部定理与定理之间的丝丝入扣——都体现了数学系统的和谐。  相似文献   

10.
空间,是人类一切文化活动的最基本要素之一。不同民族的空间观念,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即哲学本源的不同。中国寺庙与西方教堂建筑空间的重要区别,在于两者各自空间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文化内涵不同,因而造成了不同的空间形成和造型特征。同时,在建筑空间士进行了布局、尺度和“神韵”的探究比较,试图探寻到中西方建筑空间存在的差异,并揭示中国建筑艺术深层的哲学及美学根源,以期对当代中国建筑实践起到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照壁文化     
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中,照壁具有极高的建筑美学价值,内乡县衙博物馆的照壁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县衙大门对面的照壁。照壁的形状、图案各不相同,它的起源和称谓在各个朝代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2.
詹正广 《科技风》2014,(14):159-159
建筑审美和建筑技术是展示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在社会文化多元素发展,和人们审美角度的转变,如何将建筑美学民建筑技术更好的融合,打造出更多各具特色的建筑,已成为当今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对当代建筑审美与技术结合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经典的建筑融合,浅谈了建筑审美与技术相结合的重要性,认为未来的建筑,不仅要在建筑技术上突破,更要在建筑审美顺应潮流的发展,把握美学的不同属性,才能建造出一批具有时代特征和美学艺术特点的高水平建筑。  相似文献   

13.
李东红 《今日科苑》2009,(15):180-180,171
其传统民居具有既遵循传统形式又兼具地域特色的双性特点。本文通过对其建筑格局、空间组织、造型与装饰等方面的分析,剖析了王家大院在严谨的等级规范制度中寻求变通和创造自我形象的精神实质,从而体现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具有的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厚度,探讨和揭示了传统建筑价值对于当今建筑研究的意义。山西民居的建筑装饰是古代历史文化,艺术与科学的载体,具有历史文化的,艺术的,科学的价值。是中国传统美学中极有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个方面,对民居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山西民居的独特风格是受北方高原气候、自然地理、村落聚积构成和中国传统理论等人文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李东红 《金秋科苑》2009,(15):180-180,171
其传统民居具有既遵循传统形式又兼具地域特色的双性特点。本文通过对其建筑格局、空间组织、造型与装饰等方面的分析,剖析了王家大院在严谨的等级规范制度中寻求变通和创造自我形象的精神实质,从而体现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具有的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厚度,探讨和揭示了传统建筑价值对于当今建筑研究的意义。山西民居的建筑装饰是古代历史文化,艺术与科学的载体,具有历史文化的,艺术的,科学的价值。是中国传统美学中极有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个方面,对民居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山西民居的独特风格是受北方高原气候、自然地理、村落聚积构成和中国传统理论等人文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桥梁建筑艺术的剖析,首先提出了桥梁建筑艺术的美学原则。然后分析了桥梁建筑艺术风格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最后介绍了桥梁建筑的造型要素,从而揭示了桥梁建筑艺术意蕴丰富的内涵。这对桥梁建筑艺术和桥梁建筑史的研究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在我国现存的古典园林中,保存了大量的建筑艺术瑰宝,它是特定时期人们审美要求的体现,这一审关情趣也必然继续影响着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的发展。从我国古典园林建筑发展、立意和布局三个方面,分析了传统美学对我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下对建筑创作以及评价标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美学,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建筑质量的完美融合是新时期建筑所要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建筑应体现时代特征,要注重人文的关怀,同时要充分挖掘建筑的美学内涵。文章从图书馆建筑的外部模式、内部装饰等方面论述了图书馆建筑应体现以人为本和美学的思想,要让建筑和人之间产生一种亲密和谐的关系,从而陶冶读者情操,提高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9.
秦汉石阙是较为纯粹的中国风格石质建筑,是古建筑环境美学思想中的物化表征。秦汉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面建筑遗迹,其不但是建筑史的事物展现,更是集多种方式于一体的古代艺术再现。其分域较为宽广,处在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中,对于不同地域中的秦汉阙遗迹,具有巨大的历史学、建筑史学、考古学、美学、文武学等的综合探究潜力。现代考古学的介入,切实保证了其再现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郭育松 《今日科苑》2010,(11):20-23
世博,让远大的成功提速,也让远大馆成为世博低碳理念的建筑美学代表。 在产品技术领先世界水平的少数中国企业中,在国外销售收入超过国内销售收入的个别中国企业中,在产品销售到欧美发达国家、接连打败著名世界品牌厂商的少数中国企业中,远大空调无疑是其中佼佼者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